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41集團軍

誕生於抗日戰爭的烽火之中,第41軍是解放軍中的一支的虎軍,其前身是抗日戰爭烽火中中誕生的八路軍膠東軍區主力部隊,與軍中另一支虎旅——第27軍同出一源。

簡介

抗日戰爭爆發後的1937年冬,中共膠東特委書記理琪在祖萊山地區領導發動起義,成立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3軍。理琪是中共在山東地區早期主要領導人之一,在抗日戰爭中犧牲。1938年9月,第3軍與掖縣抗日游擊第3支隊合編為山東人民抗日游擊第5支隊,轄6個團共7000餘人。1939年秋改稱第5旅,為膠東地區主力部隊,旅長吳克華(曾任成都、烏魯木齊、廣州軍區的司令),政委高錦純。抗戰勝利後,部隊擴編為山東人民解放軍第5、6師及部分獨立團。
1945年10月,吳克華奉命率山東解放軍第5、6師,共1萬餘人(膠東地區其餘部隊後來發展為華東野戰軍第9縱隊,即今天的第27軍),分批從海路挺進東北。1946年2月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4縱隊,司令員吳克華,政委莫文驊(曾任第4野戰軍第13兵團政委,軍委政治學院院長兼政委,軍委裝甲兵政委)。

本溪新開嶺顯英雄本色

1946年初,國民黨搶占撫順,營口等地後集中了5個軍兵力,在南北兩個方向上夾擊東北民主聯軍。4月7日,國民黨東北行營主任熊式輝命令國民黨第52軍軍長趙公武指揮第25師由撫順出發,第6軍4師由瀋陽出發,兩路合擊本溪。當時守備本溪的有3縱、4縱等部隊,敵右路14師在進攻中被4縱10師阻擊於金鐘山地區,9日黃昏,4縱10師發起反擊,於長嶺地區追殲敵14師部副師長以下1300人,取得東北戰場首次消滅國民黨軍一個師部的勝利。
1946年10月,國民黨新1軍、新6軍和52軍共10萬人,分左,中,右三路進犯南滿根據地,企圖將南滿民主聯軍主力壓縮於風城、安東地區。國民黨52軍25師號稱“千里駒”師,以能打善跑著稱,師長李正誼根本不把“土八路”放在眼裡。23日李率師主力猛攻賽馬集,4縱主力已預先撤出,只留少量牽制部隊。李部一個猛衝就攻入賽馬集,更是狂妄無比。李師在賽馬集留下兩個營防守,師主力繼續“追擊”共軍。四縱副司令員胡奇才率部在賽馬集西南雙嶺子設伏,與25師激戰一夜,為誘敵深入於拂曉主動撤出戰鬥。25師休整後繼續冒進,29日晨分兩路向風城進發。右路75團出發不久即發現“小股共軍”,團長趙振戈當即令全團追擊,眼看前方零散共軍若隱若現,75團來了勁頭,很快超越師主力,一直追到新開嶺,趙才發現落入埋伏,只見四周高地共軍人影晃動,趙團想掉頭回竄已經來不及了,只好急電李正誼請求火速增援。李率25師主力匆匆趕到,發現自己也中埋伏。25師是機械化裝備,重武器多,在狹長山谷里排成一字長蛇陣,完全處在被動挨打的境地。李正誼求援未果,戰至11月2日全師被殲,曾趾高氣揚的李正誼化妝成伙夫逃跑,被我軍俘虜。新開嶺一役首創東北戰場全殲蔣軍一個正師的戰績,獲得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和毛澤東的通電嘉獎,延安解放日報發表社論“第二十五師的毀滅”以示祝賀。

虎嘯塔山一戰成名

1948年9、10月間,東北野戰軍發起遼瀋戰役,揭開解放戰爭戰略大決戰序幕。首戰錦州,老將急掉調瀋陽和關內部隊,從東西兩個方向增援錦州。塔山位於錦州與錦西之間,是錦西敵人東進的必經之地。名曰塔山,但不僅無塔,甚至稱山都勉強,只是海拔200米的一片土丘,有人形容象是窩頭。如此地形顯然不利於陣地阻擊戰,執行任務的正是東野4、11兩個縱隊和兩個獨立師。塔山作戰期間,蔣介石曾兩度到葫蘆港督戰,組織6個師共10萬兵力,在包括重慶號巡洋艦在內的海空軍火力支援下,向塔山輪番衝鋒,始終未能越雷池一步。12日戰況空前慘烈,4縱以戰鬥力最強的28團守衛塔山主陣地,蔣軍以95師等4個師傾巢出動,進擊的敵人幾乎塞滿塔山前沿。國軍獨立95師號稱“趙子龍師”,據說在其戰史上從未丟過一挺機槍,衝鋒時以下級軍官打頭,手持衝鋒鎗狂掃,前面的倒下了,後面繼續上,竟以屍體作活動堡壘,逐次向前推進,其兇猛程度在國民黨軍中實屬罕見。但在4縱陣地前這些亡命徒卻成了蔣幫的冤死鬼。國民黨軍又以每人50萬金元券的代價組織“寧死不退”的敢死隊,身背大刀,手提自動槍,狂叫著衝鋒。4縱28團陣地被多處分割,2連1排堅守塔山橋前小營盤,首當敵敢死隊衝鋒要衝,戰至下午與外界聯繫中斷,全排孤軍奮戰,用石頭,槍托,刺刀與敵肉搏,打得敵人棄屍累累,陣地始終未丟。14日上午10時錦州方向響起排山倒海的炮聲,宣告攻錦戰役開始。戰後錦州守城司令官范漢傑化妝逃跑被俘,押解途中路過塔山時曾問解放軍戰士:“這就是塔山嗎?”,答:“正是”,范還是不敢相信眼前這樣一個小小的山包竟斷絕了10萬將軍的生路。塔山一仗打出了41軍的4個英雄團隊:12師34團(即現367團)被授予“塔山英雄團”稱號;12師35團(現369團)被授予“白台山英雄團”稱號;10師28團被授予“塔山守備英雄團”稱號;炮兵團被授予“威震敵膽炮團”。
遼瀋戰役的勝利後,4縱未經任何休整,就掩蔽進關,配合華北野戰軍楊成武兵團一舉攻克察哈爾省首府張家口。北平和平解放後,該軍進駐古都北平,在盛大的入城儀式上,接受了林彪、聶榮臻、羅榮桓、羅瑞卿等軍中領袖的檢閱。

安邦守疆抗洪搶險立新功

解放後,第41軍長期駐守汕頭前線,多次粉碎了蔣軍企圖反攻騷擾大陸的企圖。在對越邊境鬥爭中,該軍擔任總預備隊,完成了保衛邊疆的重任。
現任中央軍委第一副主席張萬年上將、北京軍區司令李新良上將都曾任第41軍的軍長。11月10日剛獲國務院中央軍委任命的解放軍駐澳門部隊司令劉粵軍,就是原第41軍第123師的師長。
在1998年發生的長江全流域特大洪水中,第41軍數萬官兵奔赴抗洪搶險的第一線,在湖北、湖南等地參加抗洪搶險鬥爭。

軍團部隊

由於中央軍委確定的廣州軍區防區內的快速反應部隊是屬於空軍的第15空降軍,所以軍區內的陸軍沒有甲類集團軍。現第41集團軍轄三個師:121摩托步兵師(“塔山守備英雄團”在這個師),123師(“塔山英雄團”、“白台山英雄團”在這個師),第164師(第55軍撤編後專入)以及軍直屬高炮旅、舟橋團。
第41軍軍部曾駐汕頭,現已調防至柳州,而且主力也基本布防在廣西境內。
第41集團軍現任軍長賈曉煒少將,政委陳平華少將。
第41集團軍駐守廣西,原代號為53010部隊,隸屬廣州軍區,是1985年由陸軍第41軍改編的。轄121,123師和原第55軍164師,並編入坦克旅、炮兵旅和高炮旅。1994年組建駐香港部隊時,“塔山英雄團”的一部編入駐港部隊步兵旅。1998年後,步兵第164師改編為海軍陸戰隊第164旅,坦克旅改編為裝甲旅,步兵第121師362團和步兵第123師368團分別改編為師裝甲團。1998年夏的長江流域抗洪戰鬥中,集團軍主力開赴湖北荊江和湖南洞庭湖,勝利完成了任務。“新時期戰士的楷模”李向群烈士當時便是“塔山守備英雄團”中的一員。現任軍長李作成,政委張汝成。
在1988年以後的新上將中,現任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張萬年出自367團,他在1962-1966年擔任這個團的團長。曾擔任過瀋陽軍區政委,司令員,現任北京軍區司令員的李新良也出自這個軍,曾擔任過成都軍區政委和北京軍區政委的谷善慶也出自這個軍。
該集團軍所屬的榮譽部隊有:
塔山守備英雄團--步兵第121師第361團;
塔山英雄團--步兵第123師第367團;
白台山英雄團--步兵第123師第369團;
八姑嶺英雄團-步兵第123師第368團;
英勇善戰模範團--步兵121師第364團;
穿插英雄連--步兵第121師第361團第3連;
李向群班--步兵第121師第361團;
步兵123師1997年升級為廣州軍區應急機動作戰部隊,在香港回歸和澳門回歸事件中發揮了一定作用;
41軍的前身為抗日戰爭期間組建的山東膠東軍區部隊。1937年12月,山東文登縣天福山起義,成立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3軍。1938年9月,第3支隊與掖縣抗日游擊第3支隊合編為山東人民抗日游擊第5支隊1940年9月,第5支隊改稱第5旅,同時新成立第5支隊。1942年7月,膠東軍區成立,下轄第5旅和第5支隊。1945年9月,膠東軍區部隊整編為山東軍區第5,第6師和警備第3,第4旅。11月,第5,第6師一部及部分獨立團開進東北遼寧,編為東北人民自治軍第2縱隊(下轄第1,第2旅)和第3縱隊(下轄第4,第5旅)1946年2月,部隊合編為東北民主聯軍(後改稱東北野戰軍)第4縱隊,下轄第10旅(原第1旅),第11旅(原第2旅),第12旅(原第3縱隊)。1948年11月,東北野戰軍改稱第4野戰軍,第4縱隊亦改為第41軍,各旅分別改為第121,第122,第123師。此後,第41軍分別隸屬於中南軍區,廣州軍區。
第41軍(及其前身第4縱隊)成立後,先後參加了本溪保衛戰,新開嶺戰役,四保臨江,東北夏季攻勢秋季攻勢,冬季攻勢,遼瀋戰役,平津戰役,衡寶戰役,廣西戰役,兩廣剿匪,解放南澳島和南鵬島戰鬥,東山島戰鬥和對越自衛反擊戰等戰役戰鬥。
第4縱隊在1946年10月的新開嶺戰役中,全殲美械第52師,首開解放軍在東北一次作戰殲敵一個師的範例而該軍最為著名的一次戰鬥莫過於1948年10月在遼瀋戰役中進行的塔山阻擊戰。防守核心陣地塔山堡的第12師34團面對10倍於己的優勢敵人,多次頂住了號稱“趙子龍師”的敵第95師和“敢死隊”的瘋狂戟,苦戰6晝夜,殲敵6000餘人,屹立塔山,巋然不動。戰後該團被授予“塔山英雄團”的光榮稱號。同時,第12師35團被授予“白台山英雄團”稱號;第10師28團被授予“塔山守備英雄團”稱號;縱隊炮兵團被授予“威震敵膽炮團”。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後,該軍擔任了的全城的警備任務,贏得了“仁義之師”的盛讚,並於3月在西苑機接受了中共中央領導的檢閱。
“軍紀最好的人民軍隊” 第41集團軍
第41集團軍駐守廣西,原代號為53010部隊,隸屬廣州軍區,是1985年由陸軍第41軍改編的。轄121,123師和原第55軍164師,並編入坦克旅、炮兵旅和高炮旅。1994年組建駐香港部隊時,該集團軍下屬“塔山英雄團”的一部編入駐港部隊步兵旅。
41軍的前身為抗日戰爭期間組建的山東膠東軍區部隊,同27軍是孿生兄弟。1937年12月,山東文登縣天福山愛國民眾起義,成立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3軍。1946年,膠東軍區主力前往東北,後來發展成41軍,少部分留守,就是後來的27軍。
41軍在後來的林彪元帥麾下,先後參加了“四保臨江”,“夏季攻勢”“秋季攻勢”,“冬季攻勢”,“遼瀋戰役”,“平津戰役”。1979年,參加了對越南的自衛反擊作戰。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遼瀋戰役”時的攻取錦州中的塔山保衛戰,其激烈不次於“上甘嶺”,中央軍委嘉獎為“塔山英雄團”,後來我軍的軍委副主席張萬年出自該團。幾個月後的“平津戰役”中,41軍大部隊路過老鄉的果園,居然全軍無一人上前偷吃一個蘋果。全軍軍紀之好另人驚嘆!毛主席聽說後,馬上決定北平的防務由41軍擔當,並且親自到南苑機場檢閱了41軍。
由於有著軍紀優良的好傳統,所以41一部成為了解放軍駐港部隊。 
41集團軍是廣州軍區中最出色優秀的部隊,裝備相當精良,裝備好過42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