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蕕

三花蕕

三花蕕(學名:Caryopteris terniflora)為馬鞭草科蕕屬下的一個種。亞灌木,自基部叢生,高20—40厘米。莖直立,方形,幾不或僅自基部分枝,密被灰色捲曲柔毛。其它中文名:六月寒、紅花野芝麻、(大)風寒草、蜂子草、金錢風(四川)、血汗草、黃刺滄(陝西)。萼5裂,裂片披針形,長4毫米,長漸尖,果期增大l倍,兩面被柔毛並疏生腺點,花冠粉紅色至紫色,長1.1厘米,花冠管長7毫米,5裂,最大的裂片圓形,全緣,雄蕊伸出1.3厘米,無毛,花柱特長,超過雄蕊1厘米,頂端2裂;子房被毛。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種下等級:Caryopteris terniflora Maxim. f. brevipedunculata Pei et S. L. Chen

海拔下限:500

海拔上限:2600

是否中國特有:是

是否引種栽培:非人工引種栽培

國內分布:北京市, 河北省, 山西省, 陝西省, 江西省, 湖北省, 湖南省, 重慶市, 四川省, 貴州省, 雲南省, 中國。

三花蕕

所屬卷:Caryopteris Bunge

所屬科:Verbenaceae nom. conserv.

中文名:三花蕕

三花蕕三花蕕

其它中文名:六月寒、紅花野芝麻、(大)風寒草、蜂子草、金錢風(四川)、血汗草、黃刺滄(陝西)。

文獻來源:Caryopteris terniflora Maxim. (1879, 1886); Forbes et Hemsl. (1890); Diels(1900); Limpr. (1922); Chung (1924); Edinb. Staff (1929); P' ei (1932); H. - M. (1936).

描述欄位:亞灌木,自基部叢生,高20—40厘米。莖直立,方形,幾不或僅自基部分枝,密被灰色捲曲柔毛。葉紙質,卵圓形,長1.5—4厘米,寬1—3厘米,急尖,基部心形至截圓形,邊緣有圓齒6—10對,表面被具節伏柔毛,背面密被捲曲伏柔毛,兩面疏生腺點;葉柄長0.2-1.5厘米。聚傘花序腋生,通常3花,被灰色柔毛,花序總梗長1—1.5厘米,花梗長1厘米,有極小的苞片和小苞片。萼5裂,裂片披針形,長4毫米,長漸尖,果期增大l倍,兩面被柔毛並疏生腺點,花冠粉紅色至紫色,長1.1厘米,花冠管長7毫米,5裂,最大的裂片圓形,全緣,雄蕊伸出1.3厘米,無毛,花柱特長,超過雄蕊1厘米,頂端2裂;子房被毛。蒴果4瓣裂,果瓣革質,背面密被粗硬毛。花期4月。

分布及生境:產麗江,海拔1500—2400米的山坡灌叢,路旁。分布於我國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四川、湖北、江西、廣西。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全草入藥。可祛風寒,解表。

分布情況

產河北、山西、陝西、甘肅、江西、湖北、四川、雲南。生於海拔550-2600米的山坡、平地或水溝河邊。模式標本采自陝西。

變種

短梗三花蕕(新擬)

與原變種區別在於花序梗短,長僅0.1-0.3厘米,花柄長0.5-2毫米;花萼長4-5毫米,裂片三角狀披針形,花冠長約2厘米等性狀。

產陝西、河南、江西、湖北、四川、貴州。生長在海拔800-1300米的山坡上。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峨邊。

相關的種

與“三花蕕”相關的種有:

金腺蕕Caryopterisaureoglandulosa (Vaniot) C. Y. Wu

蕕Caryopterisdivaricata Maxim.

單花蕕Caryopterisnepetifolia (Benth.) Maxim.

香蕕Caryopterisodorata (D. Don) B. L. Rob.

錐花蕕Caryopterispaniculata C. B. Clarke

腺毛蕕Caryopterissiccanea W. W. Sm.

短梗三花蕕(變型)Caryopteristerniflora Maxim. form. brevipedunculata C. P'ei & S. L. Chen

三花蕕(變種)Caryopteristerniflora Maxim. var. terniflora

主要價值

全草藥用,有解表散寒,宣肺之效。治外感頭痛、咳嗽、外障目翳、燙傷等症。

全株:苦、辛,平。清熱解毒,祛風除濕,消腫止痛。用於外感風濕,咳嗽,燙傷,產後腹痛;外用於刀傷,燒、燙傷,瘰癧,癰疽,毒蛇咬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