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鄉

三山鄉

本詞條為消歧義詞條,在中國,共有3處鄉鎮叫做三山鄉,1、內蒙古巴林左旗三山鄉;2、江西省撫州市崇仁縣三山鄉;3、浙江省北侖區三山鄉。

基本信息

三山鄉江西省三山鄉
本詞條為消歧義詞條,在中國,共有3處鄉鎮叫做三山鄉,1、內蒙古巴林左旗三山鄉;2、江西省撫州市崇仁縣三山鄉;3、浙江省北侖區三山鄉。

內蒙古巴林左旗三山鄉

三山鄉巴林左旗三山鄉
三山鄉位於內蒙古巴林左旗東北部,距林東鎮70公里。南與花加拉嘎鄉接壤,西與浩爾吐鄉相臨,北與烏蘭達壩蘇木接壤,東與阿魯科爾沁旗毗鄰,三山鄉總面積48萬畝,三山鄉轄7個行政村,26個自然村,總戶數3074戶,總人口11011人,有耕地面積76374畝,有林地面積18萬畝(其中山杏林10萬畝),全年有效積溫2200度,無霜期115天,2002年三山鄉農牧業總產值實現2843萬元,糧豆總產500萬公斤,財政收入94萬元,人均收入1394元,6月末家畜存欄30000頭(只)。

江西省撫州市崇仁縣三山鄉

三山鄉崇仁縣三山鄉水稻種植
三山鄉位於江西省撫州市崇仁縣境西北,北至南順時針方向分別與河上郊西白陂接壤,西及西北部與豐城市相交。總面積82.5平方公里。轄三山村廟前村流坊村丁坊村長賸村塘坪村威坊村熊家村張家村9個村委會,77個村民小組,75個自然村。2000年共有2696戶,12065人。鄉政府駐地三山廟距縣城11公里。農業主種水稻,兼作西瓜花生、豆類、油菜甘蔗等。2000年,水稻面積18719畝,總產6887噸。豆類(含大豆豌豆蠶豆綠豆)總產384噸,西瓜總產6210噸,均列崇仁縣第一位。花生總產598噸,名列三甲。養殖業以豬、牛、家禽和魚類為主,瘦肉型豬和肉用牛出售量分別達13600頭和380頭,均居全縣之首。鄉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2~3分水面放養成魚,多的高達10餘畝,水產品年產量355噸。

三山鄉地屬半丘陵半山區,山地總面積7.2萬畝。1985~2000年,共造林4.8萬畝,封山育林2.4萬畝。樹種多為杉、松、油茶、雜木。三山油茶乃傳統特產,以質優馳名省內外。1993年後,連年對2萬畝老茶林進行更新改造,並以統一規劃、集中連片、統一調苗、分戶作業的方式開發出全縣最大的新茶林3萬畝,2000年,茶油產量達10萬公斤。礦產資源有鎢、鐵、瓷土及紅柱石等。鄉村企業主要有家具廠、食品廠、鑄造廠、農具廠等。2000年,三山鄉工農業總產值9970萬元,其中鄉鎮企業產值6180萬元,農業產值3790萬元,農民年人均純收入1780元。境內有國中1所,完小9所,共有教師102人,在校學生2029人。有鄉衛生院和防保站各1所,醫務人員13人,村級醫保人員22人。1996年鄉政府駐地開通有線電視,1998年,與縣電視台微波電視併網,覆蓋三山鄉。程控電話、調頻廣播均實現村村通。

三山鄉崇仁縣三山鄉羅山

羅山風景:羅山,為江西省豐城、崇仁交界處的名山,是崇仁縣的第二高峰。主峰老仙峰方圓88平方公里,海拔962米,位於三山鄉流坊村西北5公里處。因羅山高挺峻拔,山上常年雲霧繚繞,有詩讚雲此山:“花在霧中笑,村在雲中立。”故羅山也稱“霧山”,這裡山青水秀,人文、古蹟、寺殿與自然交相輝映。羅山主峰古建築有“大羅山諶母殿”繼建“觀音殿”、“許真君殿”附有住房、膳房、簽房。建築古風濃厚、雄偉壯觀,傳說觀音是諶母之客,許旌陽是諶母之徒。山間周圍有群峰環抱,有三迭百丈瀑布,九曲澗和山岩水簾香爐水,長年不謁。山西南有一天然岩石、直伸山外,稱“秀谷飛岩”,頂平面積10餘平方米。

樂史墓:宋墓清(道光六年)修,座落於崇仁縣三山鄉張家官山村鳳凰窠,墓高1.4米,直徑7.7米。磚石墓室,墓葬背靠石山,左右雜草叢生,墓前200米處有小澗、稻田、樂氏後裔現仍年年有人掃墓。樂史,字子正,號月池,溢文莊,崇仁人,北宋著名地理學家、文學家,歷任武城軍掌書記,直史館著作郎,知沂、黃、高三州,上柱國,兵部中外郎等職,死後被迫贈兵部侍郎,他學識淵博,著作等身,其中《太平環宇記》開創中國寫地方志之先河,被收入進《四庫全書》樂史墓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浙江省北侖區三山鄉

三山鄉北侖區三山鄉街道
三山鄉是北侖區農業綜合開發成效最為明顯的鄉鎮,位於浙江省北侖區南部的山區,東、北、西三面環山,東北與柴橋鎮相接,西北與大矸鎮相鄰,西南與鄞縣接壤,南臨象山港畔。三山鄉陸域面積42平方公里,轄12個行政村,總人口1.4萬多人。曾被浙江省評為八五期間計畫生育先進集體。三山鄉工業發展地方特色明顯。三山鄉支柱產業是針織服裝業、塑膠編織業、有色金屬加工業、製鹽業。其中東盤山西服廠生產的“東盤山”西服在大連鄉鎮企業服飾博覽會上曾獲金獎。三山鄉農業自然資源極為豐富,農業綜合開發效果明顯。三山鄉水產、灘涂養殖業發展形勢喜人,面積高達8000餘畝。頗具地方特色的毛竹加工業和農副產品加工業發展良好。三山鄉已形成以海和森特產發展有限公司為龍頭,由初具規模的種植、養殖、加工基地為成員的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集產、供、銷於一體的農副產品加工體系。海和森特產發展有限公司因此而被評為寧波市農業龍頭企業。三山茶葉優良品種多,如“烏牛早”、“迎霜”、“龍井43 ”等均屬國家級良種,新開發的“九峰玉葉”已通過國家茶葉測試中心名茶鑑定, 質優價廉,深獲廣大消費者歡迎。三山觀光農業發展別具特色。位於三山洋沙山寧波澳洲鴕鳥有限公司總投資1200萬元,種鳥規模居中國第三,且被寧波市評為市級“菜籃子”工程生產基地。
三山鄉北侖區三山鄉棉花種植
抓好東盤山高山有機茶基地建設,使三山名優茶總面積達到3500畝。二是結合造田,開發菖蒲岙100畝金彈基地。三是建成300畝高標準梭子蟹基地,使梭子蟹基地產值達到2000萬元。四是養殖500畝條斑紫菜,引進深加工項目。五是做大特種動物養殖蛋糕,擴大野豬養殖規模達到1000頭。唱響生態戲。一是投資做好三山鄉詳細規劃,做好旅遊開發文章,開闢三山一日游。二是投資960萬元,做好生態鄉各項基礎設施,包括標準農田整理、三山、海口二隻農民小公園,四旁綠化、村莊綠化。三是建設三山形象一條街,改善居住環境。四是採取措施保護三山“一方淨土”良好環境,落實專人,對海塗生態、山地植被、水源進行保護。 打造綠色牌。一是抓好金彈原產地保護,打出三山金彈小西瓜綠色產品牌子。二是規範海和森商標管理,逐項做好海和森系列產品認證。三是打響三山梭子蟹品質牌子。四是抓好瓜果研究所綠色品牌農產品的開發推廣。走穩工業路。結合生態鄉建設,擴建工業小區,提高企業集聚率,切實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努力引進食品加工企業和休閒項目,力促銷售200萬以上企業從18家增加到23家,1000萬以上企業從3家增加到8家。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