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三,數名,二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叄”代),三維空間。三部曲。三國(中國古代一個歷史時期)。三獸渡河: 佛教以兔、馬、象三獸渡河入水之深淺,喻小、中、大 三乘證道之高下。三皇:上古中國三位部落首領,天皇、地皇、泰皇,一說為天皇、地皇、人皇,又作伏羲、神農、女媧,又作伏羲、神農、祝融,又作燧人、伏羲、神農,又說為伏羲氏、神農氏、黃帝。三桓:春秋時期魯國大夫,均為魯桓公之子,仲孫(公子慶父)、叔孫(公子牙)、季孫(公子友),前562年三分公室,掌握魯國實權。

基本信息

讀音

三
漢語拼音(國語):sān
注音符號:ㄙㄢ
日語吳音:サン(現代假名遣,san)、サム(歷史假名遣,samu)
日語漢音:サン(現代假名遣,san)、サム(歷史假名遣,samu)
朝鮮漢字音:삼(sam)
漢越音:tam
藏語:gsum
漢語上古雅言擬音:soom、suum、siuem、sem、sum
漢語中古廣韻音:sam
漢語粵方言:sam
漢語客家方言:sam
漢語湘方言:sán
漢語潮州話:san、sam
漢語吳方言:sê
漢語贛方言:san
漢語閩方言:sa、sam、tam
漢語關中方言:san、dan
漢語河湟方言:san
漢語西南官話:san
漢語晉方言:san、sam
漢語冀魯官話:sán
漢語遼膠官話:sán
漢語蘭銀官話:sai
漢語江淮官話:sàn
漢語河南方言:san
拜託“三”和“叄”是兩個字,不是同一字的簡體繁體。

字形演變

三

漢字“三”的各種字形寫法。

相關成語

二意三心:形容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或意志不堅定。
二桃殺三士士:武士。春秋時齊景公將兩個桃子賜給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論功而食,三人棄桃自殺。比喻借刀殺人。
二三其節:二三:指不專一。三心二意,沒有一定的操守。形容心意不專,反覆無常。
二帝三王:二帝:唐堯、虞舜;三王:夏禹、商湯、周文王。指古代帝王。
二次三番:蕃:遍數。不止一次,反覆的。
重三疊四:形容多次重複。
語四言三:指信口亂說閒話。
壹倡三嘆:指一人歌唱,三人應和。
一飯三吐哺:指一頓飯之間,三次停食,以接待賓客。比喻求賢殷切。
一而二,二而三:由一至二,由二至三。指由此及彼聯想開去。
蹄閒三尋:指馬奔走時,前後蹄間一躍而過三尋。形容馬奔跑得快。同“蹄間三尋”。
事無三不成:謂辦事非經多次努力不會輕易成功。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三十年前風水在河的東面,而三十年後卻在河的西面。比喻世事變化,盛衰無常。
三日打魚,兩日曬網:比喻對學習、工作沒有恆心,經常中斷,不能長期堅持。
三拳兩腳:形容不多幾下拳打腳踢。
三薰三沐:①多次沐浴並用香料塗身。這是中國古代對人極為尊重的一種禮遇。同“三釁三浴”。②表示虔敬。③比喻栽培,提攜。
三沐三薰:再三沐浴薰香。表示鄭重或虔敬。亦作“三沐三熏”。
三句話不離本行:行:行當,職業。指人的言語離不開他所從事的職業範圍。
三句不離本行:本行:個人從事的行業。形容一說話總要講到自己從事的行業。
三夫成市虎:比喻說的人多了,就能使人們把謠言當事實。同“三人成虎”。
三分像人,七分像鬼:形容人長相醜陋,也指人遭疾病或其折磨後不成人樣子。
三分似人,七分似鬼:詈詞。罵人長相難看。
三分鼎立: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同“三分鼎足”。
三疊陽關:即《陽關三疊》。琴曲。琴譜以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詩為主要歌詞,並引申詩意,增添詞句,抒寫離別之情。因全曲分三段,原詩反覆三次,故稱“三疊”。
二心三意:想這樣又想那樣。形容意念不專,主意不定。同“三心二意”。
一著被蛇咬,三年怕井繩: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過苦頭,以後一碰到類似的事情就害怕。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比喻遭過一次挫折以後就變得膽小怕事。同“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請經過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個好辦法來。
白璧三獻:楚人和氏得玉璞,兩獻楚王,兩遭刖足。第三次王使治璞,得白玉,琢以為璧,世稱“和氏璧”。比喻不識良材或懷才不遇。
八難三災:比喻小孩生來多病。也形容經常遭遇不幸。
朱弦三嘆:《禮記·樂記》:“《清廟》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嘆,有遺音者矣。”後因以“朱弦三嘆”指稱音樂的美妙。
晝日三接:一日之間三次接見。形容深受寵愛禮遇。
至再至三:指一而再,再而三。
遮三瞞四:謂說話、做事多方掩飾,不爽快。
攢三集五:見“攢三聚五”。
再衰三涸:見“再衰三竭”。
餘聲三日:語出《列子·湯問》:“(韓娥)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樑欐,三日不絕。”後因以“餘聲三日”形容樂聲餘韻無窮,不絕於耳。
有三有倆:謂有富餘錢財。
一獻三售:見“一獻三酬”。
一獻三酬:《周禮·考工記·梓人》:“梓人為飲器,勺一升,爵一升,觚三升,獻以爵而酬以觚,一獻而三酬。”後因以“一獻三酬”謂人臣過蒙寵幸。亦作“一獻三售”。
一歲三遷:比喻官職升得極快。
一時三刻:同“一時半刻”。
一日三月:《詩·王風·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後以“一日三月”形容對人思念殷切。
一日三省: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
一日三歲:《詩·王風·采葛》:“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後以“一日三歲”形容對人思念殷切。
一日三復:同“一日三復”。
一日三復:謂在一天之內多次反覆玩味。
一舉三反:《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後以“一舉三反”指善於推理,能由此及彼。
一倡三嘆:《荀子·禮論》:“清廟之歌,一倡而三嘆也。”謂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後多用以形容音樂、詩文優美,富有餘味,令人讚賞不己。倡,亦作“唱”。
陽關三迭:陽關:古關名,在今甘肅敦煌縣西南;三迭:反覆歌唱某一句。原指古代送別的曲調。後也比喻離別。
楊穿三葉:《戰國策·西周策》:“楚有養由基者,善射,去柳葉者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原謂射技高超。後亦喻兄弟三人相繼科舉及第。
言三語四:形容人多嘴雜,議論紛紛。
鹹五登三:《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方將增泰山之封,加梁父之事,鳴和鸞,揚樂頌,上鹹五,下登三。”《漢書·司馬相如傳下》引此文,顏師古註:“鹹,皆也,言漢德與五帝皆盛,而登於三王之上也。”後因以“鹹五登三”謂帝德廣被,同於五帝而超於三王。
五申三令:三令五申。謂再三告誡。
五典三墳:猶言三墳五典。泛指古代典籍。
亡秦三戶:《史記·項羽本紀》:“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後因以“亡秦三戶”指不畏強暴,奮起推翻黑暗統治之事。
推三阻四:找各種藉口推託、阻撓。
條三窩四搬弄是非,挑撥離間。
挑三檢四:見“挑三揀四”。
挑三豁四:謂挑撥是非。
挑三撥四:見“挑三豁四”。
蹄閒三尋:見“蹄間三尋”。
蹄間三尋:指馬奔走時,前後蹄間一躍而過三尋。形容馬奔跑得快。
湯去三面:《史記·殷本紀》:“湯出,見野張網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網。’湯曰:‘嘻,盡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網。’諸侯聞之,曰:‘湯德至矣,及禽獸。’”後因以“湯去三面”泛言普施仁德。
詩家三昧:作詩的訣竅。
事不過三:謂同樣的事不宜連作三次。
三貞五烈:見“三貞九烈”。
三折肱為良醫:幾次斷臂,就能懂得醫治斷臂的方法。後比喻對某事閱歷多,富有經驗,自能造詣精深。
三災六難:見“三災八難”。
三怨成府:言與三人結怨則仇恨集身,難以免禍。
三盈三虛:盈:滿。虛:空。指孔子的滿門弟子,被少正卯講學所吸引,多次離開孔子之門。形容講學效果好,影響大。
三陽交泰:見“三陽開泰”。
三言兩句:見“三言兩語”。
三言訛虎:猶三人成虎。
三熏三沐:①同“三釁三浴”。②表示虔敬。③比喻栽培,提攜。
三心兩意:見“三心二意”。
三寫易字:晉,葛洪《抱朴子·遐覽》:“故諺曰:‘書三寫,魚成魯,虛成虎。’”後以“三寫易字”謂古書傳寫易致差錯。
三寫成烏:同“三寫易字”。
三徙成國:見“三徙成都”。
三徙成都:相傳舜三度遷移,百姓慕德而從,所至處自成都邑。形容聖人到處都受到百姓的擁戴。
三窩兩塊:①謂有多房妻妾。②指眾多的子女。
三瓦兩巷:見“三瓦兩舍”。
三吐三握:《史記·魯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下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後以“三吐三握”為求賢殷切之典。
三頭六證:眾多的人證。
三頭六面:謂當著眾人或有關各方之面。
三頭兩日:三二天。形容時間相隔很近。
三頭八臂:見“三頭六臂”。
三湯五割:見“三湯兩割”。
三湯兩割:①泛指烹飪之事。②指各種肴饌。
三台八座:泛指高官重臣。
三思而行:指經過反覆考慮,然後再去做。
三首六臂:同“三頭六臂”。
三獸渡河:佛教以兔、馬、象三獸渡河入水之深淺,喻小、中、大三乘證道之高下。《優婆塞戒經·三種菩提品》:“善男子,如恆河三獸俱渡:兔、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過;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則盡底。恆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緣河也。聲聞渡時,猶如彼兔;緣覺渡時,猶如彼馬;如來
三屍五鬼:比喻奸佞之臣。
三省吾身省:檢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從三個方面來檢查自己。一說一日反省三次。後指多次自覺地檢查自己。亦作“吾日三省”。
三山五嶽五嶽:泰山、華山、衡山、嵩山、恆山。泛指名山或各地。
三三四四:猶言三三兩兩。
三日新婦:舊時過門三日之新婦,舉止不得自專。因以喻行動備受拘束者。
三拳二腳:形容不多幾下拳打腳踢。
三求四告:再三求告。
三清四白:謂非常清白。
三親四眷:見“三親六眷”。
三親六眷三親:父母、兄弟、夫婦;眷:家屬、親戚。泛指眾親戚。
三親六故:親戚故舊的總稱。
三遷之教:漢·劉向《列女傳》載:孟母帶著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喪;後遷居集市,又跟著學商人自吹自誇;孟母遷居學堂附近,孟子從此學習禮節,要求上學。後人用“孟母三遷”、“三遷之教”比喻選擇居住合適的環境以利於教育子女。
三期賢佞:漢王尊任京兆尹,凡三歲,除惡安良,治績顯著,後為御史大夫所誣,免官。湖縣三老上書為之辯白:“一尊之身,三期之間,乍賢乍佞,豈不甚哉!”見《漢書·王尊傳》。後以“三期賢佞”為不辨是非黑白的典實。
三婆兩嫂:猶言三妻四妾。
三年五載:三、五:表示大概數量;載:年。指多年。
三臡八菹:泛指精美的肴饌。亦借喻精美的詩文。
三沐三熏:亦作“三沐三熏”。再三沐浴薰香。表示鄭重或虔敬。又如:三釁三浴---原指齊桓公從魯國接管仲,再三薰香沐浴,表示以重禮待管仲。《國語.齊》:“比至,三釁三浴之。”
三毛七孔:《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唐張守節正義:“心重十二兩,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因以“三毛七孔”指心思,心機。
三老四少:①老少眾人。②方言。稱參加青幫的人。猶言老少爺們或兄弟爺們。
三街六市:同“三街兩市”。
三節兩壽:舊俗對於塾師,逢端午節、中秋節、年節及孔子誕辰,塾師生日,均各加送束修一月,稱為三節兩壽。亦用以泛指節日和生辰。
三街兩市:泛稱各街市。
三腳兩步:①形容走得快。②謂走不多遠。
三江五湖:①指東南方的三條江與太湖流域一帶的湖泊。②江河湖泊的泛稱。
三江七澤:泛指江河湖澤。
三諫之義:《公羊傳·莊公二十四年》:“戎將侵曹,曹羈諫曰:‘戎眾以無義,君請勿自敵也。’曹伯曰:‘不可。’三諫不從,遂去之,故君子以為得君臣之義也。”何休注引孔子曰:“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此之謂也。”後以“三諫之義”指事君之正道。
三家村:指偏僻的小鄉村。
三飢兩飽:猶言飢一頓,飽一頓。形容生活艱難。
三葷五厭:泛指葷腥食物。
三魂出竅:形容害怕得不知所措。
三回五次:多次。
三回九轉:①形容曲折迴蕩。②猶三番五次。
三環五扣:形容捆綁結實。
三槐九棘:《周禮·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後;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後;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長眾庶在其後。”鄭玄註:“樹棘以為位者,取其赤心而外刺,象以赤心三刺也。槐之言懷也,懷來人於此,欲與之謀。”後以三槐九
三好兩歉:同“三好兩歹”。
三好兩歹:謂時好時病。形容體弱。
三好二怯:同“三好兩歹”。
三跪九叩:叩:磕頭。最敬重的禮節。
三顧草廬:見“草廬三顧”。
三宮六院:泛指帝王妃嬪。
三告投杼:《戰國策·秦策二》:“昔者曾子處費,費人有與曾子同名族者而殺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殺人。’織自若。有頃焉,人又曰:‘曾參殺人。’其母尚織自若也。頃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參殺人。’其母懼,投杼逾牆而走。”後以“三告投杼”比喻流
三夫之言:泛指經過多人傳播的流言。語本《戰國策·秦策二》:。’曾子母曰:‘吾子不殺人。’織自若。有頃焉,人又曰:‘曾參殺人。’其母尚織自若。頃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參殺人。’其母懼,投杼逾牆而走。
三夫之對:見“三夫之言”。
三復白圭:《論語·先進》:“南容三復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何晏集解引孔安國曰:“《詩》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南容讀詩至此,三反覆之,是其心慎言也。”後因以“三復白圭”謂慎於言行。
三風十愆:三種惡劣風氣,所滋生的十種罪愆。指巫風二:舞、歌;淫風四:貨、色、游、畋;亂風四:侮聖言、逆忠直、遠耆德、比頑童,合而為十愆。
三翻四復:翻:轉。反覆無常。
三反四復:反覆無常。
三番兩次:屢次,多次。
三冬二夏:猶言三兩年。
三等九格:猶三六九等。
三等九般:同“三等九格”。
三朝五日:三、五天。
三長四短:①同“三長兩短”。②猶閒話,壞話。
三差五錯:泛指差錯。常指意外的事故。
三茶六禮:猶言明媒正娶。中國舊時習俗,娶妻多用茶為聘禮,所以女子受聘稱為受茶。六禮,即婚姻據以成立的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六種儀式。參閱明陳耀文《天中記》卷四四、《儀禮·士昏禮》。
三不拗六:謂少數人拗不過多數人。
三步兩腳:快速行走貌。
三病四痛:謂病痛很多。
三榜定案:三次張榜,廣求意見,再作最後決定。極言行事慎重。
三般兩樣:①多個。②耍手段,弄花樣。
三百瓮齏:指長期以鹹菜度日,生活清貧。齏,鹹菜。三百瓮,極言其多,一時吃不完。
日已三竿:同“日上三竿”。
日高三丈:猶日上三竿。
日出三竿:太陽升起來離地面已有三根竹竿那樣高。約為午前八、九點鐘。形容天已大亮,時間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繞樑三日:環繞屋樑鏇轉三天。形容美妙動聽的聲音。
讓再讓三:謂幾次三番地推讓。
讓三讓再:見“讓再讓三”。
偏三向四:謂偏向、袒護某方。
目無三尺:不把法制放在眼裡。形容違法亂紀,胡作非為。三尺,指法律。古代把法律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故稱。古代把法律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故稱。
暮四朝三:①《莊子`齊物論》:“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原指說法、做法有所變換而實質不變。②比喻反覆無常。
茅廬三顧:見“草廬三顧”,
六問三推:謂反覆審訊。
六街三陌:見“六街三市”。
兩頭三緒:形容心意煩亂。
兩頭三面:同“兩頭白面”。
兩兩三三:①謂三兩為群。②形容稀疏。
兩道三科:說三道四,花言巧語。
兩般三樣:不一樣,不一致。
連三跨五:形容動作迅速。
連三接五:同“連三接二”。
連三接四:同“連三接二”。
連三接二:猶言接連不斷。
連三併四:同“連三接二”。
連二趕三:急忙;趕快。
連二並三:同“連三接二”。
狂三詐四:多方欺詐。
君子三戒:戒:戒規。君子有三條戒規:少年時戒美色;壯年時戒毆鬥;老年時戒貪圖。
距躍三百:指歡欣之極。
九蒸三熯:熱氣上升為蒸,火乾為熯。喻久經熬煉。
九衢三市:指繁華的街市。
狡兔三穴:見“狡兔三窟”。
頰上三毫:同“頰上三毛”。
假眉三道:方言。裝模作樣。
火冒三尺:見“火冒三丈”。
華封三祝:華:古地名。封:疆界,範圍。華封:華州這個地方。華州人對上古賢者唐堯的三個美好祝願。
橫三順四:見“橫三豎四”。
三平二滿:平穩過得去。辛棄疾《鷓鴣天.登一邱一壑偶成》:“百年雨打風吹卻,萬事三平二滿休。”

相關知識

三皇:上古中國三位部落首領,天皇、地皇、泰皇,一說為天皇、地皇、人皇,又作伏羲、神農、女媧,又作伏羲、神農、祝融,又作燧人、伏羲、神農,又說為伏羲氏、神農氏、黃帝。

三王、三公:古代中國三位開國君主,夏禹王、商湯王、周文王。

三桓:春秋時期魯國大夫,均為魯桓公之子,仲孫(公子慶父)、叔孫(公子牙)、季孫(公子友),前562年三分公室,掌握魯國實權。

三傑:漢代開國三功臣,張良、蕭何、韓信。

三少:晉代三位書法家,王羲之、王承、王悅。

三仁:商代三位良臣,微子、啟子、比干。

三言:明代三部短篇小說集《話本集》的合稱,馮夢龍(1575--1646)所編,《警世通言》(原名《古今小說》)、《醒世恆言》、《喻世明言》。

三墳:傳說中的上古書籍,伏羲氏、神農氏、黃帝之書。

三傳:春秋時期經書,《左傳》、《公羊傳》、《穀梁傳》

三姑:古代中國對於某些行業的稱謂,尼姑、道姑、卦姑。

三教:古代中國宗教流派,佛教、釋教、道教。

三不孝:古代中國倫理教義,曲意阿從、陷親(父母)於不義;親老家貧,不為祿仕;沒有兒子。

三略:秦代兵法,黃石所作,為兵法上、中、下。

三法:古代中國的對農制度,租、庸、調。

三大島:中國最大的三個島嶼,台灣、海南、崇明。

長江三峽:巫山峽、瞿塘峽、西陵峽。

三大半島:中國最大的三個半島,山東、遼東、瓊州。

三大平原:中國最大的三個平原,東北、華北、長江中下游。

三大聯合國城:美國紐約、瑞士日內瓦、奧地利維也納。

三寶;古時中國對外三件寶,瓷器、絲綢、茶葉。

古代三大綢市:杭州、湖州、盛澤(江蘇吳縣的一個鎮)。

歲寒三友:古時中國畫中最常用的筆下參照物,松、竹、梅。

三少:唐、宋代官謂,少師、少傅、少保。

三公:古代負責軍政的最高長官。周代為太師、太傅、太保,一作司馬、司徒、司空。秦漢為丞相(大司馬,協助皇帝處理國家大政)、太尉(大司徒,最高軍事首腦)、御史大夫(大司空,僅次於丞相,執掌監察、執法等)。東漢稱之太尉、司徒、司空,也稱三司。唐宋沿用,但已無實權。

唐三師、南宋三公:古代官謂,太師、太傅、太保。

三衛郎:宋代官謂,親衛、勛衛、翊衛。

春秋三士:春秋時官謂,上士、中士、下士。

三省:古代主持政務的高級官職,隋時置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唐代為中書令、侍中(門下)、尚書令。

三珍海味:古時中國食譜,上八珍---狸唇、駝峰、猴頭、熊掌、燕窩、鳧脯、鹿筋、黃唇膠。

中八珍----魚翅、銀耳、鰣魚、廣肚、果子狸、哈什螞、魚唇、裙邊。

下八珍----海參、龍鬚菜、大口蘑、川竹筍、赤鱗魚、干貝、蠣黃、鳥魚蛋。

會稽三康:晉代文學家,孔愉(字敬康)、張茂(字偉康)、丁譚(字世康)。

三珠樹:唐代著名詩人,王勔、王勮、王勃三兄弟。

三蘇:宋代著名文學家,蘇洵、蘇軾、蘇轍父子。

宋詞壇三傑:以詞著名而並稱,姜夔、王沂孫、周印彥。

東南三賢;南宋著名文人,呂祖謙、朱熹、張栻。

明代三才子:明代三位傑出人物,解縉、楊慎、徐渭。

三袁:明代文學家,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

嶺南三大家:明代著名詩人,屈大均、陳恭伊、梁佩蘭。

江東三才子:明代著名文人,劉麟、顧璘、徐禎卿。

江南三布衣:明代著名文人,朱彝尊、嚴繩孫、姜宸英。

禁中三絕:明代宮廷畫家,邊景昭,、趙廉、蔣子成。

吳下三馮:明代文學家,馮夢桂、馮夢龍、馮夢熊三兄弟。

明末清初江右三大家:以詩文著稱,龔鼎孳、吳偉業、錢謙益。

清初著名三大學者:清代思想家,黃宗羲(1610--1695)、顧炎武(1613--1682)、王夫之(1619--1692)。

三任:清代著名畫家,任熊(字渭長)、任熏、任頤(字伯年)。

三張:清代著名文學家,張杉、張梯、張楞三兄弟。

浙中三毛:清代著名文學家,毛先舒、毛際可、毛奇齡。

越中三子:清代著名文人,童鈺、劉鳴玉、陳芝圖。

江右三大家:也作乾隆三才子,清代文學家,袁枚、趙翼、蔣士銓。

嶺南三大家:清代文學家,張維屏、黃培芳、譚敬昭。

三魏:清代文學家,魏祥、魏禧、魏禮三兄弟。

三家:清代著名文學家,魏禧、侯方域、汪琬。

北宋山水畫三個主要流派:荊浩與關仝、李成、范寬。

乙酉三才子:1945年文化界三位精英人物的合稱,郭沫若、郁達夫、胡蘭成。

安福三才子:因三人均為江西安福人又同為清華大學學子而得名,哲學博士羅隆基、政治學博士王造時、政治學碩士彭文應。

清三絕畫:清代作品,金古良的《無雙譜》、陳章侯的《水滸傳》、劉仲阮的《凌煙閣功臣圖》。

詩三類:古人對詩賦的類分,風、雅、頌。

三才:此才非才氣之才,天、地、人。

三壺:古代所謂海中三名山,方壺(方丈山)、蓬壺(蓬萊山)、瀛壺(瀛洲)。

三禮:天神、地祗、人鬼,或作天事、地事、人事。

園林三寶:樹中銀杏、花中牡丹、草中蘭。

福建三寶:興化龍眼、文昌魚、福州漆器。

浙江三寶:金華火腿、龍泉劍、龍井茶葉。

雲南三寶:麗江駿馬、大理石、雲南白藥。

安徽三寶:蕪湖螃蟹、徽州墨、涇縣宣紙。

江蘇三寶:鎮江香醋、蘇州藕、南京板鴨。

江西三寶:萬載夏布、南豐桔、景德鎮瓷器。

東北三寶:人參、貂皮、烏拉草(一作鹿茸角)。

三光:古時人們對於天體的愛稱,日、月、星。

三牲:古代人們祭祀用的牲畜,牛、羊、豬。

三代:祖父母、父母、本身或者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

三態:對於事物形態的稱謂,固態、液態、氣體。

三伏:曆法之節氣稱謂,即陰曆夏後第一個庚日起到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的前一天止,分為初伏、二伏、三伏,每伏為期十天。

三民主義:孫中山先生所創之國策,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

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公元前一、二世紀創於羅馬帝國)、佛教(公元前六到五世紀由印度迦比羅衛國王子釋加牟尼所創)、伊斯蘭教(公元七世紀由麥加穆默德所創立)。

世界三大古紙:中國絲絮紙、墨西哥阿瑪特紙、埃及莎草紙。

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米開朗基羅(1475--1564,畫家、雕刻家、建築學家、詩人,代表作《大衛》、《摩西像》等)、達·芬奇(1452--1519,畫家、數學家、工程師、機械學家,代表作有《繪畫論》、《蒙娜麗莎》等)、拉斐爾(1483--1520,畫家,代表作有《西斯廷聖母》等)。

古希臘三大悲劇作家:埃斯庫羅斯(約前525--前456,代表作有《被縛的普羅米修斯》等)、索福克勒斯(約前496--前406,代表作有《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等)、歐里庇得斯(約前480--前406,代表作有《特洛伊婦女》、《美狄亞》等)。

三部曲:世界文學名著系列,古希臘作家埃斯庫羅斯的《奧列斯成》(《阿伽門農》、《奠酒人》、《厄默尼德》),法國作家博馬舍的《費加羅》(《賽維納的理髮師》、《費加羅的婚禮》、《帶罪的母系》),法國作家薩特的《自由之路》(《成年》、《彌留》、《心靈之死》),英國作家高爾斯華綏的《福爾賽世家》(《有事業的人》、《騎虎》、《出租》),蘇聯作家高爾基的《自傳體》(《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蘇聯阿·托爾斯泰的《苦難的歷程》、(《兩姊妹》、《一九一八年》、《陰暗的早晨》),中國作家郭沫若的《女神》(《女神之再生》、《湘纍》、《棠棣之花》),《自傳體》(《學生時代》、《革命春秋》、《洪波》),《漂流》(《歧路》、《煉獄》、《十字架》),中國作家茅盾的《蝕》(《幻滅》、《動搖》、《追求》),《農村》(《春蠶》、《秋收》、《殘冬》),中國作家巴金的《愛情》(《霧》、《雨》、《電》),《激流》(《家》、《春》、《秋》),中國作家陽翰笙的《地泉》(《深入》、《轉換》、《復興》),中國作家李劼人的《死水微瀾》、《暴風雨前》、《大波》,中國作家葉君健的《土地》(《火花》、《自由》、《曙光》),歐陽山的《一代風流》(《三家巷》、《苦鬥》、《柳暗花明》),中國作家洪深的《農村》(《五奎橋》、《香稻米》、《青龍潭》),中國作家郭小川的《將軍》(《月下》、《霧中》、《風前》),文放的江青醜行三部曲《愛情與陷阱》、《敵後槍聲》、《江青的夢》,

中國古代鑄造三大技術:泥范鑄造(始於夏代)、鐵范鑄造(始於戰國)、熔模鑄造((又叫失蠟法、拔蠟法,始於戰國以前)。

三遠:中國古代山水畫取景法,高遠、深遠、平遠。後加上闊遠、迷遠、幽遠合稱為六遠。

三品:中國古代畫論品畫中品評書畫藝術的等級,神品、妙品、能品。

三病:中國古代畫論中所舉用筆的疵病,版(板)、刻、結。

人體三大產能營養素:蛋白質、脂肪(油脂)、碳水化合物(糖類)

姓氏第三

基本資料

姓氏:第三

祖宗:不詳

分類:複姓

姓氏起源

出自田姓。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後,為了消滅各地豪強的殘餘勢力,曾經把戰國時的齊、楚、燕、韓、趙、魏六國國王的後裔和豪族名門共十萬多人都遷徙到關中房陵(今湖北房縣)一帶定居。在遷徙原遷徙原齊國田姓貴族時,因族大人眾,故改變了原來的姓氏,以次第相區別,分列為第一氏到第八氏。首遷者往第一門,為第一氏;田廣之孫田登遷往第二門,為第二氏;田廣之孫田癸為第三氏,依次類推,田廣的田英最後遷徙,住在第八門,為第八氏。第三氏就是其中的一支。第一至第八等姓,後來都改為單姓"第",現在保留複姓的很少。

郡望

隴西郡:戰國時秦國置郡。

堂號

不詳

同名電影

基本信息

影片類型:

劇情

片長:

86min

國家/地區:

挪威

對白語言:

挪威語

色彩:

彩色

級別:

Norway:15

膠片長度:

2370m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演員 配音 備註
Wilhelmine Anne Marie Ottersen
----
Jan Per Tofte
----
Tone Tone Schwarzott
----
Ingrids mor Birgit Brüel
----
Sonja Lillian Lydersen
----
Sjefen Arne Aas
----
Thomas Thomas Wollnick
----
職員表
職員表
導演:Nicole Macé

基督教的“三”

three

《聖經》中的聖數。由於“三位一體”的教義,使這個數字含有“合一”、“神聖”的含義。如聖父、聖子、聖靈是三位,信、望、愛是三種聖德,耶穌受難後第三天復活,耶穌具有先知、大祭司、君王三重身份等。

拼音是san的漢字

拼音是san的漢字共有26個,如下:

||||||毿|||||||||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