中國東風113戰鬥機

中國東風113戰鬥機

中國東風113戰鬥機是中國軍事配備的一個戰鬥機型號。

簡介

1958年底,雖然軍工的勤工儉學活動停止了,但伴隨勤工儉學活動興起的技術革新與革命運動,由於同部隊改進武器裝備的實際需要緊密結合,迅猛發展,形成了空前活躍的“大搞科研、猛攻尖端”的熱潮。在此背景下,一項大膽超前,集合空軍工程系全系力量的絕密課題“東風——113”轟轟烈烈卻又悄然地鋪開……當時的具體背景是怎樣的?課題的目標是什麼?研製進程是否順利?最後結果如何?幾十年後,當年的參與者為您揭開其神秘的面紗……
1958年,在全國教育革命向科學進軍的浪潮中,不少航空學校、工廠都設計新式飛機。軍事工程學院空軍工程系的教學人員也想為革新空軍裝備做些貢獻。部分師生提出了設計新飛機的要求。系黨委支持這一要求。系主任唐鐸召開各專科主任、各教研室主任、支部書記和教員(包括在系的院軍事、政治教員)代表會議,討論是否設計新式飛機。大家一致同意設計新式飛機。新機的作戰對象為美國F—105戰鬥機和B—58轟炸機。
當時,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部長彭德懷元帥正在學院視察。我們向他匯報請示,他支持新機的設計工作,指示不要蘇聯顧問參加,嚴格保密。
系各教研室根據新機設計的作戰對象,經過反覆計算的結果,新機的最大速度為M數2.5(簡稱2.5,下同),高度為25000米。設計這種新式飛機,需要研製新發動機、空空飛彈、航空機關炮、航空雷達、自動駕駛儀、計算機、大口徑低速風洞實驗設備和“熱障”等等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有的老教授認為,短期內難以解決。專科幹部和教員則認為,只要組織全院和全國院校、科研單位、航空工廠和空軍部隊的大協作,這些問題完全可以解決;並提出於國慶10周年上天獻禮。
8月,安東(時任國防科委秘書長)來院,看了空軍工程繫結合畢業設計的飛機後說:你們9月20日前搞出個飛機總體設計方案,帶到北京去審查。
8月25日,在去北京審查方案前,院首長聽取了匯報,劉居英副院長指出,讓戴其萼帶隊去北京參加審查,力爭通過用我們的方案,同時,在給黨中央的報告中提出,學院只是開個頭,方案的實現,要全國大協作。
在北京參加預審會的有:一機部有關局、廠,冶金部,基建部(他們負責金屬、非金屬材料),空軍有關部門,如工程部、通訊處等單位的代表。王諍(時任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長)、錢學森(時任國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長)也參加了會議。會前,我們曾向他們分別匯報過,得到他們的支持。會議分飛機、發動機、無線電、兵器4個組。經過預審,都同意學院的方案。負責航空機關炮的總工程師說:我們保證把六管炮做出來。黃克誠大將了解預審會議情況後對我們說:好!有了這個方案大家一起乾。
9月30日,國慶節前夕,中央軍委召開審查會議。出席會議的有:彭德懷、聶榮臻、趙爾陸、王諍、錢學森、孫俊人(時任第一機械工業部副部長)、葉正大(時任第一機械工業部四局局長)、安東和各機部、工廠、空軍的領導或代表。學院空軍工程系各專業1人:一專業楊慶雄、二專業郭庾蔭、三專業陳明蔭、四專業孫仲康和系副主任戴其萼參加了會議。會議開始,彭總講話,他說:“今天請大家來,議論一下2.5設計方案行不行。我們走自己的路,全國大協作,要迎頭趕上,不能再仿製下去了。預審小組匯報預審情況後,一機部部長趙爾陸發言:我們一機部還有個方案。接著葉正大說:軍工2.5方案好,我們也有個1.8方案,建議兩家方案同時搞,百花齊放。會議出現了是按一家,還是按兩家方案搞的爭論。這時,彭總、聶總因有國慶活動退席,陳院長因心臟病也退席,由黃老繼續主持會議。空軍的同志說:我們是使用單位,人力、物力、財力有限,要集中精力打殲滅戰,我們只要一個,要性能好的,就是要兩個2.5的。孫俊人說:2.5方案有新玩藝,可以實現;1.8方案還沒有搞出設計,只有一個總體方案。王鶴壽(時任重工業部部長)、錢學森、王諍等人都表態同意搞2.5方案。總之,大家認為軍工2.5方案準備工作充分,做過多項實驗,指標先進,工程實施有可能等等。通過辯論,黃老最後拍板,決定只搞一家,不搞兩家,只上兩個2.5方案;全國大協作,集中精力打殲滅戰。一機部也表示同意黃老的結論。隨之他們又提出一些實際問題,如要進行技術設計、工藝設計,要建試製廠,需要經費5千萬元。黃老表態,同意從軍費中給5千萬元。

關於5千萬元建廠費

。10月1日那天,陳院長對戴其萼說:西安軍電建個無線電廠,軍工建個機械電子加工廠,生產組合器件,再建一個飛彈工廠。指導思想是教學、科研、試製相結合,3個工廠互通有無,為全軍服務;軍隊也要搞科研,誰來都可以加工。向彭總匯報後,彭總說:這錢我們部隊自己用。兩天后,學院派李煥部長赴京,研究建廠方案。
10月2日,中央軍委起草報告,成立試製領導小組,組長趙爾陸,第一副組長劉亞樓(時任空軍司令員)。成員王鶴壽、王諍及有關機部領導,學院有劉居英、唐鐸。任務代號:“東風—113”。報告送到黨中央,鄧小平總書記批示:同意軍委報告。中央批件下來後,便開始組織下廠。劉亞樓主持會議,研究下廠問題。試製領導小組決定,軍工的飛機、發動機設計人員到瀋陽112廠、401廠、航空雷達的設計人員到西安軍事電訊工程學院。其他的設計人員到有關工廠、院校、科研單位參加研製工作,並歸該單位領導。
根據試製領導小組決定,報學院首長批准,系空氣動力學教研室副主任馬明德教授負責學院低速風洞設計建設,院理論力學教研室主任陳伯屏教授到系負責“熱障”攻關。陳和系空氣動力學羅時鈞教授、系航空發動機教研室副主任董紹庸教授等帶領一、二、三期學員於1958年10月下廠參加研製工作。二、三期學員沒有學完的課程,教員到廠繼續授課。學員一邊聽課學習,一邊參加研製工作。
為了加強黨對研製工作的領導,進行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系黨委決定派系黨委委員、飛機發動機專科主任沈伯瑛到瀋陽,無線電專科主任高勇到西安領導各該地區的研製工作。有關參加設計新機的各專科的年級主任也同學員一起下廠工作。
1959年3月,系黨委讓於達康帶領系機關幾個同志到瀋陽飛機發動機工廠了解情況。當時工廠同時試製兩種飛機,要求東風—113機於當年試製出來向國慶節獻禮。工人們每天敲鑼打鼓到設計室,要求送生產圖紙下車間試製。於達康在工廠住了近一個月,同教授、教員、設計組長、車間主任、工程師、工廠領導、老工人、軍代表都談過話,邊談邊研究、他們的意見基本一致:今年國慶節肯定試製不出來,明年國慶節也試製不出來,再過10年完成試製任務也沒有把握。他們認為當時有三大困難。
首先,要做的許多試驗無法進行。如:空氣動力試驗,學院的低速風洞才開始設計,工廠的高速風洞、天秤未過關。又如:飛機彈射座椅試驗,發動機的葉片、燃燒室、尾噴口等部件實驗和發動機高空試驗,因沒有實驗室無法進行。還有“熱障”問題經過半年多的艱苦攻關,尚無結果。
其次,需要的許多材料,如飛機需要的鈦合金。有機玻璃、泡沫塑膠、矽橡膠和發動機需用的耐高溫、高壓的多種高強度鋼材我國還沒有。製造無線電元件的鍺,國內研製的質量太差,矽國內尚未研製出來。
第三,需要的新工藝,如鈦合金、發動機葉片的加工等等,國內尚未研製出來。
於達康把東風—113試製的情況和困難向系黨委、院首長匯報後,他們認為問題比較大,確定:立即通知學院在工廠參加研製的師生,不要把設計圖紙下到車間,以免給國家財產造成損失。同時,向中央軍委報告,說明在東風—113研製過程中需要的試驗條件、新工藝、新材料和許多重大技術問題目前國內都未過關;而要解決這些重大問題,估計需要10年時間,因此東風—113飛機1959年、1960年不可能上天。面對這些情況,東風—113是繼續搞下去,還是停止另作部署,請求中央、軍委給予指示。
根據院首長指示,於達康到北京,同許鳴真(時任學院駐京辦事處主任)同志一起到陳賡院長家中,向陳院長匯報了東風—113的研製情況和遇到的困難;檢查了我們領導上的問題;匯報了院系領導提出的處理意見。陳院長同意院系領導對東風—113研製的看法。他立即面報周總理。總理指示:研製工作要實事求是,東風—113要堅持搞下去,即使10年還搞不出來,但創造了我國研製現代化戰鬥機的條件,也是個很大成績。
根據周總理指示和院首長決定,系調整了科研力量,把參加基礎理論設計的部分教員調回,只留下楊慶雄等少數教員在工廠繼續帶領學員進行設計工作。
1959年10月20日,試製領導小組召開第三次會議,認為東風—113的設計試製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今後應繼續進行,爭取早日試製成功。
同年11月,國防科委提出,必須加快東風—113的試製,爭取向黨成立40周年獻禮。一機部四局隨即決定:112廠設計室暫停東風—117的設計工作,與軍工東風—113設計室合併,組成統一的設計,在工廠黨委領導下,進行東風—113的設計工作。合併後的設計室主任為軍工空軍工程系專科主任王秀山,副主任為羅時鈞、徐舜壽、黃志千、葉正大、楊慶雄、黃序。
1960年11月,軍委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工辦主任賀龍到112廠檢查工作,發現大批飛機因質量問題不能出廠,嚴厲批評了工廠領導。但東風—113的試製工作,因設計圖紙尚未下車間,工廠用於試製的時間只有1034工時,沒有什麼浪費,受到了鼓勵。
1961年6月1日,國防部第六研究院成立。東風—113的任務移交給六院。軍工在廠參加東風—113設計的部分教員調回學院。畢業學員除分配其他單位的外,其餘都分配到六院工作。軍工東風—113的設計工作告一段落。
後來,中央軍委、國防科委在總結了東風—113和其他型號飛機的研製經驗後,採取了有力措施:組建航空研究院、所,提高研製隊伍的水平,充分利用我國的航空物資技術基礎和東風—113研製中創造的條件(如軍工的低速風洞)和部分成果,充分發揮全國大協作的積極性,終於戰勝了種種干擾和困難,研製出現代化的殲—8飛機,裝備了部隊。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研製東風—113的3年實踐說明,由於當時的原材料等方面的一些條件不夠,整機沒有完成,但它促進了學院的科研,促進了全國大協作,促進了航空工業機載火控電子設備、航空材料、航空工藝等方面的科研,培養了大批科研人才,為成立航空研究院提供了條件,取得了一批技術成果。它說明自力更生,走自己的路,迎頭趕上的指導方針是對的。有人說:一個學校要設計一架大飛機,是方針錯誤。這不符合實際,也是不能同意的。

中國戰鬥機

中國IDF戰鬥機 | 中國LFC-16輕型高敏捷性戰鬥機 | 中國LFC16戰鬥機 | 中國東風113戰鬥機 | 中國雙座型戰鬥機 | 中國安-72運輸戰鬥機 | 中國戰鬥機殲-X | 中國殲-13戰鬥機 | 中國殲-5戰鬥機 | 中國殲-6系列戰鬥機 | 中國殲-7輕型超音速戰鬥機 | 中國殲-8戰鬥機 | 中國殲-8系列戰鬥機 | 中國殲-9戰鬥機 | 中國蘇-30戰鬥機 | 中國殲-7戰鬥機 | 殲-12戰鬥機 | 殲-7FS戰鬥機 | 殲-8IIM戰鬥機 | 殲-8高空高速戰鬥機 | 殲-9戰鬥機 | 殲-5戰鬥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