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西夏學聯合研究所

中俄西夏學聯合研究所揭牌儀式2010年10月17日在寧夏大學舉行。來自中、俄、日等國的近百位西夏學研究專家、學者光臨。

研究所-依託

中俄西夏學聯合研究所依託: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院和俄羅斯科學院東方文獻研究所。

研究所-揭牌

波波娃研究員在揭牌儀式上用流利的漢語說,黑水城遺址的發現,是世界上十分重要的發現之一,其90%的發現都收藏在俄羅斯

研究所-學科

西夏學,現已成為一門廣受關注的國際性學科。1907年至1909年,俄國探險家科茲洛夫兩次在位於我國內蒙古西部的西夏黑水城遺址發掘出大量珍貴文獻資料,並將這些文物運回俄國,這些文獻資料現藏於俄羅斯聖彼得堡。幾年後,英國探險家斯坦因也到黑水城“尋寶”並且頗有“收穫”,其盜挖所得現分別藏於大英博物館和印度德里中亞古物館。隨著大量黑水城文獻在我國國內陸續出版,西夏學研究更是持續升溫。自中俄兩國建立戰略協作關係以來,雙方的學術研究合作不斷加強。經過友好協商,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院和俄羅斯科學院東方文獻研究所達成成立“中俄西夏學聯合研究所”的協定。按照這個協定,雙方將以5年為一個周期,成立合作研究機構、舉辦國際西夏學論壇、互派留學生和訪問學者並提供必要的資助和條件。

研究所-沿革

2009年,中俄人文委員會確定寧夏大學承擔中俄語言年活動項目“黑水城文獻與西夏文化研究”。
2010年6月,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院與俄國科學院東方文獻研究所達成協定,成立“中俄西夏學聯合研究所”,每年定期舉辦國際西夏學論壇,共同合作研究項目,互派留學生和訪問學者。

研究所-影響

中俄西夏學聯合研究所的成立,將結束“西夏在中國,西夏學在國外”的歷史,開啟西夏學研究中外合作的新里程,吸納更多國家的西夏學研究專家,進入全面深入的西夏社會史、西夏藝術史及西夏文獻的解讀,將西夏形象立體地呈現給世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