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國家和地區

世界上國家和地區

當今世界,按國際慣例受世界範圍內承認的有193個主權國家(錫金除外)。大陸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165(與大陸邦交)+26(與台灣邦交)+不丹=193(錫金與西撒哈拉除外)。台灣算法是195個主權國家:193+撒拉威(西撒哈拉)+台灣=195(錫金除外)。

按參見:世界國家介紹

世界上國家和地區

世界上國家和地區word

目前,其中與大陸邦交的有165個主權國家+1個準主權國家(庫尅群島)

其中與台灣邦交的有26個主權國家

與兩岸都沒建交的主權國家(不丹,Bhutan與大陸關係良好,礙與中印關係與邊界領土糾紛,才未與大陸建交)

紐埃的地位與庫尅群島類似,只是未與大陸或台灣邦交而已。

馬爾他騎士團是一個準主權國家實體,已經與一百多個主權國家建立起正式的外交關係。

至於西撒哈拉,一至今仍未取得獨立主權資格的地區。

【注:摩納哥、列支敦斯登只與大陸建立了領事級外交關係,其中中國駐法國馬賽總領事兼任駐摩納哥總領事;中國駐蘇黎世總領事兼駐列支敦斯登公國總領事,Liechtenstein的外交事務由瑞士駐外機構代理。】

按大洲分

主要大國

按大洲分

亞洲:

世界上國家和地區世界上國家和地區
48個國家,分別是:中國.阿富汗.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亞塞拜然.巴基斯坦.巴勒斯坦.巴林.不丹.朝鮮.韓國.菲律賓.喬治亞.哈薩克斯坦.高棉.吉爾吉斯坦.卡達.科威特.寮國.黎巴嫩.馬爾地夫.馬來西亞.蒙古.孟加拉國.緬甸.尼泊爾.日本.賽普勒斯.沙烏地阿拉伯.斯里蘭卡.泰國.塔吉克斯坦.土耳其.士庫曼斯坦.汶萊.烏茲別克斯坦.錫金.新加坡.敘利亞.亞美尼亞.葉門.伊拉克.伊朗.以色列.印度.印度尼西亞.阿曼.約旦.越南

歐洲:

世界上國家和地區世界上國家和地區
北歐國家:冰島、挪威、丹麥、瑞典、芬蘭。
西歐國家:英國、法國、愛爾蘭、比利時、荷蘭、盧森堡。
中歐國家:瑞士、德國、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列支敦斯登。
南歐國家:西班牙、葡萄牙、安道爾、義大利、梵蒂岡、聖馬利諾、馬爾他、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斯洛維尼亞、馬其頓、塞爾維亞、黑山(門特內哥羅Montenegro)、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希臘、保加利亞、匈牙利是南歐國家。其中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斯洛維尼亞、馬其頓、塞爾維亞、黑山(門特內哥羅Montenegro)、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希臘、保加利亞、匈牙利這些巴爾幹國家往往又被稱作東南歐國家。
剩下的是東歐國家,其實也就是所有由前蘇聯獨立的歐洲國家: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摩爾多瓦、喬治亞、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後三者在地理位置上應該在亞洲,但和在經濟、文化、政治上亞洲關係不密切,所以往往還算在歐洲)。

非洲:

世界上國家和地區世界上國家和地區
非洲目前有56個國家和地區。在地理上,習慣將非洲分為北非、東非、西非、中非和南非五個地區。北非通常包括埃及、蘇丹、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亞速爾群島、馬德拉群島。東非通常包括衣索比亞、厄利垂亞、索馬里、吉布地、肯亞、坦尚尼亞、烏干達、盧安達、蒲隆地和塞席爾。西非通常包括茅利塔尼亞、西撒哈拉、塞內加爾、甘比亞、馬里、布吉納法索、幾內亞、幾內亞比索、維德角、獅子山、賴比瑞亞、象牙海岸、加納、多哥、貝寧、尼日、奈及利亞和加那利群島。中非通常包括查德、中非、喀麥隆、赤道幾內亞、加彭、剛果、剛果民主共和國、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南非通常包括尚比亞、安哥拉、辛巴威、馬拉威、莫三比克、波札那、納米比亞、南非、史瓦濟蘭、賴索托、馬達加斯加、葛摩、模里西斯、留尼旺、聖赫倫那等。

北美洲:

世界上國家和地區世界上國家和地區
巴哈馬巴拿馬尼加拉瓜巴貝多牙買海地墨西哥瓜地馬拉古巴洪都拉斯格瑞那達哥斯達黎加多米尼加美國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安提瓜和巴布達多米尼克國貝里斯薩爾瓦多加拿大聖露西亞

南美洲:

世界上國家和地區世界上國家和地區
包括13個國家(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厄瓜多、秘魯、巴西、玻利維亞、智利、巴拉圭、烏拉圭、阿根廷)和地區(法屬蓋亞那)。

大洋州:

世界上國家和地區世界上國家和地區
澳大利亞、紐西蘭、巴布亞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萬那杜、密克羅尼西亞、馬紹爾群島、帛琉、諾魯、吉里巴斯、吐瓦魯、薩摩亞、斐濟群島、湯加、庫克群島(新)、關島(美)、新喀里多尼亞(法)、法屬玻里尼西亞、皮特凱恩島(英)、瓦利斯與富圖納(法)、紐埃(新)、托克勞(新)、美屬薩摩亞、北馬里亞納(美)

主要大國

美國:

世界上國家和地區世界上國家和地區
世界上國家和地區世界上國家和地區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StatesofAmerica)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幾乎橫跨整個北美洲大陸,面積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排名第四。它的領土還包括北極邊緣的阿拉斯加以及遠在太平洋赤道地區的夏威夷。美國廣大土地上包含各種自然景觀。從佛羅里達溫暖的海灘到阿拉斯加寒冷的北國地帶;從中西部平坦廣闊的大草原到終年為冰雪覆蓋的落基山脈,其中尤其享譽全球的是壯觀的大峽谷、偉大的密西西比河,及聲如雷鳴的尼加拉大瀑布。

美國本土位於北美洲南部,東臨大西洋,西瀕太平洋,北接加拿大,南靠墨西哥及墨西哥灣。全境由東向西可分為五個地理區:東南部沿岸平原分大西洋沿岸平原和墨西哥沿岸平原兩部分。這一地帶海拔在200米以下,多數由河川沖積而成,特別是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乃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土質油黑,土壤肥沃。河口附近有一些沼澤地。位於這一地理區的佛羅里達半島是美國最大的半島。

阿帕拉契山脈位於大西洋沿岸平原西側,基本與海岸平行,長約2300多公里,一般海拔1000~1500米,由幾條平行山脈組成。內地平原呈倒三角形,北起漫長的美國與加拿大邊界,南達大西洋沿岸平原的格蘭德河一帶。西部山系由西部兩條山脈所組成,東邊為落磯山脈,西邊為內華達山脈和喀斯喀特山脈,乃舊褶曲運動後的產物。內華達山脈的惠特尼峰海拔4418米,為美國大陸最高點,喀斯喀特山脈的雷尼爾山海拔4392米,僅次於惠特尼峰。西部山間高原由科羅拉多高原、懷俄明高原、哥倫比亞高原與大峽谷組成,為美國西部地質構造最複雜的地區。大峽谷位於亞利桑那州西北部,由一系列迂迴曲折、錯綜複雜的山峽和深谷組成,氣勢雄偉,岩壁陡峭,為世界上罕見的自然景觀。美國河流湖泊眾多,水系複雜,從總體上可分為三大水系:凡位於落磯山以東,注入大西洋的河流都稱為大西洋水系,主要有密西西比河、康乃迪克河和哈得森河。其中密西西比河全長6020公里,居世界第三位。凡注入太平洋的河流稱太平洋水系,主要有科羅拉多河、哥倫比亞河、育空河等。北美洲中東部的大湖群,包括蘇必略湖、密西根湖、休倫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總面積24.5萬平方公里,為世界最大的淡水水域,素有“北美地中海”之稱,其中密西根湖屬美國,其餘四湖為美國和加拿大共有。蘇必略湖為世界最大的淡水湖,面積在世界湖泊中僅次於裡海而居世界第二位。

美國的氣候大部分地區屬溫帶和亞熱帶氣候,僅佛羅里達半島南端屬熱帶。阿拉斯加州位於北緯60至70度之間,屬北極圈內的寒冷氣候區;夏威夷州位於北回歸線以南,屬熱帶氣候區。但由於美國幅員遼闊,地形複雜,各地氣候差異較大,大體可分為五個氣候區。東北部沿海的溫帶氣候區,因受拉布拉多寒流和北方冷空氣的影響,冬季寒冷,1月份平均溫度為-6℃左右,夏季溫和多雨,7月份平均溫度為16℃左右,年平均降雨量為1000公釐左右。東南部亞熱帶氣候區,因受墨西哥灣暖流的影響,氣候溫暖濕潤,1月份平均溫度為16℃,7月份平均溫度為24~27℃,年平均降雨量為1500公釐。中央平原的大陸性氣候區呈大陸性氣候特徵,冬季寒冷,1月份平均溫度為-14℃左右,夏季炎熱,7月份平均氣溫高達27~32℃。年平均降雨量為1000~1500公釐。西部高原乾燥氣候區為內陸性氣候,高原上年溫差較大,科羅拉多高原的年溫差高達25℃,年平均降雨量在500公釐以下,高原荒漠地帶降雨量不到250公釐。太平洋沿岸的海洋性氣候區冬暖夏涼,雨量充沛。1月份平均氣溫在4℃以上,7月份平均氣溫在20~22℃左右,年平均降雨量為1500公釐左右。
美國的農業、礦產和森林資源豐富,在世界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農業用地(耕地和牧地)約為4.3億公頃,佔地球全部農業用地的10%左右。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糧食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1/5,主要農畜產品如小麥、玉米、大豆、棉花、肉類等產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礦產方面,鐵礦石、煤炭、天然氣、鉛、鋅、銀、鈾、鉬、鋯等產量均居世界前列,但戰略資源如鈦、錳、錫、鈷、鉻、鎳等則主要依賴進口。煤炭的總儲量為35996億噸,石油總儲量為240多億噸,天然氣儲量為56034億立方米。美國擁有18億公頃的森林,佔全國土地總面積的31.5%左右,主要樹種有美洲松、黃松、白松和橡樹類。
17世紀以前,北美廣大原野僅有印第安人和愛斯基摩人居住,但經過百餘年的移民,這裡已成為歐洲人的新家園,而其中最主要的為英國人所建立的13州殖民地。1776年13州宣布脫離英國而獨立,1783年美英簽定巴黎條約,結束了獨立戰爭。之後幾經協商與改革,聯邦體制的美國於法國大革命前夕,正式登上世界舞台。19世紀初的西拓運動和1861年的南北戰爭,不但拓展了疆土,也鞏固了聯邦政府的中央領導。

德國:

世界上國家和地區世界上國家和地區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首都柏林是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之一,街道寬闊,高樓林立,綠化程度很高。逛柏林的酒吧是一種獨特的享受。德國的酒吧風格迥異,各具鮮明特色。樓宇的後院有青少年俱樂部和文化藝術界人士的聚會酒吧,充滿現代自由色彩;還有湖邊那充滿詩情畫意的餐廳以及真正的拐角酒吧,所有這些地方都通宵開放。

德國第三大城市慕尼黑,其獨特的文化氛圍與巴黎和羅馬看齊,同被視為文化藝術之都。該市有釀酒廠64家,出產的啤酒聞名世界。每年9月底至10月初的啤酒節一連兩星期在特蕾西亞草坪廣場(Theresienweise)舉行。

最大的港口城市漢堡,位於易北河等三條河流的匯合處。其優越的地理位置,有國際商貿中心之稱,歷來也是眾多銀行和保險公司所在地。它又是世界上著名“水上城市”之一,僅橋樑就有1500多座。

法蘭克福位於德國的中部,是德國商業及製造業的中心,也是重要的國際金融城市。

西部城市杜塞道夫,是有[小巴黎]之稱的德國時裝都會,也是[日資企業]的歐洲基地,故有許多日本人經營的商店,購物絕不能錯過。

邁森(Meissen)可說是歐洲高級瓷器的代名詞,一直為皇宮燒陶瓷的窯區。自成風格獨特的陶瓷派別,其中名牌包括有慕尼黑的Nymphen-burg及Ludwigsburg、柏林的KPM、法蘭克福的Hochst,而最受家庭歡迎的Hutschenreuther、Villeroy&Boch及Rosenthal。

持久耐用的德國皮具系列深受各界推崇。硬幣包、錢包、手袋、旅行袋等各種款式的品質都有一定的保證。名牌如Aigner、GoldPfeil、MCM及Bree等。

各國貴賓出席豪華宴會時愛穿的Escada晚裝;既實用又時髦的JilSander;還有HugoBoss的男裝,Aigner皮具系列等,都是德國知名的時裝品牌。

陶瓷製成的少女、Elt出產的工藝品等甚受世人歡迎。而steiff公司則以布娃娃揚名海外,德國的木製玩具亦非常著名.

所有德國商店每年都會舉行兩次減價清貨大行動,分別是聖誕節結束後至2月,以及6月尾至7月。在德國購物,其售價已包括了16%的增值稅。非歐盟國家(NonEu)的遊客,如果所購物品不在當地使用,並於三個月之內攜帶離境,便享有免稅優惠。

德國的文化史源遠流長,每年德國各地都舉辦國際性文藝節,包括從古典樂到搖滾樂的音樂節、電影戲劇節、小型藝術節以及綜合藝術節等,它們形成了一個聲勢浩大的綜合藝術工程。

日本:

世界上國家和地區世界上國家和地區
日本國是亞洲東部太平洋上的一個群島國家。西隔東海、黃海、朝鮮海峽、日本海同中國、朝鮮、俄羅斯相望,東臨太平洋。領土由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四個大島和3900多個小島組成,面積37.77萬平方千米。本州島是日本最重要的島嶼,面積22.74萬多平方千米,約占全國總面積的60%。海岸線總長將近3萬千米。

3—4世紀,日本成為統一的國家。古代日本與中國交往很多。12世紀末葉,農業發達。絲綢、陶瓷等手工業以及水陸交通運輸發展迅速,並開展了對東南亞各地的海上貿易。1868年明治維新運動使日本迅速發展資本主義,對外侵略,成為一個軍事的、封建的帝國主義國家。1894年對中國發動了“甲午戰爭”,侵占了台灣和澎湖列島。1904年進行日俄戰爭。1910年侵占朝鮮半島。後來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攫取了德國在太平洋上的島嶼和在中國的特權。1931年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侵占中國。1941年12月發動太平洋戰爭。1945年8月15日,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無條件投降。20世紀50—70年代中期,日本經濟高速發展。1968年以後,國民生產總值超過西歐諸國,躍居世界前列。日本已成為世界上經濟最為發達的國家之一。1972年9月29日同我國建交。

居民

城市人口占76%。人口分布極不平衡,多數密集於各島沿海平原和沿河地帶,以東京、大阪、名古屋三大城市為中心的地區集中了全國人口的一半。人口稀少地區為北海道、山陰和四國部分地區,除北海道和北方領土有少數阿伊努人外,幾乎全是大和民族。大多數居民信神道和佛教。日語為國語,阿伊努人通用阿伊努語。外僑以朝鮮人和華僑為多。

自然環境

由於褶皺和斷層作用劇烈,加之外力作用的長期侵蝕切割,地形顯得十分破碎,海岸曲折多港灣。山地約占全國面積的76%。北海道和本州北部的山脈多為南北走向,四國和本州南部的山脈成東西走向,兩者相匯於本州中部,稱“中央山結“,為全國地勢最高地區,其中有著名的富士山。富士山海拔3776米,是一座活火山,也是全國最高峰。富士山最近一次爆發發生在1707年,現在仍有噴氣現象,其山體呈標準圓錐形,山頂終年積雪,有溫泉、瀑布,北有富士五湖,風景優美,日本人稱之為“聖岳”。平原僅占全國面積24%,大多零星分布在大河的下游和沿海地區。全國最大而著名的平原是東京附近的關東平原,面積15770平方千米;其次是名古屋附近的濃尾平原,大阪、京都附近的畿內平原等。日本位於太平洋西岸火山地震帶,是一個多火山的國家,全境有火山200多座,其中活火山占1/3。地震頻繁,全國平均每天發生約四次,有“地震國”之稱。1923年9月1日的關東大地震,震毀東京房屋的73%和橫濱房屋的96%,死亡達15萬人。和火山活動有關的是全國溫泉遍布,共有溫泉約1200處。

河流短小,水量充沛,水勢湍急,水力資源豐富,但不利航行。其中以信濃川最長,長367千米;以利根川流域面積最大,為16840平方千米。湖泊較多,但多為小而深的火口湖,分布於高山上,濱海則有許多深度不大的瀉湖。全國最大的湖泊琵琶湖是構造湖,面積686平方千米,湖面海拔85米,最深103米。

日本群島四周臨海,除東北部海岸外,均被來自熱帶太平洋的暖流(黑潮)環繞,氣候受到海洋的調節,形成較為溫和濕潤的海洋性季風氣候,比大陸同緯度地區溫和,降水也較豐富,年平均降水量絕大部分地區為1000—2000毫米。夏季盛行東南風,東部沿海6—7月間陰雨連綿;冬季西北風由大陸經日本海吹來,天氣寒冷,北部多降雪。日本南北延伸約2400千米,各地氣候的差異很大,大致北緯35度以南屬季風型亞熱帶森林氣候;本州北部及北海道屬季風型溫帶針葉林氣候;其餘廣大地區屬季風型溫帶闊葉林氣候。位於中部的東京,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攝氏6度,最熱月(8月)平均氣溫攝氏25度,年平均降水量1500多毫米。九州南部的鹿兒島,最冷月(l月)平均氣溫攝氏7度,最熱月(8月)平均氣溫攝氏27度,年平均降水量達2000毫米以上。北海道的札幌,最冷月(l月)平均氣溫在攝氏-6度以下,最熱月(8月)平均氣溫攝氏20度以上;根室年平均降水量為981毫米。每年8—10月間,日本西部和南部常遭颱風襲擊,往往造成災害。

自然資源

地下資源種類繁多,但儲量少且分布零散。金屬礦僅銅的儲量較大,約100萬噸,主要分布在四國北部、關東地方和九州北部。硫黃儲量8000萬噸。煤、鐵儲量較少,鐵礦石儲量約420萬噸,較重要的鐵礦在本州東北部的釜石和北海道;九州的福岡縣和北海道的釧路、蘆別等地有煤礦,但不適於冶金和煉焦。近年在本州中部和西南部的一些地方發現鈾礦,在本州新瀉縣的阿賀近海發現油氣田。森林面積252200平方千米,約占全國面積67%,主要有杉樹、松樹、柏樹及山毛櫸屬、櫟屬林木等。南部多櫻樹,櫻花被視為日本的“國花”。由於暖流(黑潮)和寒流(親潮)在日本東北部沿海相匯,近海魚類豐富。水力蘊藏量約5000萬千瓦。日本是地熱資源豐富的國家之一,全國有水溫在攝氏90度以上的高溫熱泉90多處,大岳、松川、八丁等地建有地熱電站。

經濟概況

主要工業部門有電子、鋼鐵、汽車、電機、造船、石油化學、紡織等,工業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90%。造船噸位長期位居世界首位,有“造船王國”之稱。紡織工業和電器電子工業在工業中占有一定地位。工業臨海分布是日本經濟地理的一大特點,工業生產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區。從本州的東京灣到九州的北部是日本最重要的工業地帶,其中以東京區(東京—橫濱)、大阪區(大阪—神戶)、名古屋區和九州北部區為四個最重要的工業區。東京—橫濱工業區以造船、飛機製造、汽車製造、冶金、化學和輕工業最發達,首都東京是最大工業中心;近年來東京附近的千葉成了以鋼鐵工業為主的重工業中心。大阪—神戶工業區是全國最大紡織工業基地,化學、冶金、造船、機械製造等工業很發達。名古屋工業區歷來以麵粉、紡織、陶瓷等工業部門為主,現在新發展了汽車製造等工業。九州北部工業區是在本地煤炭資源的基礎上,進口礦石和廢鐵而發展起來的日本最早的鋼鐵工業基地,現在仍然是日本最大的鋼鐵產地,北九州的八幡是全國最大鋼鐵工業中心。橫須賀、神戶、長崎、大阪是主要造船工業中心。四國北部的別子以產銅聞名。北海道造紙工業發達。

日本農業用地面積狹小,農業生產集約化程度很高。主要農作物是稻子,稻田面積約占全部耕地面積的一半。年產稻穀1000萬噸左右。小麥多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區域,年產量約100萬噸。其它有馬鈴薯、甘薯、蕎麥等。糧食自給不足。丘陵地區普遍種植桑和茶,茶葉為日本傳統輸出商品。海洋漁業發達,常年捕魚量在1000萬噸以上,位居世界前列,北海道的函館和本州的下關是最大的漁業基地。

主要貿易對象是美國、中東和亞洲。出口鋼鐵、機械、船隻、汽車、電視機、紡織品、魚產品等。絕大部分工業原料均依靠進口,鐵礦石、錳礦石、銅、鉛、鋅、鋁、鎳、煤、原油等九項最重要的工業原料對進口的依靠程度超過50%,其中原油、鐵礦石、鋁、鎳等幾乎全部依靠進口。此外,還進口廢鋼鐵、羊毛、小麥、糖及其它工業原料。

交通運輸發達,已形成了以海運為主的海陸空密切結合的現代化交通運輸體系。擁有強大的船隊,與世界各地有航線相通。橫濱、神戶、東京、大阪、北九州、名古屋是重要港口。

重要城市

東京:首都。位於關東平原南端,東京灣的西北岸,是日本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工業以印刷、橡膠製品、皮革製品、精密儀器等最發達。對外貿易多經橫濱。

大阪:日本第二大城市。為大阪工業區的核心,以機器、化學工業為主,造船、石油化學工業也很發達。附近有衛星城10餘座。

名古屋:工業發達,年產值僅次於東京和大阪。毛紡織和陶瓷工業居全國首位。

橫濱:日本最大海港之一,是東京的外港。對外貿易額約占全國1/4。

京都:日本的故都和著名的文化、遊覽和工業城市。以出產絲織品、藝術陶瓷器及其它手工藝品著名。

神戶:是日本最大海港之一,是大阪的外港。對外貿易額約占全國3/10。工業以造船為主。

北九州:扼下關海峽,由門司、八幡、小倉、若松、戶(火田)等市鎮合併而成,為九州北部重要的工業區和交通中心,門司有海底隧道(長3490米)與對岸下關相通。

橫須賀:位於東京灣西南岸的三浦半島,扼東京灣口。工業以船艦製造為主,還有機械製造、食品加工等。

札幌:北海道的政治、文化中心和鐵路樞紐。工業以食品加工和印刷為主。城西35千米的小樽為其外港。

其它

重要節日:國慶日12月23日。建國紀念日(紀元節,日本紀元的開始)2月11日。櫻花節3-4月。

與我國建交日:1972年9月29日

貨幣:日元。

時差:比格林尼治時間早9小時;比台北時間早1小時。

國花:櫻花。

國鳥:綠雉。

國名釋義:日出之國。

譽稱:櫻花之國(櫻花有300多個品種)、火山地震之邦(有200多座火山,活火山占1/4)。

民俗:傳統服裝為和服。

中國:

國名:中華人民共和國

世界上國家和地區世界上國家和地區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1.8萬多千米,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多萬平方千米。海域分布有大小島嶼7600個,其中台灣島最大,面積35798平方千米。我國同14國接壤,與8國海上相鄰。省級行政區劃為4個直轄市,23個省,5個自治區,2個特別行政區,首都北京。
 

英國:

世界上國家和地區世界上國家和地區
 國名: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TheUnitedKingdomofGreatBritainandNorthernIreland)

國旗:為米字旗。旗中白邊紅色正十字代表英格蘭守護神聖喬治,白色交叉十字代表蘇格蘭守護神聖安德魯,紅色交叉十字代表愛爾蘭守護神聖派屈克。此旗是由英格蘭的白地紅色正十字旗、蘇格蘭藍地白色交叉十字旗和愛爾蘭白地紅色交叉十字旗重疊而成。

國徽:也是英王徽。盾面上兩組三隻金獅象徵英格蘭,紅獅象徵蘇格蘭,豎琴象徵愛爾蘭。兩側是代表英格蘭的獅子和代表蘇格蘭的獨角獸。盾徽周圍用法文寫著“惡有惡報”。下端懸掛著嘉德勳章,飾帶上寫著“天有上帝,我有權利”。盾徽上端為頭盔、帝國王冠和獅子。

國歌:《上帝保佑女王》"godsavethequeen"(如在位的是男性君主,國歌改為"godsavetheking")

國花:玫瑰花

國鳥:紅胸鴿

國石:鑽石

科學節:1831年開始,一年舉辦一次

科學周:1994年開始,在每年的3月舉辦

國家元首:女王伊莉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1953年6月2日加冕。

政府首腦:首相托尼·布萊爾,1997年5月起任首相。

自然地理:24.3萬平方公里(包括內陸水域)。位於歐洲西部的島國。由大不列顛島(包括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愛爾蘭島東北部和周圍一些小島組成。隔北海、多佛爾海峽、英吉利海峽與歐洲大陸相望。它的陸界與愛爾蘭共和國接壤。海岸線總長11450公里。全境分為四部分:英格蘭東南部平原、中西部山區、蘇格蘭山區、北愛爾蘭高原和山區。主要河流有塞文河(354公里)和泰晤士河(346公里)。北愛爾蘭的訥湖(396平方公里)面積居全國之首。屬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終年溫和濕潤。平均氣溫1月4~7℃,7月13~17℃。多雨霧,秋冬尤甚。年平均降水量約1000毫米。

人口:5883萬(2000年7月聯合國人口基金統計)。官方和通用語均為英語。威爾斯北部還使用威爾斯語,蘇格蘭西北高地及北愛爾蘭通用蓋爾語。居民多信奉基督教新教,主要分英格蘭教會(也稱英國國教聖公會,其成員約占英成人的60%)和蘇格蘭教會(也稱長老會,有成年教徒79萬)。天主教徒570萬,伊斯蘭教徒150萬,猶太教徒40萬,佛教徒2萬。

首都:倫敦(london),人口728.5萬(1999年)。

行政區劃:分英格蘭、威爾斯、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四部分。英格蘭和威爾斯分53個郡,下分369個區。蘇格蘭劃為9個管轄區,下分為53個區和3個特別管轄區。北愛爾蘭劃為26個區。此外,英國還有12個屬地。

簡史:公元前地中海伊比利亞人,比克人,凱爾特人,先後來到不列顛。1-5世紀英格蘭東南部為羅馬帝國統治。羅馬人撤走後,歐洲北部的盎格魯人、薩克遜人、朱特人相繼入侵併定居。7世紀開始形成封建制度,許多小國並成七個王國,爭雄達200年之久,稱“盎格魯—撒克遜時代”。829年威塞克斯國王愛格伯特統一了英格蘭。8世紀末遭丹麥人侵襲,1016—1042年為丹麥海盜帝國的一部分。其後經英王短期統治,1066年諾曼第公爵渡海征服英格蘭。1215年約翰王被迫簽署大憲章,王權遭抑制。1338—1453年英法進行“百年戰爭”,英國先勝後敗。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樹立海上霸權。1640年爆發資產階級革命。1649年5月19日宣布為共和國。1660年王朝復辟,1668年發生“光榮革命”,確定了君主立憲制。1707年英格蘭與蘇格蘭合併,1801年又與愛爾蘭合併。18世紀後半葉至19世紀上半葉,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19世紀是大英帝國的全盛時期,1914年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國,自稱“日不落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開始衰敗。英國於1920年設立北愛蘭郡,並於1921年至1922年允許愛爾蘭南部脫離其統治,成立獨立國家。1931年頒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認其自治領在內政、外交上獨立自主,大英帝國殖民體系從此動搖。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經濟實力大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到60年代,英帝國殖民體系瓦解。多年來由保守黨、工黨輪流執政。

政治:英國無成文憲法,以歷來涉及國家根本問題的慣例、傳統、宣言、法案為行憲準則。主要有大憲章(1215年)、人身保護法(1679年)、權利法案(1689年)、議會法(1911年、1949年)以及歷次修改的選舉法、市自治法、郡議會法等。英政體為君主立憲制。國王是國家元首、聯合王國武裝部隊總司令和英國國教的世襲領袖,形式上有權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級法官和各屬地的總督,召集、停止和解散議會等,但實權在內閣。議會由國王、上院和下院組成,上院亦稱貴族院,由王室後裔、世襲貴族、新封貴族、抗訴法院法官和教會大主教、主教組成,為終身制;下院也叫平民院,議員由普選產生,任期5年。

外交:英國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是世界五個核大國之一,是歐盟、北約、大英國協、西歐聯盟等120個國際組織的重要成員國。主張同美國加強關係,重視同開發中國家特別是大英國協國家的關係。

1950年1月宣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1954年6月17日中英達成互派代辦的協定。1972年3月13日兩國簽訂了升格為大使級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

1982年9月,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作為英國第一位在職首相訪華。1984年12月,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再次訪華,與中國總理共同簽署了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