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測微

古籍簡介

《春秋測微》十三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四庫提要

國朝朱奇齡撰。奇齡字與三,號拙齋,海寧人。康熙中貢生。是書前冠以《王朝列國世次族系》一卷,《經》文則一公為一卷。其說多主胡《傳》,而稍糾其刻酷過當之論。然胡《傳》之所未及,而奇齡從而鍛鍊者亦復不少。大旨以意揣量,據理斷制,而不信《左氏》之事實,故往往不考典制,不近情理。如《左氏》稱聲子為繼室,此娣侄之名。而奇齡見今人繼妻稱繼室,遂謂聲子為嫡妻,而隱公為嫡子,稱其當立。胡《傳》指滅項為季氏,已為不考,然尚無主名。奇齡遂歸獄於行父,以執政在文公之世者,移之僖公之世。如斯之類,皆失之不考。至於“葬衛桓公”一條,謂桓之為謚,不宜加於衛完,閔其未有失德,不忍加以惡謚,故《春秋》因之。然則倘有失德,孔子當為改惡謚乎?“戎伐凡伯”一條,本在衛地,乃責魯失於防送,以境外之事責之主人。然則凡有使臣,皆當大具甲卒,衛入本國而後返乎?以此說《經》,恐非筆削之旨也。其所自信,在於以《經》解《經》。然說“刺公子買”一條,言魯無殺大夫者,惟此一事,則未檢《成公十六年》又刺公子偃也。其說“刺公子偃”一條,謂“刺”者非明正其罪而隱殺之之謂,則又未檢“刺買”一條《經》書“不卒戍,刺之”,《傳》亦稱“以不卒戍說於楚”,固明正其罪也。是亦難言以《經》說《經》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