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考族

不考族

不考族也叫"高考棄考族"、"棄考族",是伴隨著高考而出現的新名詞,特指高中畢業將進入高考但由於某種原因而放棄高考的一個學生群體。"高考棄考"作為一種教育現象,其實質反映的是社會現象。高中生放棄報名、放棄高考、放棄報到的“三放棄”行為正在蔓延,低齡留學和經濟發展不均衡是“三放棄”的主要原因。據中國教育線上發布的《2011年高招調查報告》介紹,高考生減少的現象將一直持續到2017至2020年左右。

現象

不考族不考族
在中國教育研究機構發布的《2012年高招報告》中,4年中,全國高考人數下降了140萬人,高考呈現出"三放棄"的態勢,即放棄報名、放棄填報志願和放棄錄取報到。數據顯示,2008年是全國高考人數的峰值,達到創紀錄的1050萬人,此後開始逐年遞減,1020萬、946萬、933萬,直到2012年的900萬。

據媒體報導,南京的高考“不考族”規模不斷擴大,南京外國語學校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金陵中學等重點高中應屆高三畢業班中,越來越多的優秀學生都在高考前已經明確了自己的去向。南京外國語學校2012年470多名高三學生中,有240多人被國外大學錄取,210多人提前保送到國內高校,高考考生只有23人。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42名學生保送國內著名高校,其中清華大學5人,北京大學3人;135名學生通過名校自主招生考試,其中清華大學5人,北京大學9人;100名優秀學生被國外著名大學錄取。而在一所重點高中里,2012年高二普通班的學生有80多人轉到國際高中預備出國。一位校長表示,高三學生選擇去讀國外大學很早就有,只是原來僅是個別學生。直至2012年前後,參加美國高考、去國外讀本科漸成風氣。

上海外國語學校附中2013年330位高三學生,出國留學生140個,保送生110個,70多位學生參加高考。在高考生中,交大預錄取33個,同濟等大學自主招生獲加分的學生有10多個,“裸考生”(僅憑高考成績進大學,沒有加分、預錄取)僅有10多個。該校出國生進名校的不少,其中美國普林斯頓1位、耶魯大學1位、史丹福大學6位、芝加哥大學2位、杜克大學6位。

原因

高考壓力大

不考族不考族
業內人士認為,考生的壓力越來越大,很多學生在一模和二模考試發揮不理想的情況下,選擇放棄。有的考前放棄報名,有的考後放棄填報志願,更有甚者在被錄取後放棄報到。在高等教育擴招政策之下,越來越多的學生覺得上大學已經不是什麼稀罕事情了。

大學學費高

大學學費高也成為部分考生棄考、棄學的原因之一。即使按較低的高校學費每年5000元算,就占2010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5919元的84%。

早點出國留學

“棄考族”中以出國留學為主。權威留學中介機構的數據顯示,高中生特別是成績優異的學生,申請出國留學呈現遞增趨勢,其中絕大多數來自傳統優勢中學。事實上,亞洲如日本以及中國香港、中國台灣等地區,青年學子到海外讀書深造已占到了絕大多數比例。天津一中副校長賈魯津表示,現在已是全球化培養人才的時代,學校是鼓勵有條件的學生出國深造的。“優秀的學生走向世界是遲早的事情,但有幾個前提很關鍵,學生有沒有準備好,例如個人的語言基礎、獨立生活能力、個人興趣愛好等,當然,家庭經濟實力也很重要。選擇出國留學還是要慎重,尤其切記不能盲目跟風。”賈校長同時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學習成績差

學習成績不太好,要考個好一點的學校希望不大,但如果上個一般的學校,畢業後找工作也很麻煩。一些民辦職業學校每年都會迎來數百名名本地及外地高三畢業生,占到了一屆學生的近一半。一名職業學校校長表示,有一些孩子讀書並不好,但動手能力強。他們因為喜歡這個行業,同時也綜合考慮了就業率等情況,最終沒有參加高考。對他們而言,學習一門技能、掌握一門手藝,可能找工作會更加容易,也更容易獲得成功。

應對

學生人數持續下降,學校教育面臨挑戰,怎樣才能形成核心競爭力。權威人士指出,提高辦學質量將成為國內院校未來十年發展的“首要目標”。某大學招生辦李主任:“近幾年的招生形勢確實越來越嚴峻,2011年我們在安徽計畫招生400人,實際錄取210人,而真正報到的僅有170多人。”

生源危機對職業教育院校的影響,還沒有顯現,但是某職業學院的負責人強調,必須未雨綢繆。除了加大宣傳力度,更重要的是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增強辦學特色上下功夫,實行校企深度合作,大力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

觀點

不考族不考族

某高中棄考學子張浩然:“在很多90後眼中,大學並不是非上不可,經濟社會發展這么快,能走的路有很多很多條,我堂哥就沒有上大學,但是他現在已經是三家汽修連鎖店的老闆了,年收入十幾萬。”

安徽某職業學校教師稱:“高考、上大學是人生中的一次選擇,很多家長要求孩子必須考上。殊不知,高考只是人生的選修課而不是‘必修課’,不同的人適合不同的發展道路,比如學習能力很強的可以繼續深造在學術方面有所成就,動手能力強的孩子則更適合學一門技術。”

“當前時代多元化的選擇,正好是在削減高考一考定終身的比例。越來越多的學生能自己主動選擇,從學生個體來解讀,這是個好現象。”南開大學社會學專家白紅光教授談到,“是不是只有高考這條路才能成才,社會到底需要哪些人才,這也是一個很值得探究的問題。新加坡、德國、日本等國職業教育做得比較好,在這些國家,培養的模式多樣化,並非人人都要上大學,很多人通過職業教育,走上社會就是套用型人才。”

對於“棄考族”,劉宗喆老師談到自己的觀點,他覺得高考本身沒有問題,而是高考之後的事情出了問題,中國高等教育的純度不高,嚴進松出,是導致人才流失的原因之一。

白紅光教授表示,隨著近年來中國高校的擴招,大學生已不再是精英的代名詞,這一現象也影響到很多學生開始為自己規劃另一條人生道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