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學軟體學院

中南大學軟體學院

根據《教育部國家計委關於批准有關高等學校試辦示範性軟體學院的通知》(教高[2001]6號)精神,中南大學於2002年11月成立軟體學院。2004年1月教育部批准中南大學軟體學院為國家級示範性軟體學院(試辦)。

基本信息

學院介紹

軟體學院自2003年起招收首屆1+3模式軟體工程本科生,2007年起通過聯考直接招收軟體工程本科生。自2002年起開始招收領域工程碩士研究生,2006年起招收軟體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

軟體學院按照教育部“積極發展、規範管理、開拓創新”的要求和學校的辦學指導思想,逐步落實各項規劃和建設工作,在學院定位、辦學模式、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和質量保障等方面積極探索創新。通過幾年的努力,已構建了產學研相結合全方位合作的辦學模式;對本科和研究生兩種層次共五種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與實踐;在引進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軟體工程課程體系和IBM教育課程體系等的基礎上,結合中南大學信息學科的優勢,建立了以能力培養為核心的實用型軟體人才培養課程體系;結合學校和軟體學院的實際,構建了完善的教學質量保證體系以確保人才培養的質量。在學校及各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軟體學院目前已走過了初創階段,步入了良性、快速發展的軌道。

組織機構

軟體學院作為中南大學二級學院之一,實行學校統一獨立運作的管理體制。在運行機制上實行院長負責制,學院根據辦學和發展的需要,自主設立機構。為了加快軟體學院的發展,學校成立了由主管教學的副校長牽頭、有關職能部門和軟體學院主要領導為小組成員的軟體學院工作領導小組,統一規劃,巨觀指導,有組織有層次地推進學院各項工作,研究並解決軟體學院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組織結構方面,為了綜合利用信息學科已有的優勢和教學資源,實現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目標,軟體學院與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同屬一個黨委,學位分委員會也為同一個建制。軟體學院下設軟體工程系、數字藝術系、行政教務辦公室、實驗實踐中心和教學指導委員會。

師資概況

軟體學院探索新的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逐步建立專職與兼職相結合、國際與國內互補、學緣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軟體學院的師資隊伍由以下三部分組成:

1)校內教師:校內教師是軟體學院師資的基礎,包括專職教師和兼職教師。

①專職教師:聘任具有較高學術水平和工程經驗豐富的教師任學院專職教師,負責課程體系建設、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教學。

②兼職教師:聘請校內相關專業的優秀教師擔任軟體學院的兼職教師,主要負責部分專業基礎課的教學。

2)校外兼職教師:校外兼職教師是軟體學院師資的輔助力量。校外兼職教師有兩種類型:

①企業兼職教師:合作企業選派的教師,承擔軟體學院的專業選修課和實踐課教學。

②外校兼職教師:聘請外校相關專業的知名教師擔任軟體學院的兼職教師,主要負責部分專業選修課的教學和學科前沿技術講座。

3)境外教師:境外教師是軟體學院師資的重要補充,也是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內容,學院聘請了美國德克薩斯A&M大學DickB.Simmons、香港城市大學賈維嘉等七名境外知名大學教授為學院兼職教師,主要負責專業課程授課、講座和指導研究生。

目前,中南大學軟體學院共有專職教師15人,校內兼職教師20人,國內外兼職教師18人。高級職稱教師占74%。

學院領導

院 長:陳志剛

黨委書記:王一軍

副院長:胡志剛

黨委副書記:戴朝暉

院長寄語

陳志剛陳志剛

科學技術的發展已經將人們帶入了資訊時代,而軟體產業又是信息技術的核心,示範性軟體學院的創建正是國家重視和大力發展信息產業極具眼光的戰略決策。因此,軟體學院肩負著為國家培養、輸送高級軟體人才的重任,同時也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

我們將堅持“高質量,工程化,國際化”的辦學理念,依託中南大學辦學資源和信息學科優勢,以培養“高層次、實用型、複合型、國際化人才”為目標,匯聚師生智慧,突出中心工作,抓住發展機遇,迎接未來挑戰,努力把學院辦成國內外有較大影響的實用型軟體人才培養基地。

我們熱忱歡迎每一位有志之士的加入,在這裡,你會感受到腳踏實地、追求卓越的濃郁學術氛圍,感受到求實創新、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感受到蓬勃向上、充滿活力的校園文化氣息,學院將為每位學子提供展翅翱翔的廣闊天空,你們也一定會給新興的軟體學院增添勃勃生機,帶來無限希望。

今天中南大學塑造你們的人生,明天你們將創造中南大學的光輝未來!

教學名師

胡志剛胡志剛

胡志剛

教授,博士,中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南大學軟體學院副院長,湖南省計算機協會副秘書長,中國有色金屬學會計算機學術委員會委員。

1985年和1988年分別獲得中南工業大學計算機套用專業工學學士和碩士學位,2001年獲中南大學機械設計與理論專業博士,2004.2-2006.6在中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從事博士後研究。

長期從事網路並行處理、軟體工程等與本項目有關面的研究工作。主講研究生“並行程式設計”、本科生“作業系統原理”等課程。主持或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項目)2項,其它其他企業橫向項目4項。2006年教育部“計算機最佳化算法及其套用技術研究”創新團隊主要成員。

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部級科技進步獎2項,省級教學成果獎1項;近五年來發表科研論文60餘篇,其中EI、SCI、ISTP等收錄論文22篇,主編著作1本、參編2本。

陳志剛

教授,中南大學軟體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計算機學會(CCF)理事、CCF高級會員;計算機學會普適計算專委會委員;教育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湖南省計算機學會副理事長、學術委員會主任;湖南省通信學會副理事長。大學本科於1984年7月畢業於中南礦冶學院計算機專業,獲學士學位;1987年6月畢業於中南工業大學計算機系,獲碩士學位;1998年6月畢業於中南工業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獲博士學位。1997年3月至1999年8月在日本留學、就職。

從事計算機套用方面教學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計算機網路與分散式系統。主講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編譯原理》、《軟體開發技術》、《分散式系統》、《計算機專題》和《人工智慧原理》等課程。

主持和參加了40餘項科研項目,獲得的基金資助課題主要有: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0573127)――基於P2P思想的格線計算資源動態管理與任務調度研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面向APN和異構系統的DAG調度理論關鍵技術研究(20040533036)、“教育部重點科研計畫項目”――三層客戶/服務計算模型及其最佳化研究(教技局[1999]150號)、“高等學校青年骨幹教師資助計畫”(SupportedbyFoundationforUniversityKeyTeacherbytheMinistryofEducation)――三層C/S模型與資料庫套用研究(教技司[2000]143號)、“國家留學回國人員基金”——三層客戶/服務計算模型任務分布研究(教外司留[2000]479號)、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05JJ40131)――格線環境中Web服務資源組織關鍵性技術研究、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02JJY2097)――基於DS的普適性DLB負載行為預測及評估、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03JJY4054)――Web集群服務質量(QoS)控制與最佳化研究、湖南省學科帶頭人資助計畫(湘教通[2002]187號)等課題,獲“湖南省高等學校21世紀課程教材”資助(湘教通[2002]2號)。參加信息產業部“2001年信息產業科研試製項目”----保險中介業務處理系統(信部科[2001]436號)研製。參加國家863計畫:人類染色體異常核型遺傳資源的收集與保藏(2002BA711A08)。

目前已發表科研論文160餘篇,其中被SCI、EI、ISTP檢索60篇。獲得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5項。主編和參編專著教材10本。

師資隊伍建設

為實現高素質、強能力、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程化軟體高級人才的培養目標,建立一支國際化、工程化教師隊伍是關鍵。軟體學院在教師隊伍的建設中,以精幹高效為原則,逐步建立了以校內教師為基礎、校外兼職教師為輔助、境外兼職教師為補充的師資隊伍結構。

1)校內教師為基礎是指聘任校內具有較高學術水平,工程實踐經驗較豐富,教學嚴謹,學生反映好的教師負責專業基礎課和部分專業課的教學任務,包括校內專職教師和校內兼職教師兩部分。校內專職教師除負責專業基礎教學外,還承擔課程體系建設、實驗室建設等任務。為了適應實用型軟體工程人才培養需要,學院積極選派有關教師參加IBM教育課程體系、卡耐基•梅隆大學軟體工程課程體系等各類培訓。

2)校外兼職教師為輔助是指聘任外校名師以及合作企業工程實踐經驗豐富、具有高度責任感的一線工程高級技術人員承擔部分專業課和絕大多數專業實踐課的教學任務。企業兼職教師對提高學生工程化能力至關重要,是輔助學院實行工程化教學的主要組成環節。

截至2007年5月,中南大學軟體學院共有校內教師32人,其中專職教師14人,校內兼職教師18人;企業兼職教師16人;境外教師7人。師資結構合理,專職教師隊伍精良,有中南大學教學名師2人(陳志剛教授和胡志剛教授)占14.3%;高級職稱教師9人占64.3%;有博士學位教師5人占35.7%,在職攻讀博士學位的教師6人占42.9%;7名教師具有企業工作經歷,占50%;留學歸國人員4人,占28.6%;有71.4%的教師參加過各種不同形式的工程化教育培訓;具有外校學習經歷的教師占50%。

企業兼職教師情況

企業兼職教師是校外兼職教師重要組成部分,校外兼職教師為輔助是指聘任外校名師以及合作企業工程實踐經驗豐富、具有高度責任感的一線工程高級技術人員承擔部分專業課和絕大多數專業實踐課的教學任務。企業兼職教師對提高學生工程化能力至關重要,是輔助學院實行工程化教學的主要組成環節。

院系介紹

數字藝術系

數字藝術方向課程體系的描述數字藝術方向課程體系的描述

數字藝術系現有教師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講師2人。主要研究方向有計算機網路、資料庫系統和地理信息系統。主要課程有計算機動畫原理與技術、動漫技法與表現、場景和道具設計、動作設計、平面和三維圖形製作、遊戲動畫與特效設計、遊戲引擎和遊戲設計原理、手機遊戲設計與開發以及網路遊戲設計與開發等等。

軟體工程系

軟體工程系是面向軟體領域的基礎理論、高新技術研究開發和工程套用以及高層次人才培養為目標的教學與研究開發基地。

現有教師7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主要研究方向有軟體工程、並行計算、嵌入式系統、信息安全、移動自主網技術、軟體演化等。承擔的本科主要課程有軟體工程、作業系統、資料庫系統、軟體開發項目管理、軟體規範測試與維護、軟體體系結構、設計模式、並行計算等。

科研概況

科研概況科研概況

科研工作是軟體學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軟體學院堅持學、產、研結合,注重科學研究。現原專職教師主要科研項目有55項,其中國際級有15項,省部級8項。

本科生培養

方案

培養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和職業道德、紮實的軟體理論和軟體專業基礎知識,熟悉現代軟體工程開發技術,受到良好的軟體開發訓練,並具有良好的軟體設計與實現能力、項目規範管理能力和良好的交流與組織協調能力,能熟練掌握英語,具有較強參與國際競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計算機軟體工程專業高層次專門科學技術人才。學生畢業後能夠從事計算機軟體領域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程管理及教學等工作。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比較全面的軟體課程,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並參加由具有軟體工程實踐經驗的導師與軟體企業中的業務水平高、責任心強的工程師聯合指導的各項工程實踐,突出培養軟體開發與項目管理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軟體工程相關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熟悉並掌握先進的軟體項目管理及軟體開發的基本方法和工具;

3.具有研究和開發工具軟體的能力;

4.熟悉軟體開發與套用的標準、法律、法規和規範;

5.了解軟體技術的發展動態,熟悉主流的系統軟體和套用工具軟體,具有從事大型套用軟體項目規劃、分析、設計、實現、測試、維護和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軟體項目管理與軟體質量分析及測評能力;

7.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信息獲取的能力;

8.具有較強的外語交流能力。

學制與學位:

學制:四年學

位:工學學士

研究生培養

方案

學科代碼與名稱:200313軟體工程學科領域概況、優勢與特色

軟體工程以計算機科學等學科理論為指導,以工程化的思想組織軟體的開發和管理,經過幾十年來的學術界和工業界的不懈努力,已成為一門指導軟體生產的重要專業學科。近年來,軟體工程發展異常迅速,各種新理論、新技術層出不窮,極大德推動了軟體產業的飛速發展。軟體工程對加速社會信息化、改善人民生活質量、提升傳統產業、提高國家綜合國力等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各個國家都高度重視軟體工程人才的培養,以促進軟體產業快速、健康、穩定地向前發展。

培養目標

軟體工程專業工程碩士的培養目標是面向國民經濟信息化建設和發展的需要、面向企事業單位對軟體工程技術人才的需要,培養高層次實用型、複合型軟體工程技術和軟體工程管理人才。軟體工程專業工程碩士應當有較寬的培養方向,包括軟體工程、系統工程、領域工程、數位化技術、嵌入式軟體與套用、網路安全與信息安全技術,以及軟體項目管理、軟體開發、軟體測試、軟體質量保證、系統管理與支持、市場行銷等方向。

軟體工程專業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獲得者應掌握軟體工程領域紮實的理論基礎和寬廣的專業知識;具有很強的工程實踐能力,具備運用先進的工程化方法和工具從事軟體分析與評價、設計與演化、開發與質量保證和維護等工作的能力,以及工程項目的組織與管理能力、團隊組織與協作能力、技術創新能力和進行國際交流的能力。掌握一門外語,具備好的閱讀、理解和撰寫外語資料的能力和進行國際交流的能力。

主要研究方向

1.領域工程

2.數據與系統建模理論及套用

3.軟體體系結構及軟體設計模式

4.軟體開發技術及軟體重用技術

5.網路及信息安全工程

6.軟體測試與質量保證技術

7.軟體可靠性分析及質量評價技術

8.軟體過程管理

9.軟體工具與環境

10.智慧型代理與專家系統

11.軟體標準與規範

12.嵌入式系統及套用

學習年限、課程學習時間、學分與培養要求攻讀本學科專業工程碩士研究生的在校學習時間為3~5年,實行彈性學制,允許碩士生分兩階段完成學業,其中課程學習時間20周以上,要求取得的總學分在33學分以上。

課程學習與學位論文並重,即同時強調知識學習和能力培養,特別注重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

課程特色

中南大學軟體學院本科階段學制四年,但其中學生主要是三年是在學校上課,大四整個一年是在企業實習,比較常見的企業有騰訊、迅雷、金山、360等。大一在新校區上課,大二大三搬至鐵道校區上課,目前的現任院長是博士生導師陳志剛教授。

中南大學軟體學院是一個獨立的學院,有自己的黨組織部門,是中南大學的一個一級學院,目前在校生有800餘人。

四年學費均為8950(學費)+1200(住宿費)。

中南大學所有學院

中南大學作為國內一所著名大學,學科齊全,讓我們一起介紹一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