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泉組

三個泉組

三個泉組歸屬庫西姆契克群中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區域地層表編寫組,1977)。主要由疊層石白雲岩、大理岩及結晶灰岩組成,並夾有矽質岩。分布於精河縣以南科古爾琴山及庫西姆契克山(又稱庫松木切克山)的南坡近分水嶺一帶。

地層名稱:三個泉組

地層名稱(英文):Sangequan Fm

階代碼:Ch—Jx

地區代碼1:2

地區代碼1:0

命名:

1977年羅發祚等命名,李永安等1982年發表。命名剖面位於新疆精河縣南塔木契—三個泉一帶。

沿革:

該組歸屬庫西姆契克群中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區域地層表編寫組,1977)。羅發祚等(1980,1982,1985)發現疊層石及微古植物,並據此將其改劃為元古宇,並進一步劃分四個組,三個泉組為該群中部地層,時代為長城紀—薊縣紀

特徵:

主要由疊層石白雲岩、大理岩及結晶灰岩組成,並夾有矽質岩。下部為白雲岩和大理岩呈不均勻互層,偶夾炭質灰岩透鏡體;中部為灰色及灰白色花斑狀白雲岩、大理岩、含疊層石礁大理岩和白雲岩;上部為灰白色、灰色及黑色塊狀白雲岩,夾矽質岩薄層或透鏡體,亦含疊層石。厚310m以上。與上覆四台組及下伏塔木契組均為整合接觸。該組由下而上普遍產疊層石,主要分子有Stratifera f., Omachtenia f., Kussiella f., Tungussia f.及Gruneria;核形石Osagia f.等;在中部、下部尚有微古植物Asperatopsophosphaera umishanensis; A. Partialis 及Pseudozonosphaera verrucosa等。主要分布於精河縣以南科古爾琴山及庫西姆契克山(又稱庫松木切克山)的南坡近分水嶺一帶。

備考:

編撰者:高振家

作者1:羅發祚

年份1:1977

作者2:李永安

年份2:1982

作者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區域地層表編寫組

年份3:1981

系名:中元古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