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凡

一凡

一凡,本名張帆,中國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翰墨薪傳書法教育研究院副院長,北京師範大學《國學與書法》教材編寫組成員,出版有專著《書法百字訣》《張帆書法作品集》,與北京師範大學博導倪文東教授合編《篆刻練習指導》;2014年開始,在全國各地進行《漢字書法解密》書法講座達一百多場次。從事書法教育研究二十多年,被譽為“中國中國小書法教育研究第一人”。

基本信息

人物介紹

一凡,本名張帆,山東滕州人。出生於1970年8月21日,畢業於山東教育學院,1992年開始開始實踐並研究書法教學,1996年受山東省文化廳邀請,率100名學生赴濟南進行廣場書法表演,轟動泉城。從此,“百童榜書表演”作為傳統文化展演的保留形式,頻頻亮相於政府主辦的各大活動。

11

11


人物經歷

1998年創辦一帆書法學校,2007年創辦一帆國學館,在教學中,他始終堅持在書法教學中融入對學生品德養成的教育,以“三百千”為範本,以書法作品為表現形式,以傳統文化與東方美學相結合的教育思想為主導,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思,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累計培訓學生一萬餘人次,親自輔導過學生達3000多人。先後舉辦了五屆“張帆師生書法展”,培養了3000多名學生,2012年舉辦個人詩書作品展。2013赴韓國文化交流,獲韓國政府頒發的最高榮譽獎。
11

11

人物作品

一凡書法出自顏體,又融入了《張遷碑》的古樸用筆,並加入了二王用筆的靈動,形成了自己的風貌:蒼勁古樸而不失靈動,結構秀美而不失厚重,有顏體的雄渾、隸書的古拙、行書的生動,給人以嶄新的審美視覺。
11

一凡的書法作品,多寫自己的詩詞文章,他認為書法不單單是一種技法,更重要的是書法背後的字外功夫,書法是一種文化的傳承,需要承載傳統文化的內涵,因而,主張書法創作者不要當抄寫匠,要多在傳統文化上下下功夫。
11
11

2013年,凝聚了一凡20年教學經驗之精華的個人專著《書法百字訣》出版,這是國內第一部以口訣形式解析漢字簡體字結構規律的著作,得到了中國硬筆書法推動第一人龐中華先生的高度評價。
11

著名學者王牧天先生對《書法百字訣》總結了四個特色:
一、是給傳統書學賦予了現代意蘊。
二、是將研習字法的“手頭功夫”升華成“心頭功夫”。
三、是作者在講解字法中,將詩情畫意植入到書情字藝之中。
四、是成功地把道德品質教育融入到字法的藝術技巧之中。
11

2014年,一凡攜《書法百字訣》在全國各地舉行講座達100多場次,客群幾十萬人次。
11

2015年,一凡加盟北京師範大學《國學與書法》編寫組,又與北師大博導倪文東教授合編了《篆刻練習指導》,這也是國內第一部針對廣大中小學生編寫的篆刻教材。
11

近日,北京市中國小書法信息化教學套用教學輔助教學系統產品調研評審會在萬壽路舉行,中國書協理事著名書法家盧中南、倪文東、張繼等參加了評審。會上,書法家張帆(一凡)的著作《書法百字訣》《篆刻練習指導》受到專家的一致好評。
11
11

2016年2月28日下午,清華大學校港澳台交流中心迎來了第二批遊學的香港學生,這裡,他們將通過10天的系統學習,充分體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學校將為他們開設篆刻、剪紙、古詩詞欣賞等一系列傳統文化課。其中,他們對一凡老師的篆刻課特別最感興趣。
11
11

11
1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