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跪懲戒

下跪懲戒

下跪懲戒是指下跪方因對自己的行為或工作業績不滿意,主動或被動下跪懲罰自己,博取相關人員的原諒。

熱點事件

未完成任務跪地自懲

2010年04月23日10時50分左右,省會文化廣場上,10名身著職業裝的年輕男女突然跪地不起。據目擊者稱,這10人有男有女,年紀都在25歲上下,都穿著職業裝,衣著光鮮,看起來很像“白領”。和跪地乞討不同,他們身邊沒有任何文字說明。目擊者稱這10名“白領”跪了約半小時,圍觀的市民一度將他們圍得水泄不通,更有熱心市民紛紛報警。警方幾次解勸,下跪者不起。警方詢問得知,10名男女都是海龍電子城某公司的職工,因沒有完成公司規定的任務,到這裡跪地懲罰自己。但跪地男女都沒有說具體的工作單位以及懲戒他們的是自己還是公司。

老師下跪欲震撼學生

又有老師下跪了!這次是湖南省婁底市一中老師譚勝軍。事發現場的同學們告訴記者,兩名同學上課下五子棋,在制止無效的情況下,學生和譚老師發生了衝突,最讓人意外的是,小白同學竟然反過來搶走譚老師手中的教鞭,對譚老師動起手來。事後,班主任通知了家長,讓小白同學當眾向老師道歉。在小白毫無誠意的道歉之後,班主任又請譚老師說幾句,於是有了驚人的一幕譚老師突然下跪。有網友認為,譚老師這樣做是迫於兩名學生家長的壓力,因為其中一名學生家長是當地的領導。但譚老師認為下跪很值得,並稱希望通過自己的下跪,震撼和喚醒孩子。

觀點描述

理解

下跪懲戒的是師生

老實說,作為一名中學教師,我雖然不欣賞譚老師的舉動,但卻能感同身受,深深理解譚老師的無奈和苦衷。其實,類似的教師下跪事件,見諸於媒體往往都能引起轟動,如海南一名校長下跪督促學生好好讀書,鄭州一名校長曾下跪贈送《弟子規》。事後引發的議論,同情者有之,批評和不解者同樣不在少數。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問題是,每天五六節課的繁重任務,面對七八十個學生的超常負荷,在這樣的環境和前提下,加之應試教育競爭的激烈,讓每個教師“教好”每個學生,未免太難了。儘管懲戒教育也得到了肯定,但面對不能處分也不能開除,懲戒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又特別模糊的現狀,教師下跪雖然讓人瞠目結舌,但也是實實在在的無奈之舉。

在我看來,教師下跪這種方式其實也是一種懲戒教育。它懲戒的不僅是學生,還有教師。它是對教師缺乏教育良策的深深自責,更有對違反紀律學生的靈魂懲戒。這種懲戒,恐怕比單純的批評學生、懲罰學生還有效,它抽打著學生的心靈,給那些迷途的孩子以醍醐灌頂的反思。儘管這種方式太突兀甚至有違人倫之常,容易招致批評和反感,但偶爾用之,又有何不可。事實上,在該教師下跪後,“原來不做筆記不聽課的都開始動起來,同學們的學習態度大大改觀”。另一方面,譚教師的下跪,也再次發出無奈的追問:我們究竟該怎樣教育學生?學生的權利與教師的權利該如何平衡與協調?

析因

張艷華:根子在教師不受尊重

“為學莫重於尊師”。這事兒要是發生在古代或者近現代,這兩位學生肯定要被扣上“大逆不道”的帽子。可如今,時代不同了,孩子被嬌慣得越來越不成樣子,對道德規範的漠視幾乎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頂撞甚至毆打老師已經成了“家常便飯”。不誇張地說,倘若把舊時學生尊重老師的具體要求擺出來,能“達標”的寥寥可數。

學生為何如此放肆,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可以肯定的是,學校是不會教學生怎樣跟老師作對的。那么就該問問家長了,孩子目無尊長的脾性是從哪裡來的?據說,趕來護子的家長有一名是領導,嬌慣放縱也就罷了,現在孩子犯錯誤了,不但不嚴加管教,反而倒打一耙實施報復,“尊師重道”被踩在了腳底下。父母如此,孩子能不如此嗎?

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如此張狂,手裡有點權力也不至於這樣顯擺。翻開歷史教科書,有錢有勢、有權有地位的人多了去了,王公貴族、達官貴人逼迫先生向學生屈膝估計也是稀罕事。所以請收起那點控制欲和虛榮心,在老師和學問面前耍橫其實很無聊。

說到底,有些時候老師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而且這一問題的解決也不能迷信公眾自律。曾幾何時,“兩會”代表提議把教師職業設為公務員崗位,又曾幾何時,大學校長呼籲提高大學教師的工資水平。實際上,在人們生活水平不斷增長和尊師觀變異的現實之下,教師的收入和社會地位還需要提高。

漲工資、提升社會地位,都是為了讓社會真正尊師重道。尊師重道就是要讓教師能夠安心做學問、教書育人,教師整天為生計發愁對教育質量必然有不利的影響。尊師重道的另一個表現是人人尊敬老師,無論他是街頭小販,還是達官貴人。對於此,除了教師自身要具備崇高師德修養外,還得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唯有如此,老師們才能維護其尊嚴,不被隨意欺辱。

反對

王子嶠:譚老師,你跪得不值

看到報導讓人一陣心寒,學生上課下棋老師提出批評是正常的教育,何錯之有,給學生下跪認錯,雖然更體現了譚老師對教育學生的良苦用心,試圖用這種屈辱人格的方式來震撼同學們,或許目的暫時達到了,但譚老師的這種方式,筆者不能接受。

現在的中學生並不是不懂事,什麼情況下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他們心裡非常清楚,只不過缺乏必要的“管教”而已。就事論事來說,在英語課上,白同學和另外一個同學下五子棋,如果說他們不知道這種行為是錯誤的,那恐怕連他們自己都不相信,之所以不服從老師的批評,甚至還敢和老師動手,一方面折射出親職教育的缺失,甚至是嬌慣縱容的結果,另一方面也超出了校園內老師所能教育的範疇,對於這樣的學生,再依靠學校來教育不僅達不到其改正錯誤的目的,甚至可能會“帶壞”周圍很多學生,因此,譚老師給他們下跪的精神很讓人感動,但收到的效果注定是暫時的甚至是徒勞的。

報導中說,譚老師下跪是因為趨於當時兩名學生家長的壓力,因為其中一名學生的家長是婁底市的主要領導。我們似乎明白了,讓譚老師跪倒在地的不是學生而是學生背後的權勢,權勢可以讓老師在學生面前下跪“認錯”,權勢可以讓自己的孩子在學校違背道德倫理,權勢可以把特權輻射給自己孩子的方方面面和每一個角落。

譚老師,你憑什麼要給這樣的學生下跪,當人們知道你跪倒在官二代面前的時候,儘管你是問心無愧,儘管你是為了教育好你的學生,但你已經喪失了作為老師的尊嚴,為了兩位“不爭氣”的官二代,讓眾多學生見證老師的懦弱,必將給這些學生留下難以消除的陰影,其負面作用要遠遠大於正面功效。

譚老師,你跪得不值,對這樣的官二代,苦心遷就只能成為他們今後炫耀的談資,何必再為此勞力費神,自古以來只有學生給老師行跪拜之禮,老師給學生下跪不僅有失尊嚴也是天理難容。

觀察

朱永華:換來的是教育的悲哀

雖然譚老師認為這種行為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效果,但是,我認為,下跪換教育是教育的悲哀。

從報導中看,老師根本沒有錯誤,為什麼老師要向學生道歉呢?老師和學生是平等的,老師錯了,應該向學生道歉;學生錯了,同樣應該向老師道歉。但現實中,正確的老師卻要向犯錯的學生道歉,的確讓人震撼,但這種震撼是違背教育規律的震撼,實際上是對錯誤的縱容,是對正確的壓抑,雖然取得暫時的理想效果,但將來卻是危害。這樣的行為不應該模仿。

說實在的,看到這樣震撼的一幕,作為教師,我沒有感動,只有悲痛,為什麼現在的學生明明有錯誤,而不願意承擔責任,明明不對,還要對抗老師?這是我們的社會大環境造成的。現在,我們傳統的教師學生秩序被打破了,但新的沒有建立起來,在這個過渡階段,我們的社會輿論把學生的權益捧上天,把老師的權益摔在地獄,這樣必然讓秩序混亂,是非顛倒,必然讓人性中的醜陋猖狂起來。這是十分危險的,學校的知識文明權威徹底失落、醜陋的東西猖狂,最終會導致社會文明的退步。

老師下跪,讓人震撼,但不讓人佩服。該下跪的不是老師,而是學生,是我們的學生家長,是我們的社會偏激輿論的製造者們。

評判

衛民聲:譚老師不是一個人在“下跪”

如果有人非說“下跪”影響了教師尊嚴的話,我覺得那也絕對不是譚老師一個人的錯。從形式上看,目前好像只有譚老師一個人在學生面前“下跪”了,可從本質上說,大多數老師表面上看沒有“下跪”,實際上早就在地上跪著了。

教師這個群體中的大多數人,面對教學競爭的壓力、社會的壓力、生活甚至生存的壓力,都活得謹小慎微、唯唯諾諾,在一些有權勢又不大講理的家長面前,在一些很霸道甚至粗野的家長面前,在動不動就會被妖魔化的大背景下,老師們除了“下跪”不還得“下跪”嗎?嗚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