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武

下武是出自於詩經·雅·大雅·文王之什裡面的一篇文章。下武維周,世有哲王。三後在天,王配於京。 王配於京,世德作求。永言配命,成王之孚。 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孝思,孝思維則。 媚茲一人,應侯順德。永言孝思,昭哉嗣服。 昭茲來許,繩其祖武。於萬斯年,受天之祜。 受天之祜,四方來賀。於萬斯年,不遐有佐。其讚美周王后嗣能繼承先王功業。

基本信息

原詩

下武維周,世有哲王。
三後在天,王配於京。
王配於京,世德作求。
永言配命,成王之孚。
成王之孚,下土之式。
永言孝思,孝思維則。
媚茲一人,應侯順德。
永言孝思,昭哉嗣服
昭茲來許,繩其祖武。
於萬斯年,受天之祜
受天之祜,四方來賀。
於萬斯年,不遐有佐。

注釋

1、武:繼承。《毛傳》:“武,繼也。”《鄭箋》:“後人能繼先祖者,維有周家最大。” 2、三後:《毛傳》:“三後,大王、王季、文王也。王,武王也。” 3、世德:《詩緝》:“以其於先世之德,能起而求之,善繼述也。” 4、孚:信實。《毛傳》:“成王,成是王業也。”《鄭箋》:“孚,信也。” 5、則:《毛傳》:“則其先人也。” 6、媚:《鄭箋》:“媚,愛。” 7、許:《毛傳》:“許,進。” 8、繩:繼承。武:足跡,功業。《集傳》:“繩,繼。武,跡也。” 9、祜(護hù):《鄭箋》:“祜,福也。” 10、遐、佐:《集傳》:“遐,何通。佐,助也。蓋曰豈不有助乎云爾。”

譯文

周邦後人能繼承,代代都有明君生。
三位先王在天庭,武王配天在鎬京。
武王配天在鎬京,追求先祖好德行。
配合天命能長保,完成王業可信任。
完成王業可信任,百姓學他做好人。
他能永遠行孝道,效法先王遵祖訓。
天下都愛人一個,能擔重任順德行。
他能永遠行孝道,繼承王業多光明。
光明磊落後來人,祖宗事業能繼承。
千秋萬載把國享,受天福祿永不停。
享受老天賜福多,四方諸侯來朝賀。
千秋萬載把國享,哪無賢臣來輔佐!

賞析

毛詩序》云:“《下武》,繼文也,武王有聖德,復受天命,能昭先人之功焉。”鄭箋云:“繼文王之業而成之。”陳奐《詩毛氏傳疏》補充說明:“文,文德也。文王以上,世有文德,武王繼之,是之謂繼文。”宋代自呂祖謙、朱熹以後,釋《下武》另有說法,如嚴粲《詩緝》、戴溪《續呂氏家塾讀詩記》,或以為下武乃不尚武,有偃武之意,或以為下武即世修文德,以武為下。清代的經學家解此詩,陳啟源《毛詩稽古編》、戴震《詩經補註》、胡承珙《毛詩後箋》等均堅守毛、鄭之說,而翁方綱《詩附記》、桂馥《札朴》等則贊同宋儒之說。筆者以為,按驗詩歌文本,毛、鄭之說不誤,“不尚武”、“以武為下”云云,過於迂遠,不可信。今人陳子展《詩經直展》說:“《下武》,康王即位,諸侯來賀,歌頌先世太王、王季、成王之德,並及康王善繼善述之孝而作。此詩如非史臣之筆,則為賀者之辭。”其說出自陸奎勛《陸堂詩學》。陸氏以《尚書》等經文印證本詩,謂“‘下武維周’,猶《長發》之‘濬哲維商’也”,“周公之戒成王者曰‘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故繼言之曰‘永言配命,成王之孚’也”,“‘昭哉嗣服’,即《顧命》所云‘命汝嗣訓,臨君周邦’也;‘繩其祖武’,即所云‘答揚文武之光訓’也;‘四方來賀’,即《康王誥》所云‘諸侯皆布乘黃朱,奉圭兼幣’也;‘不遐有佐’即所云‘太保率西方諸侯入應門左,畢公率東方諸侯入應門右’也”。陳氏以為其所析“以經證經”,“不為無據”。今從陸、陳之說。
《下武》的篇章結構非常整飭嚴謹,層層遞進,有條不紊。第一章先說周朝世代有明主,接著讚頌太王、王季、文王與武王,第二章上二句讚頌武王,下二句讚頌成王,第三章讚頌成王能效法先人,第四、第五章讚頌康王能繼承祖德,第六章以四方諸侯來賀作結,將美先王賀今王的主旨發揮得淋漓盡致。在修辭上,本篇特別精於使用頂針辭格,將頂針格的效用發揮到了極致。第一、第二章以“王配於京’’頂針勾連,第二、第三章以“成王之孚”頂針勾連,第五、第六章以“受天之祜”頂針勾連,而第四章的末句“昭哉嗣服”與第五章的首句“昭茲來許”意思相同,結構也相同,可視為準頂針勾連。《大雅》的第一篇《文王》也善於使用頂針修辭,但比起《下武》那樣精工的格式,顯然不及遠矣。而且本篇以頂針格串聯的前三章組成的讚頌先王的述舊意群,與同以頂針格(或準頂針格)串聯的後三章組成的讚頌今王的述新意群,又通過第三、第四章各自的第三句“永言孝思”可以上下維繫。這種刻意經營的巧妙結構,幾乎是空前絕後的,其韻律節奏流美諧婉,有效地避免了因廟堂文學歌功頌德文字的刻板而造成的審美負效應,使讀者面對這一表現《大雅》、《周頌》中常見的歌頌周先王、今王內容的文本,仍能產生一定的審美快感。英國文藝理論家克萊夫·貝爾(Clive Bell)在他的《藝術》一書中提出了“藝術即有意味的形式”這一著名的論斷,確實,形式在文學藝術作品中的重要性決不容低估,有時候,形式本身就是美。讀完《下武》,我們可能很快就忘了詩中“哲王”、“世德”、“配命”、“順德”之類讚頌之詞,但對它章法結構形式美則將記憶猶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