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百家佛寺覓影

《上海百家佛寺覓影》系善無畏、鄔育偉著的“百家佛寺”系列眾書的第二本,是2012年1月出版的《北京百家佛寺尋蹤》一書的姐妹書。該書記錄了2012年前後上海現存一百家佛寺的前世今生,通過對上海歷代舊府縣誌中有關佛寺史籍的研究,通過親身走訪所有佛寺拍攝獲取第一手資料和照片,從而整理彙編出了一本對上海現有108家佛寺的歷史、現狀和傳承進行系統描述的珍貴圖書,為上海佛寺文化和上海本土歷史人文的繼承發揚提供了一本完整的檔案型書籍。

內容介紹

《上海百家佛寺覓影》收錄了截止於2012年5月,位於上海現十六個區、一個崇明縣,共十七個區縣的一百家佛寺。這一百家佛寺均以歷史的發展為切入點,集中了有關其傳承的各府縣舊志的記載文字和相關傳說予以辨析,結合現存佛寺的狀況加以記錄,這百家佛寺均有建築和史跡可尋,此書也是對二十一世紀初期上海現存佛寺的一次全面檔案式記載。書內共收存了歷時五年,親臨實地拍攝的2008年至2012年間一百家佛寺的真實影像照片總計六百多張。在百家佛寺中特別保留了因塔存而名存的興聖教寺、普照教寺和澄照禪院,以及有百年銀杏的長壽禪寺、觀音堂等諸寺。此外,將藥師殿併入吳興寺;萬壽塔院併入寶慶寺;惜福別院併入曹王禪寺而為之記,還在彌陀院五龍禪寺頤浩禪寺篇內歸併收錄了已登記的覺蓮淨苑、三佛講堂、胥浦廟楊震廟、總管廟等五家佛寺基本資料,所以本書共可查尋到上海現存的108家佛寺資料,涵蓋了上海現在所存的有歷史記錄和有跡可尋的全部佛寺。

與本書姊妹篇《北京百家佛寺尋蹤》相同,本書收錄的上海百家佛寺在九個市區(含浦東新區)內的六六三十六家,其中黃浦區、靜安區各3家,普陀區、徐匯區、虹口區、楊浦區各2家,長寧區、閘北區各1家,浦東新區20家。在八個郊區(縣)的佛寺八八六十四家,其中閔行區5家,寶山區4家,嘉定區7家,青浦區10家,松江區11家,奉賢區9家,金山區5家,崇明縣13家。市郊兩部分合計恰為百家。從百家佛寺的名稱來看,總計有62寺、24庵、3堂、7院,寺庵堂院合計為96家,另外4家分別為沉香閣、萬佛閣、下海廟和佛教居士林。此外,這百家佛寺主體中屬於僧寺的66家,屬尼庵的33家。

為不影響各家佛寺章節的完整性,本書有百納文補白,加入了屹立在上海的十八座佛塔,以“十八浮屠(羅漢)佑海上”為題逐一介紹。經過對上海各塔的親歷考察,存照為證,論證出上海現實際擁有純佛塔十八座(古塔十座,新塔八座),這十八座佛塔是按單體高度在13米以上,具有塔基,呈獨立形制的寶塔型佛教專門建築來計算的,其中古塔(即民國以前建造的)十座:按建成年代排序是龍華寺塔、松江延壽寺李塔、青浦吉雲禪寺青龍塔、青浦澄照禪院泖塔、松江佘山秀道者塔、松江天馬山護珠塔、松江興聖教寺方塔、松江西林禪寺圓應塔、金山松隱禪寺華嚴塔崇明壽安寺鎮海塔;新塔(建國以後建造的)八座:按建成年代排序是金山性覺寺九品蓮花塔、浦東潮音庵報恩塔、奉賢保境禪寺萬佛塔、真如寺塔、閔行七寶教寺塔、嘉定菩提禪寺永安塔、靜安寺金剛寶座塔和東海觀音寺觀音塔。這十八座佛塔猶如十八位羅漢護衛在上海的全境,同時亦見證了上海佛寺變遷的輝煌始末。

上海百家佛寺中最早的從三國時代吳赤烏年間(238—250)起始建,最遲的建於公元2000年,上下一千八百年歷史見證了上海從無到有,從沼澤荒曠到國際化大都市的演變過程,中間也夾雜著多少朝代更替的滄桑,多少江南兒女的喜怒哀樂,多少歲月輪迴的變遷洗禮。這些傳奇故事證明了上海作為世界的國際化大都市,除了有高樓林立外,還有其悠久而又豐富的文化底蘊,相信上海佛教寺院的發展史還將隨著上海日新月異的建設繼續繁榮向前,但作為2012年記載上海佛寺的一個斷代研究,這本《上海百家佛寺覓影》將永久地將這百家佛寺和十八佛塔此刻的蹤影記錄定格在這本書中,留待後人研究與細細品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