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和平中學

上海市和平中學(含其前身聖約翰青年中學及現在的上海市現代職業技術學校)創建至今已有100年的悠久歷史,聞名中外。1911年由瞿同慶先生創建的聖約翰青年中學,是一所私立初級中學,解放後由人民政府接辦。1951年改為完全中學,1952年6月改為私立和平中學,1953年6月改為公立,並定名為上海市和平中學,屬地處長寧區的一所規模較大的完全中學。1965年前“上海市和平中學校長”由上海市市長陳毅簽發任命書任職。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悠久歷史

學校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早在四十年代,即有中共地下黨員活動,組織學生多次參加反帝愛國鬥爭。解放後,在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的光輝事業中獻身的有李肇基、李粉寶、陳鷹、顧錦華等烈士。

前國務院副總理姚依林、著名建築師貝聿銘先生、著名魔術表演家傅騰龍、著名電視人小辰、外交界人士夏堃堡、原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副秘書長唐長發先生等都是學校的校友。

一百年來,學校“自強不息”的優良傳統世代相傳,激勵廣大師生員工辛勤耕耘,不斷進取,為祖國和人民的教育事業增光添彩。

為了適應改革開放的需要,培養國家經濟建設急需的中級套用人才和初級管理人才,1985年學校兼辦“上海市和平職業技術學校”,1989年接受世界銀行七十萬美元的貸款,創設了辦公自動化、汽車維修、電子電工技術這三大主幹專業,1989年定名為“上海市中等職業教育中心”,1995年6月上海市中等職業教育中心與上海市群聯職業技術學校合併,定名為上海市現代職業技術學校。

歷任校長、書記名錄

(原聖約翰青年中學、和平中學、和平職校  上海市職教中心)
姓名 職務 任期
瞿同慶 校長 1911—1946.7
邱勵 校長 1946.8—1947.1
徐鳳石 代理校長 1947.2—1947.7
王成志 校長 1947.8—1953.6
王允淑 校長兼黨支部書記 1953.6—1956.7
曹光國 副校長 1955.8—1957.7
焦英 校長兼黨支部書記 1956.7—1965.7
奚惠馨 黨支部副書記 1957.10—1960.3
副校長 兼黨支部副書記 1982.7—1984.7
黨支部副書記、書記 1984.7—1987.2
胡汝棟 副校長 1958.2—1964.8
章國秀 副校長 1964.8—1966.12
林靜 代理校長 1965.3—1965.9
陳濟琳 副校長 1964.8—1966.12
副校長 1979.9—1981.1
校長 1981.1—1982.7
潘泉耀 黨支部書記 1965.8—1966.12
黨支部副書記 1976.10—1977.9
校長兼支部書記 1977.9—1981.1
周菊珍 黨支部副書記 1965.3—1966.12
黨支部書記 1976.10—1977.9
趙根寶 黨支部副書記 1977.9—1980.3
周全美 黨支部副書記 1980.1—1983.9
張蔭生 副校長 1978.8—1984.7
校長 1984.7—1990.8
副校長 1990.8—1994.2
校長 1994.2—1995.6
季侃 副校長 1982.7—1990.4
丁鳳仙 黨支部副書記 1985.8—1990.8
黨支部書記 1990.8—1993.10
蔡惠英 副校長 1987.10—1994.1
徐鼎臣 副校長 1989.6—1990.8
校長 1990.8—1993.12
陸濤鈞 黨支部副書記 兼副校長 1993.4—1995.6
王家詒 副校長 1994.2—1995.6
曹永嫁 副校長 1994.7—1995.8

所獲榮譽

在黨的領導下,經過學校黨政領導和廣大教師的共同努力,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顯著提高。五十年代後期到六十年代初期,學校進入輝煌期。1960年5月,學校理化教研組被評為全國文教戰線先進集體。陳濟琳同志代表學校赴北京出席“全國教育和文化、衛生、體育、新聞方面社會主義建設先進單位和先進工作者代表大會”,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為了適應改革開放的需要,培養國家經濟建設急需的中級套用人才和初級管理人才,1985年學校兼辦“上海市和平職業技術學校”,1989年接受世界銀行七十萬美元的貸款,創設了辦公自動化、汽車維修、電子電工技術這三大主幹專業,1989年定名為“上海市中等職業教育中心”,1991年被國家教委認定為首批省市級重點職業高級中學,1992年被授予上海市職業技術教育辦學先進集體的榮譽稱號,1995年初被評為區文明規範示範校。2000年2月學校再次被國家教育部評定為國家級重點職業高級中學。2000年4月被評為上海市中國小日常行為規範示範學校.2001年被授予2001年長寧區文明單位的榮譽稱號。

辦學規模

辦學模式

1995年6月上海市中等職業教育中心與上海市群聯職業技術學校合併,定名為上海市現代職業技術學校。新校取名為“現代”,體現了時代的特徵,意味著學校的建設和發展應適應現代化的要求,並以現代教育思想、教育設施、教育手段,努力培養跨世紀的“現代人”。並校後,經過師生的共同努力,於1996年3月經國家教委評定,學校被批准為國家級重點職業高級中學,1998年被上海市教委授予職教辦學先進單位榮譽稱號。在國家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的關懷支持下,又對電子電工、汽車維修與辦公自動化三個主幹專業總共投入了430萬元進行重新裝備,其中辦公自動化專業被列為市職教重點建設項目,以進一步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對人才培養的需要。同時,為了擴大中外合作辦學渠道,學校與澳大利亞啟思蒙技術學院建立了友好學校關係,並被華東師範大學列為職業教育研究基地,形成了中高職貫通的辦學模式。

2000年2月學校再次被國家教育部評定為國家級重點職業高級中學。2000年4月被評為上海市中國小日常行為規範示範學校,被授予2001年長寧區文明單位的榮譽稱號。2001年9月,根據上海市教委《關於實施上海市百所中等職業學校重點建設工程的意見》,經長寧區教育局研究決定:原上海市現代職業技術學校與原上海市國際旅遊職業技術學校合併,定名為上海市現代職業技術學校。目前學校四個校區共占地79畝,有教學樓、汽車修理實訓樓、商務綜合樓等八幢,建築面積達40000平方米,現有教職工340人,教學班108個,在校生3800餘人。

教學設施

上海市現代職業技術學校設有計算機房、多媒體機房、汽車實訓室、電子電工實驗室、EDI實訓室、語音室、模擬商場、非線性編輯室、導遊實訓室、客房實訓室、餐飲實訓室、烹飪實訓室、電子閱覽室、形體室、健身房等37個實驗實訓室,以全面滿足綜合高中班、中高職貫通班、電子商務、辦公自動化、電腦財會、涉外文秘、外經貿、保險、汽修、電子技術、旅遊外語(英、日、韓)、賓館行銷、銷售公關、前廳管理、賓館服務、餐飲服務、商務英語、賓館管理、烹飪等26個專業教育教學的需求。同時也是國家勞動部指定的等級工種考核點及英國倫敦城市與就行業學會考核站。

未來發展方向

上海市現代職業技術學校四個校區分別地處長寧區“中山公園商業中心”、“虹橋涉外貿易中心”、“新華高級住宅區”和“臨空工業園區”,為上海市的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我們發揚“自強不息”的精神,堅持“面向市場,服務經濟,自我完善,改革發展”的辦學方向,創建“嚴謹、務實、求索、奮進”的良好校風,培養“品行端正、技術熟練、體健思敏、勤業敬業”的四有新人。學校在20世紀的年代裡,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在新的世紀裡,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對職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職業教育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也面臨著更多的機遇和挑戰,為此,積極開拓進取,紮實工作,不負眾望,努力把學校辦成高質量、有特色的一流職業學校將始終是我們奮鬥的目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