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學附中

上海大學附中

上海大學附屬中學是經市政府批准、區政府投資2.4億元建設的高標準、現代化寄宿制高級中學,坐落於上海大學新校區為中心的科技大學城腹地,緊臨上海納米研究中心,周邊環境優越,人文氣息濃郁。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上海大學附屬中學是經市政府批准、區政府投資2.4億元建設的高標現代化寄宿制高級中學,坐落於上海大學新校區為中心的科技大學城腹地,緊臨上海納米研究中心,周邊環境優越,人文氣息濃郁。上海大學附屬中學興建於世紀交替之際。隨著上海現代化建設進程的加快,寶山區城鄉一體化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寶山區委區政府為合理布局全區教育資源,滿足寶山人民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借上海大學新校區落戶寶山之機,投資2.4億元,作為配套建設項目,興建上海大學附屬中學。並經市政府批准,列入市現代化寄宿制普通高級中學建設行列。學校於2002年建成,2003年正式開始招生。目前,有36個教學班(含新疆部4個教學班),在校學生數1700餘名;教職員工128名,其中專任教師118名。

學校建設

上海大學附中上海大學附中
高起點,高水準是上海大學附屬中學的建設定位。校園占地220畝,總建築面積達6.9萬平方米。分為三大功能區域:教學區以橢圓形仿生綜合樓為中心,智慧型化的教學大樓,人性化的實驗大樓,以及科技樓、電教樓、藝術樓、演講報告廳新疆部等十幢結構別致、氣派非凡的建築分列東西兩旁,並以平台長廊相連相通,構成了一個具有人本理念的整體,其內部設施實現了網路化數位化。運動區由海洋生態結構的體育館、符合國際比賽標準的400米塑膠跑道田徑場,鋪設了人造草皮的標準足球場和9個塑膠籃、排、網球場組成,除滿足日常體育教學、活動外,還可以進行足球、籃球、排球、桌球、網球、羽毛球、擊劍、摔跤、體操等多項目的室內外訓練和比賽。生活區擁有按星級標準建造的可容納2000餘師生食宿的學生公寓、教師公寓、師生餐廳。整個校區布局合理,功能齊全的,為學校的發展奠定了強大的物質基礎。

學校占地210畝,總建築面積7萬餘平方米。校園分為四大功能區域:教學區以綜合樓為中心,教學大樓、實驗大樓以及科技樓、藝術樓、電教樓、報告廳等八幢新穎的建築分列東西兩旁,並以長廊平台相連互通,構成了一個整體。學校已建成了多網合一的校園網路,每間教室都配置了多媒體教學設施,全校800個網路終端合理分布,全面提供了教育教學和管理的數位化與網路化條件。學校運動區由體育館,塑膠田徑場、足球場和籃、排、網球場組成。生活區擁有可供1800名師生食宿的學生公寓、教師公寓和師生餐廳。2005年增建的新疆部擁有可容納350名學生食宿的公寓、清真餐廳,以及多功能活動中心等。整個校區布局合理,功能齊全,教育教學設施達到了全市乃至全國同類學校的領先水平,為素質教育的實施和學校的發展奠定了強大的硬體基礎。

辦學理念

上海大學附屬中學上海大學附屬中學
新理念,新機制是上海大學附屬中學的辦學模式。學校以優質教育服務讓每一個學生得到全面發展,領導以科學教育管理讓每一項目標得到全面實施,教師以現代教育手段使每一門課程得到全面最佳化。在這一全新的辦學理念指導下,學校將全面依託上海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高校的力量,誠聘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大學校長錢偉長教授擔任學校名譽校長,聘請市、區教育專家及知名教師參與學校管理、校本課程開發和學校教學指導,與上海市寄宿制重點中學實現教學資源共享。學校的物業、餐飲、住宿、綠化以及其它生活服務交由上海大學高校社會化服務中心全面管理。這將為學校的發展注入活力。
素質為本,多元發展是上海大學附屬中學的培養目標。學校將在夯實學生基礎的同時,特別注重每一個學生潛能的開發和個性的發展,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科技教育、藝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等;聘請專家、學者、作家舉辦講座、報告;組建學生社團;與國內外知名學校進行交流,使每一名學生的基礎性學力、發展性學力、創造性學力協調發展,從而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合作、學會做人,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三年教育,終身發展,上海大學附屬中學將成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現代人才搖籃。
目前,學校已具備了全國同類學校一流的硬體設施;區委、區政府任命上海市特級教師張雪霖擔任校長,上海市特級教師陳振華擔任黨總支書記,組成了富有創新理念和開拓精神的領導班子;區教育局主持從行知中學吳淞中學羅店中學等兄弟學校抽調了一批骨幹教師,他們中有特級教師、市骨幹教師、拔尖人才、學科帶頭人、青年教學尖子、青年教師大獎賽一等獎獲得者,加上從全國重點中學招聘的優秀教師,組建起了一支具有現代化教育思想、專業功底深厚、教學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他們將成為上海大學附屬中學實現這一宏偉追求的實踐者,並以此為榮。

教學成果

上海大學附屬中學上海大學附屬中學
學校建設以來,韓正市長、龔學平主任等市領導先後來校視察,對辦好上大附中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市教委領導多次來校,提出了指導性意見。寶山區委區政府把辦好上大附中作為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提升寶山基礎教育水準的實事來抓。根據區委區政府建設“上海一流、全國知名”學校的要求,學校按照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學校建設的標準,依託上海大學,以“二期”課改精神為指導,以教育質量為核心,高標準進行了德育體系、課程教學體系、師資隊伍和管理制度的構建。三年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取得了顯著的辦學成效,並在科學教育、藝體教育等方面初步形成了一些特色。學校先後獲得了市科學教育先進學校、市行為規範示範校、市語言文字工作先進學校、市安全文明校園、市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等榮譽稱號,先後被確定為全國科學教育試點學校、全國“2049”項目上海試點學校、教育部重點課題實驗基地、上海市青少年科學院團體會員單位、上海市中國小心理輔導協會實驗學校。在全國、市級學科類、科技類、體育類、藝術類的各種競賽中,學校先後獲得了200餘項個人或集體等第獎。

領導介紹

張雪霖校長,中學高級教師,上海市特級教師,寶山區第二、三、四批專業技術拔尖人才,上海市三學狀元,上海市優秀教育工作者,寶山區名師工作室領銜人。原任行知中學主管教學的副校長,富有教育教學管理經驗。在數學教學及研究上頗有造詣,自1983年在《數學通報》發表論文以來,相繼在全國或省市級刊物上發表論文50餘篇,多次獲得全國或省市級論文評比等第獎,多篇論文收入“中國教育文庫”、“中華優秀論文集”,主編或參編教學書多部。多次參加上海市會考、高考命題工作,自1996年起,每年參加高考命題評價會議,在全市有一定的知名度。

陳振華黨總支書記,中學高級教師,上海市一級一等校長,首屆國家級中學骨幹校長。上海市中學數學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上海市中學青年數學教師教學研究會會長,中國管理科學院常務理事,寶山區專業技術拔尖人才。曾獲上海市教育科研先進個人,上海市中學數學青年教師教學大賽一等獎。撰寫的論文發表於省級以上刊物有幾十篇,撰寫和主編出版的論著《學校矩陣管理》等共5部。

喻碧波副校長、中學高級教師,寶山區第五屆人大代表,民進寶山區委員,支部主任,上海市教學會會員,市中學青年數學教師教學研究會寶山分會會長。

王葆華副校長中學高級教師。寶山區陶行知研究會會員,寶山區高級專家協會會員。曾獲山西省八十年代優秀大學畢業生、大同市優秀教師、大同市教書育人先進個人、寶山區優秀班主任、寶山區教育科研先進個人等榮譽,為寶山區第二屆青年教學尖子,寶山區第三、第四屆語文學科帶頭人,“上海市普教系統名校長名師培養工程”後備人選。有數十篇教育教學論文發表在各學術雜誌上。

學校發展基礎

作為一所新建學校,上大附中確立了“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跨越式發展”的辦學策略。在過去的三年中,學校強調穩步啟動、夯實基礎,重在建立穩定的教育教學秩序,一方面在學校內部打下紮實的基礎,一方面在學校外部爭取更多資源,從而為實現學校發展積聚能量。
(一)學校內部——夯實基礎
1、德育

上海大學附屬中學上海大學附屬中學

學校將“學會做人”視作學生髮展之本,確立德育的核心地位。三年來,學校德育堅持遵循學生的成長規律,切合學生的發展需要,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強調基礎,注重實踐,講求實效,在以下幾方面進行了探索:
(1)在全校倡導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識和責任,並初步形成了一支師德高、能力強的德育工作者隊伍。
(2)初步構建了“五大系列”的德育內容體系,即行為規範教育系列、責任感教育系列、社會實踐教育系列、法制教育系列、心理健康教育系列。
(3)利用寄宿制學校優勢,力求發揮學生的教育主體作用,學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初見成效,逐步形成學生公寓、班團活動、學生社團自主組織、自主管理的模式。
(4)依託社區德育資源,建立了一批德育實踐基地,如外環線養護林地、寶山金籃子園藝場、南京路上好八連事跡陳列館等。
2、課程與教學
學校堅持以質量為本,將課程與教學作為保證學校教育質量的關鍵,遵循時代性、基礎性、整體性、多樣性的基本原則,點面結合,分步推進,初步構建起有利於學生“學做學問”的課程教學框架。
(1)學校緊緊抓住“二期”課改的契機,著力於探索構建重基礎、多樣化、有層次的課程結構,初步形成了由基礎型課程、拓展型課程、研究型課程組成的學校課程體系的基本框架。
(2)重點在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上下功夫,通過加強常規教學的監控管理,促進教師研究改進教學,因材施教。
(3)自主開發了40餘門拓展型課程。以30餘個學生社團為載體,探索研究型課程,其中創新機器人、爾雅戲劇、定向越野等已成為學校的品牌社團。
(4)以校本教研為抓手,發揮硬體設施優勢,進行課堂教學與現代教育技術的整合探索研究,構建新的教學平台,追求教學質量與教育效率同步提升。
3、師資隊伍
師資是學校的第一資源。按照辦學目標和發展需要,學校樹立了“擁有專業眼光、具備專業品質、掌握專業技能、教育觀念新、創新意識強”的教師隊伍建設目標。三年來,通過集聚、磨合、提升,一支專業化、有個性的教師隊伍正在形成。
(1)學校通過面向全國招聘,完成了教師隊伍數量上的“集聚”,在招聘過程中嚴格把關,精心挑選,集聚了一大批來自五湖四海、在上海市乃至全國有一定影響的優秀教師。
(2)確立了學校師資隊伍專業化、個性化發展的思路,每位教師根據個人的特點,從課堂教學、教育科研與教學研究、特長生指導及競賽輔導等方面,分層次、分類別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和目標。
(3)通過專題培訓、校本教研、專家引領、課程建設、課題研究等方式,為教師的成長與發展創造條件。以形成個人學科專長,學校教學特色和強勢學科群體為目標,整體提高師資隊伍質量。
(4)依託上海大學,建立教師自培基地,構築了學校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自培機制。目前學校擁有特級教師2名,市名校長名師後備人選4名,區拔尖人才2名,區首席教師4名,區學科帶頭人5名,並有一批曾獲全國及省市教學評比等第獎的優秀教師。
(5)促進教師主動學習教育教學理論,保證教師參加區、市、全國乃至國外的有關培訓、科研活動;鼓勵教師在職參加高一級學歷進修,並給予經費資助;設立教育科研、教學研究、課程建設等專項資金,資助教師出版教育教學專著,並對做出成績的教師進行獎勵。
4、學校管理
在“以人為本依法辦學民主治校”的管理理念和“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德治與法治相結合,科學與人文相結合,競爭與協作相結合”的管理原則引導下,學校管理在動態建設中逐步形成體系:
(1)健全、規範了學校管理制度,制訂並實施了“校長負責制”、“崗位責任制”、“教職工聘任制”、“結構工資制”、“考核獎勵制”等五項核心制度及一系列教育教學常規管理制度,為各項工作的推進提供了制度保證。
(2)形成了有序的學校管理體系和運行機制。校長辦公會與行政辦公會作為學校決策層;中層一室(校長辦公室)四處(政教處、教導處、科研處、總務處)作為執行層,按職責分工,組織年級組與教研組實施學校的有關決策;黨組織監督保證,教代會民主參與。
(3)初步構建監督反饋系統,對學校工作進行全面監督,及時反饋。由黨總支、工會、民主黨派、團委組成校內監督反饋系統,由學生會、班級委員會組成學生監督反饋系統,由家長委員會、家長會組成社會監督反饋系統,多渠道多層面監督與反饋教育教學運行情況。
(4)努力營造以“團結進取、民主和諧”為核心的學校文化。學校提出了“至誠、至勤、自信、自強”的校訓,形成了“艱苦創業、追求一流”的學校精神,“科學、文明、和諧、進取”的校風,“求實、求精、求活、求新”的教風,“明理、崇德、勤學、樂思”的學風。
(二)學校外部環境——爭取資源
1、依託上海大學
上海大學是我校辦學的重要資源和依託。建校之始,寶山區人民政府即與上海大學簽訂了《攜手共建上海大學附中工作意向書》,特別聘請上海大學錢偉長校長擔任學校名譽校長。上海大學在課程建設、校園文化建設、師資培訓、後勤社會化服務等方面,特別是在優秀學生、特長學生的培養方面,給予了多方面的指導、支持與幫助。
2、外部環境更加有利
學校所處的大場地區,是寶山區發展規劃中集科研、教育、人居、商貿為一體的“上大組團”,已成為寶山基礎教育的重要發展點,社會生態與文化環境逐步改善。寶山區委、區政府把辦好上大附中作為實施基礎教育優質化戰略的重點工程來抓,一直都給予特別的關心支持,市教委也在各方面給予扶持和幫助。

目前面臨問題

上海大學附屬中學上海大學附屬中學
經過三年的建設,雖然學校已打下了一定的基礎,開始進入穩步發展階段,也取得了顯著的辦學成績,贏得了社會廣泛的認可,但是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學校上下共同反思與探索。
1、總體而言,學校各方面的建設還只是停留在達標的水平上,相對於其它同類學校,只是做到了“人有我有”,還缺少真正的特色與創新。因此走內涵發展道路是學校的必然選擇,這就要求學校要對自己的辦學定位與特色作進一步思考與提煉。
2、德育方面,作為寄宿制學校,其優勢還未充分挖掘,而其由於“封閉型”帶來的弊端與誤區也有待進一步克服,全方位德育體系有待完善。
3、課程與教學方面,學校課程建設剛剛開始,還沒有形成豐富的、高質量的學校課程體系和特色校本教材,不能充分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課程的選擇性、針對性和多樣性都還有待加強。
4、師資建設方面,學校教師來自於不同的學校與地區,其中1/3來自於12個省市,經過三年的時間,實現了初步的磨合,但深層次融合仍需要加強。相當一部分骨幹教師業務能力較強,但還需要進一步更新教育理念,以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學校目前有1/3的教師為5年以下教齡的青年教師,他們需要儘快地成長、成熟起來。
5、學校管理方面,總體來說管理手段仍然比較傳統,管理人員能力與水平需進一步提高,考核評價系統有待完善。對於校內外教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仍處於初級階段,資源優勢還有待進一步挖掘發揮。

揚帆起航的上大附中正期待著立志成材的莘莘學子,如果你選擇了她,你也必將為成為上大附中的學生而感到自豪!

相關詞條

上海大學 上海大學選課系統 上海大學選課 上海大學教務處 上海大學研究生
上海大學體育學院 上海大學研究生部 上海大學研究生院 上海大學論壇 上海大學成人教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