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讓堂

三讓堂吳姓,閆姓堂號。

三讓堂 吳姓堂號。

由來

周太王生有三個兒子:太伯、仲雍、季歷。周太王見季歷賢能,加之兒子昌有聖王之兆,欲立季歷以傳昌。太伯、仲雍知道父親的意思後,藉口採藥逃到句吳(今江蘇蕪錫一帶),創業建國。孔子對此贊曰:“太伯可謂至德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後世吳人就以孔子的“至德”、“三讓”作為宗祠的堂名,以示紀念。當然,後世也有把太伯、仲雍、季札(季札也是躲到延陵而出讓王位)加在一起,稱為“三讓”的。
《史記·吳太伯世家第一》:“吳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歷之兄也。季歷賢,而有聖子昌,太王欲立季歷以及昌,於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荊蠻,文身斷髮,示不可用,以避季歷。季歷果立,是為王季,而昌為文王。太伯之奔荊蠻,自號句吳。荊蠻義之,從而歸之千餘家,立為吳太伯。”
由此,太伯、仲雍以國為姓,即為吳姓始祖;周文王以國為姓,為周姓始祖。他們的後人延陵季子繼續效仿祖輩的做法,更是為人稱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