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境內發現的東羅馬遺物

中國境內的東羅馬遺物,以通行在當時中西交通路線上的通貨之一的東羅馬金幣及其仿製品為多。 在陝西發現的東羅馬金幣,多為6世紀後期迄7世紀中期所鑄,出在隋唐時期的遺蹟中。 新疆、內蒙古和河北發現的,出在北朝時期的遺蹟中,多為5世紀迄6世紀中期所鑄。

Zhongguo jingnei faxian de Dongluoma yiwu
中國境內發現的東羅馬遺物

前言部分

公元395年,羅馬東西分治。以拜占庭為中心的東羅馬和東晉南北朝以來的中國交往逐漸頻繁。在中國境內陸續發現的東羅馬遺物,雖不都是從東羅馬直接傳入的,但可作為中西交通日益發展的實物證據。
 中國境內的東羅馬遺物,以通行在當時中西交通路線上的通貨之一的東羅馬金幣及其仿製品為多。發現單位已多達十餘處。重要的發現地點計有新疆和田吐魯番,陝西西安、鹹陽,內蒙古土默特左旗畢克齊鎮和河北磁縣、贊皇(參見附表[中國境內發現的東羅馬金幣表])。出自吐魯番墓葬中的,多含在死者口內。陝西、河北出土的金幣邊緣多鑿有小孔,約是作為懸系或縫綴用的裝飾品。在陝西發現的東羅馬金幣,多為6世紀後期迄7世紀中期所鑄,出在隋唐時期的遺蹟中。新疆、內蒙古和河北發現的,出在北朝時期的遺蹟中,多為5世紀迄6世紀中期所鑄。後一種情況,似可表明北朝時期自西域東來,經由河套地區的路線,相當繁盛。這應和當時活躍在北方,並與中亞、東方都有密切聯繫的柔然、突厥等遊牧民族有關。

結尾部分

 除東羅馬金幣外,經由上述河套地區的北方路線上,還發現了羅馬風格玻璃器,如遼寧北票北燕馮素弗墓的綠色鴨形玻璃器。山西大同 5世紀末北魏遺址中所出3件鎏金高足銅杯和1件銀杯,器形和紋飾多具有地中海東部一帶的金屬器的特徵。另外河北景縣北朝晚期祖氏墓的網路紋玻璃碗,大約也是通過北方路線運來的羅馬製品。
 南京地區的東晉墓中,多出土飾以磨出的長條花紋的直壁玻璃杯,其形制也和羅馬玻璃器相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