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壺先生

一壺先生

①一壺先生者,不知其姓名,亦不知何許人。衣破衣,戴角巾,佯狂自放。嘗往來登萊之間,愛勞山山水,輒居數載去。久之,復來,其蹤跡皆不可得而知也。好飲酒,每行以酒壺自隨,故人稱之曰“一壺先生”。 ②知之者,飲以酒,留宿其家,間一讀書,唏噓流涕而罷,往往不能竟讀也。與即墨黃生、萊陽李生者善。兩生知其非常人,皆敬事之。或就先生宿,或延先生至其家。然先生對此兩生,每瞠目無語,輒曰:“行酒來,余與生痛飲。”兩生度其胸中,有不平之思,而外自放於酒。嘗從容叩之,不答。 ③一日,李生乘馬山行,望見桃花數十株盛開,臨深溪,一人獨坐樹下。心度之曰:“其一壺先生乎?”比至,果先生也。方提壺飲酒,下馬與先生同飲,醉而別去。先生蹤跡既無定,或久留之乃去,去不知所之,已而又來。康熙二十一年,去即墨久矣,忽又來,居一僧舍。其素所與往來者視之,見其容貌憔悴,神氣惝恍。問其所自來,不答。每夜中,放聲哭,哭竟夜,閱數日,竟自縊死。 ④贊曰:“一壺先生,其殆補鍋匠、雪庵和尚②之流亞歟!吾聞其雖行道,而酒酣大呼,俯仰天地,其氣猶壯也。忽悲憤死,一瞑而萬世不視,其故何哉?”李生曰:“先生卒時,年垂七十。”

生平簡介

有個一壺先生的,不知道他的姓名,也不知道他是哪裡人。穿著破舊的衣服,頭戴扎角布巾,裝著狂傲自放的樣子。經常來往於登萊一帶,喜歡嶗山的山水,經常一住就是幾年才離開。好長時間後才再次到來,他的蹤跡人們都不知道。他喜歡喝酒,每次出行都帶著酒壺,所以人們都稱他為“一壺先生”。

知道他的人,常拿酒給他喝,將他留下睡覺.每讀書時,哀聲哭泣的停下來,常常不能讀完。和即墨的黃生、萊陽的李生關係比較好。這兩人知道他是不同尋常的人,都尊敬地侍奉他。有時候到先生家留宿,有時請先生到他家。但是先生對這兩個人,每到對視無言語時,就說:拿酒來,我和你們痛快的喝酒”。而他們兩人猜測他的心中,有不能平靜的思慮,表面上放縱自己喝酒。兩人曾無意問起,他沒有回答。

獲得成就

一天,李生坐馬上山,望見有十幾株桃花盛開 ,在溪水邊有一個人獨自坐在樹下。心猜想:“是一壺先生嗎?”等到了那邊,果然是一壺先生。一壺先生正提壺喝酒,李生下馬與先生痛快地喝。醉了後就分別了。先生來去無蹤,有人久留他後才走,不知道去了哪裡。過了不會又回來。康熙21年,離開即墨很久了,忽然又回來了。住在一個僧房中。以前與他來往的人去看他,他的容貌憔悴,精神恍惚,問他從那裡回來,不回答。每到晚上,一壺先生放聲大哭,整夜哭泣,過了幾天,最終自殺。

有人讚美他“我聽說他雖然施行道義,但是喝酒到醉,為人正直坦蕩,抬頭無愧於天,低頭不愧於人,他的氣魄還是偉大的,忽然悲憤而死,一閉眼卻看不見世事,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李生說:先生死時,年近7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