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山護珠塔

天馬山護珠塔

護珠塔建於北宋元豐二年,坐落在上海市松郡九峰的最高峰天馬山上。該塔是一座7層八角形磚木結構的樓閣式寶塔。相傳在清乾隆五十三年時,因山上燃放爆竹,引起火災,燒毀了塔心木和各層木結構,引起塔身傾斜。

簡介

護珠塔,位於今上海市松江區佘山鎮天馬山的中峰之右,建於北宋元豐二年(1079年),磚木結構,八角七級。南宋淳佑五年(1245年)重修,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遭火災,只剩下磚砌塔身。1982年經勘定,該塔頂部垂直線與塔中心相距2.27米,塔身向東南傾斜6°51’52”。1987年12月,護珠塔的加固修補工作全面完成。
天馬山護珠塔天馬山護珠塔

斜塔不倒原因

如果說義大利比薩斜塔是因傾斜不倒成為世界之謎的話,那么中國的護珠塔應是斜塔不倒的第一謎。因為比薩斜塔傾斜5度16分,而護珠塔傾斜約達6度52分。
護珠塔建於北宋元豐二年,坐落在上海市松郡九峰的最高峰天馬山上。該塔是一座7層八角形磚木結構的樓閣式寶塔。相傳在清乾隆五十三年時,因山上燃放爆竹,引起火災,燒毀了塔心木和各層木結構,引起塔身傾斜。
還有人說,古代造塔時,為了使寶塔堅固,以及用來鎮妖避邪,塔的磚縫裡填有銅錢。因後來不斷有人在塔磚中尋找銅錢,把塔磚拆掉,致使塔底層損壞,引起傾斜。
天馬山護珠塔天馬山護珠塔

千年古塔,在200多年間,既遭大火焚燒,塔基又被破壞,塔身嚴重傾斜,卻始終斜而不倒,究竟為什麼呢?
不少人認為這與古代造塔的技藝有關。古代用糯米飯拌以桐油石灰來黏合磚塊,這種黏合劑的強度甚至超過現代的水泥砂漿。護珠塔用這種黏合劑,加上古代砌磚技藝的精湛,使整座塔能夠渾然一體。 另據考察研究,古塔不倒也與當地地質構造有關。由於天馬山護珠塔是建造在沉降不均勻的地基上,東南方向土質較軟,西北方向土質較硬,所以塔向東南方向傾斜。但江浙一帶多東南風,護珠塔建在天馬山頂,四周空曠,所受東南風力更強。因此,塔的傾斜力與風力相平衡,風力還起到支撐作用,使護珠塔斜而不倒。

世界上以“斜”聞名的塔

世界上除了義大利著名的比薩斜塔外,還有許多斜塔以“斜”著名。盤點一下全球著名的斜塔吧...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