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野

三野

三野,指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是中國人民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的主力部隊之一。一九四九年二月由華東野戰軍整編而成,陳毅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粟裕任副司令員兼第二副政治委員,並代理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一九五O年八月根據中共中央的決定,第三野戰軍所屬部隊劃歸華東軍區建制。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的前身是華東野戰軍,華東野戰軍前身為山東野戰軍和華中野戰軍,是由抗日戰爭時期的新四軍和八路軍山東軍區部隊一部逐步改編擴建而成的。

基本信息

簡介

抗日戰爭勝利後,遵照黨中央和中央軍委關於“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方針,羅榮桓等率領山東軍區部赴東北,陳毅等率領新四軍軍部及第7師、第2師第4和第5旅、第4師第9旅、蘇浙軍區第2和第4縱隊及蘇中軍區教導第1旅等部,由華中先後北上,執行鞏固和發展山東解放區的任務。
三野主力珍稀人物照片[組圖]三野主力珍稀人物照片[組圖]

留在華中的新四軍部隊,於1945年10月25日成立華中軍區,張鼎丞任司令員,鄧子恢任政治委員,粟裕、張愛萍任副司令員,譚震林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鍾期光任政治部副主任,轄蘇中、淮南兩個軍區及四個軍分區,全部兵力約13.5萬餘人。同年11月10日,正式組成華中野戰軍,粟裕任司令員,譚震林任政治委員,劉先勝任參謀長,下轄第6縱隊,第7縱隊,第8縱隊,第9縱隊,全部兵力約4.7萬餘人。華中野戰軍在建制上屬華中軍區,在戰略行動上受陳毅指揮。
1946年1月7日,遵照黨中央的指示,新四軍軍部兼山東軍區領導機關,新四軍軍長陳毅兼山東軍區司令員,新四軍政委饒漱石兼山東軍區政委。山東軍區轄濱海、魯中、魯南、膠東、渤海等五個二級軍區,全部兵力約20萬人。與此同時,組成山東野戰軍,陳毅任司令員,黎玉任政委,轄第1縱隊(含第1、第2、第3旅),第2縱隊(含第4、第5、第6旅),第7 師(含第19、第20、第21旅),第8師(含三個團),總兵力約7.4 萬餘人。
1947年第一季度,山東與華中我軍進行統一整編,撤銷山東軍區、山東野戰軍和華中軍區、華中野戰軍,組成華東軍區和華東野戰軍。華東軍區以陳毅為司令員,饒漱石為政委,轄魯南、魯中、膠東、渤海、蘇北、蘇中等六個軍區及濱海分區和東江縱隊,共約36.6萬餘人。
華東野戰軍以陳毅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粟裕為副司令員,譚震林為副政治委員,陳士榘為參謀長,唐亮為政治部主任。轄第1縱隊(含第1、第2、第3師和獨立師),第2縱隊(含第4、第5、第6師),第3縱隊(含第7、第8、第9師),第4縱隊(含第10、第11、第12師),第6縱隊(含第16、第17、第18師),第7縱隊(含第19、第20、第21師),第8縱隊(含第22、第23、第24師),第9縱隊(含第25、第26、第27 師),第10縱隊(含第28、第29師),特種兵縱隊。
另外,原華中野戰軍第7縱隊改為第11縱隊,兼蘇中軍區(轄第31、第32旅和三個軍分區),第10縱隊與蘇北軍區一部合編成第12縱隊,兼蘇北軍區(轄第34、第35旅和三個軍分區)。整編後,華東野戰軍約有27.5萬餘人(不包括第11、第12縱隊)。1947年8月,新組建第13縱隊,1948年2月,又新組建渤海縱隊,東江縱隊北撤後改稱兩廣縱隊,也歸入華野建制。至1948年5月,華東野戰軍36萬餘人,華東軍區部隊38萬餘人。1949年2月,遵照中央軍委的統一命令,華東野戰軍正式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陳毅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粟裕為副司令員兼第二副政治委員,譚震林為第一副政治委員,張震為參謀長,唐亮為政治部主任。轄4個兵團和1個特種兵縱隊。這時,華東軍區約42萬人,第三野戰軍約58萬餘人。至1949年12月,第三野戰軍發展到82.5萬餘人。
可見,與西北、中原野戰軍不同的是,華東野戰軍主要是縱隊轄師,一般每個縱隊下轄3個師,少數是4個師或2個師,而由華中野戰軍整編來的第11、第12縱隊則還是轄旅,而且是2旅編制。

三野各縱隊兵力

1縱

1縱:1947年2月成立,共2.3萬人,1949年2月整編為第20軍,共3.2萬人。

2縱

2縱:1945年10月組建新四軍第2縱隊,共2.4萬人,1946年1月,改稱為山東野戰軍第2縱隊。1945年11月,以新四軍第4師第11、第12旅為基礎,在淮北組成華中野戰軍第9縱隊,共1萬人。1947年2月,第2、第9縱隊在山東省郯城合編為華東野戰軍第2縱隊,共2.9萬餘人。1949年2月整編為第21軍,共3.6萬人。

3縱

3縱:1947年2月,山東野戰軍第8師與濱海警備旅合編為華東野戰軍第3縱隊,下轄2個師共2.5萬餘人。3月23日,魯南軍區第10師歸第3縱隊建制,改稱第7師。1949年2月整編為第22軍,共3.2萬人。

4縱

4縱:1946年5月,新四軍第8縱隊於蘇中如皋地區整編為新四軍華中野戰軍第1師,粟裕任師長兼政治委員,下轄第1、第2、第3 旅,共1.6萬餘人。1947年1月下旬,第1師于山東臨沂縣大官莊地區整編為華東野戰軍第4縱隊,全縱隊共3萬人。1949年2月整編為第23軍,共3.5萬餘人。

6縱

6縱:該縱隊是由華中野戰軍第6縱隊、蘇中軍區獨立旅和新四軍第7師第20旅大部合編組成的華中野戰軍第6師發展而來的。1945年11月,新四軍蘇浙軍第1縱隊改編為新四軍華中野戰軍第6縱隊,共1.1萬人。1946年5月,華中野戰軍第6縱隊與蘇中軍區獨立旅合編,組成華中野戰軍第6師,共1.4萬人。1947年2月上旬,華中野戰軍第6師改編為華東野戰軍第6縱隊,總計3.5萬人。1949年2月整編為第24軍,共3.6萬人。

7縱

7縱:該縱隊是由新四軍第3支隊等部發展演變而來的。1941年5月,新四軍第3支隊挺進團、無為抗日游擊隊和皖南事變突圍出來的部分部隊合編為新四軍第7師。1945年10月,第7師轄第19、第20、第21 旅近2萬人開赴魯西南。1946年1月,新四軍第7師改稱山東野戰軍第7師。1947年2月,山東野戰軍第7師改編為華東野戰軍第7縱隊,總計2.5萬人。1949年2月整編為第25軍,共3萬人。

8縱

8縱:該縱隊是由八路軍山東軍區所屬魯中軍區部分部隊發展而來的。1947年2月,山東野戰軍與華中野戰軍統一整編為華東野戰軍,魯中軍區主力部隊整編為華東野戰軍第8縱隊,共3.3萬人。1949年2月整編為第26軍,共3.2萬人。

9縱

9縱:該縱隊是由抗日戰爭時期膠東地區幾支武裝發展起來的。1947年1月,第5、第6師、警備第3旅依次改稱第25、第26、第27師,合編為華東野戰軍第9縱隊,共3.1萬餘人。1949年2月整編為第27軍,共3.5萬人。

10縱

10縱:該縱隊是由抗日戰爭時期山東軍區所屬渤海軍區部分部隊發展而來的。1947年2月,渤海軍區第7、第11師合編為華東野戰軍第10縱隊,共1.6萬餘人。1949年2月整編為第28軍,共3.4萬人。

11縱

11縱:該縱隊是由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蘇中軍區的部分部隊發展而來的。1945年11月,新四軍蘇中軍區第1、第2軍分區所屬第55、第57、第59、第61、第63團組成第7縱隊,隸屬於華中野戰軍。1947年1月下旬,華中野戰軍第7縱隊改稱華東野戰軍第11縱隊,仍兼蘇中軍區,下轄第31旅和第10縱隊調來之第87、第89團,及第1、第2、第9軍分區,共3.1萬餘人。1949年整編為第29軍,共3.3萬人。

12縱

12縱:該縱隊是由新四軍華中軍區第5軍分區部分部隊發展而來的。1946年春,新四軍第2師第6旅部北撤江蘇淮安,與華中軍區第5軍分區合併,兼理第5軍分區工作。5月華中軍區第5軍分區部隊及鹽城起義的趙雲祥部合編成華中野戰軍第10縱隊,轄6個團。1947年2月,華中野戰軍第10縱隊編為華東野戰軍第12縱隊,仍兼蘇北軍區。下轄第34、第35旅和第5、第6、第11軍分區,共5萬餘人。1949年2月,整編為第30軍,共2.4萬人。

13縱

13縱:該縱隊是由解放戰爭時期華東軍區所屬膠東軍區部分部隊發展而來的。1947年8月下旬,膠東軍區第5、第6、第7師合編組成華東野戰軍第13縱隊,共2.3萬餘人。1949年2月整編為第31軍,共3.2萬人。

渤海縱隊

渤海縱隊:1947年9月30日,華東軍區將所屬渤海軍區部隊改編為渤海縱隊,共1.3萬人。1949年2月,渤海縱隊與淮海戰役中起義的國民黨軍第59軍合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3軍,共2萬人。

魯中南縱隊

魯中南縱隊:1948年7月,華東軍區將魯中南軍區各分區基幹團組成華東野戰軍魯中南縱隊,下轄2個師共6個團1.4 萬人。1949年2月,該縱隊與濟南起義的國民黨吳化文部改編的第35軍合編為第35軍,全軍2.2萬人。
與西北、中原野戰軍一樣,華東野戰軍也是沒第5縱隊這個編制,但是卻有第13縱隊這個編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