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牧場大決鬥》

《OK牧場大決鬥》

美國影片《Ok牧場大決鬥》(Gunfight at the O.K. Corral),為好萊塢1957年拍攝的西部片,也是數位影星早年的成名作;此片在票房賣座上的成功部份可歸功於導演約翰·斯特奇斯的巧思;1990年重拍此西部片,名為《執法悍將》,由影星凱文科斯納領銜演出。

基本信息

影片簡介

《OK牧場大決鬥》海報OK牧場大決鬥》海報

中文片名:OK牧場大決鬥
外文片名:gunfight at the O.K. Corral
更多中文片名:OK鎮大決鬥、龍虎雙俠、龍爭虎鬥
導演:約翰·斯特奇斯 John Sturges
編劇:George Scullin
主演:
伯特·蘭卡斯特 Burt Lancaster ....Marshal Wyatt Earp
柯克·道格拉斯 Kirk Douglas ....Dr. John 'Doc' Holliday
朗達·弗萊明 Rhonda Fleming ....Laura Denbow
製作人:Joseph H. Hazen
影片類型:西部
片長:122 min
國家/地區:美國
對白語言:英語
色彩:彩色
幅面:35毫米遮幅寬銀幕系統
混音:單聲道
級別:Argentina:Atp / Finland:K-16 / UK:PG
攝製格式:35 mm (horizontal)
洗印格式:35 mm
製作公司:派拉蒙影業公司 [美國]
發行公司:派拉蒙家庭視頻公司 [美國]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美國USA 1957年5月30日
字幕:中英雙語

故事梗概

玩世不恭前科累累、綽號“醫生”的賭徒卡拉代來到了淳樸的小鎮,引起了一連串的風暴,也使得原本不能容他的小鎮警長與之結為莫逆之交,在經歷了強尼·林哥的挑戰後,兩人渴望重返家園,沒想到林哥卻逃到了南方,與地方士紳卡登·威爾斯家族結合,形成強大的地方勢力,繼續魚肉鄉民,終於在OK鎮大柵欄爆發了大決鬥……。

背景資料

《OK牧場大決鬥》海報《OK牧場大決鬥》海報

——OK 牧場大決鬥(gunfight at the OK Corral)是發生在1881年10月26日下午3時的一場槍戰。槍戰發生在亞利桑那州墓石鎮的畜欄前,有位快槍俠維雅特艾帕爾(Wyatt Eapr)以他精準和超快的拔搶術,快槍連斃三名仇家,一夜之間成了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此事件後來被拍攝成多部好萊塢電影。
——美國拓荒時期知名警長懷特厄普 (Wyatt Earp),一生執法喜歡以暴制暴,其中又以在東石(Tombstone又譯墓碑鎮)的Ok牧場大決鬥 (Gunfight at the O.K. Corral)最為經典,這是一場將近於私人恩怨的剷除幫派行動,也成為好萊塢西部電影的經典題材。

影視評論

《OK牧場大決鬥》海報《OK牧場大決鬥》海報

——John Sturges導演的《龍虎雙俠》(1957)比他十年後拍攝的《龍虎山決鬥》(1967)要有深度得多,雖然兩者都講傳奇警長懷特厄普的故事。只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由蘭卡斯特和道格拉斯兩大性格巨星擔綱的《龍虎雙俠》里,兩個女主角的姿色卻是一蟹不如一蟹,這讓英雄美人的西部傳奇魅力大減。大概有了前車之鑑,十年後的《龍虎山決鬥》里,John Sturges不再乾吃力不討好的事情,這次我們的兩位英雄索性連女伴都沒了,因為他們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比如殺人、選舉,都是不太適合女人們的事情。由此,相隔十年的兩部電影有了完全不同的重點,簡單說,《龍虎雙俠》里沒有關於美國政治的某些隱喻。建構上,《龍虎雙俠》敘述了懷特與郝樂迪兩人友情從無到有的進展,人物形象的對比更為鮮明,基於此一關係之上的法律與暴力意象也更有說服力;同時得益這種建構中的積累,故事中所包含的愛情、友情、親情互相滲透,情感的表達也具有了更為強大的感染力,這跟《龍虎雙俠》在視覺上所呈現的強烈風格化的質感具有異途同歸的性質。
——Jacques Tourneur的《Wichita》(1955)也是講述懷特厄普的傳奇事跡,背景時間比John Sturges的兩部懷特厄普故事要稍早(事實上這三片可以形成一個連貫的時間),敘事頗見功力,具有較高的可看性,整體品質較為一般。這跟他在《漩渦之外》中的表現頗為相似,整體敘事也有相當的功力,但總是讓人感覺差了一口氣,雖然被冠以“最憂傷的黑色電影”,但比起黑色電影的那一批名作來,我個人覺得只能算是中庸之作。當然,《Wichita》也有優勝之處——它的女主角比John Sturges作品中的兩位在質感上勝出太多。

主演資訊

伯特·蘭卡斯特伯特·蘭卡斯特

伯特·蘭卡斯特 Burt Lancaster,1913年11月2日生於美國紐約,1994年10月20日逝世於美國加州。原名伯頓·史蒂芬·蘭卡斯特。中學時愛好體育,後獲體育獎學金進入紐約大學,不久輟學,與好友成立了蘭克雜技團,當雜技演員巡迴演出.後又改行參加輕歌舞團和夜總會的演出。後又改行做過推銷員和冰櫃維修工。二戰時服兵役,在義大利和北非參加過戰鬥。1945年一位戲劇演出人在物色演員時,誤認他是演員讓他在百老匯演出舞台劇《搜尋聲音》。該劇只演出了3周,但蘭卡斯特的表演卻引起好萊塢一位製片人的注意。1946年,他在環球公司的影片《殺人者》第一次登上銀幕。接著主演了《血濺虎頭門》,並為派拉蒙公司主演了《沙漠情焰》、《電話打錯了》等影片,一躍成為相當賣座的明星。至80年代蘭卡斯特仍舊活躍影壇,有不少精品問世,代表作是《大西洋城》和《再上梁山》。

柯克·道格拉斯柯克·道格拉斯

柯克·道格拉斯 Kirk Douglas,1916年12月9日生於美國紐約。父母均為俄羅斯移民美國的猶太人,儘管來自窮困的家庭但柯克是一個成績優異的學生,為了進莎拉勞倫斯大學研修戲劇,曾乾過侍者等工作。身手矯健的他,曾是有名的職業摔角好手。在1941年二戰爆發前登上百老匯舞台,但不久就加入美國海軍,此後直到1945年他才重回戲劇和廣播工作。1946年他第一次在大銀幕中亮相,出演了影片《瑪莎伊瓦絲的愛》。戰後退伍回到演藝圈。1948年他出演了影片《獨自行走》,因為他出色的表演開始引起關注,也為他帶來更多的演出機會。1949年在影片《奪得錦標歸》里飾演矯健的拳擊手,獲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終於一炮而紅。在50和60年代是著名的硬漢型巨星,戲路廣闊,曾以1953年《玉女奇男》和1956年《梵谷傳》再度提名金像獎。50年代晚期成立自己的製作公司,開拍了《光榮之路》等佳作。1960年他與大導演庫布里克合作主演了影片《斯巴達克斯》,這部影片也成為他演藝事業中端的一個里程碑。此後一直至90年代中期仍有演出。其子麥可繼承衣缽,亦成一代巨星。2003年他與兒子合作出演了影片《三代同堂》。

朗達·弗萊明朗達·弗萊明

朗達·弗萊明 Rhonda Fleming,1923年8月10日生於美國加州好萊塢一個演藝家庭,原名瑪里琳·路易斯。1943年中學畢業後進入電影界,在《在古老的俄克拉荷馬》中作臨時演員。之後扮演過各種類型的女主角,多為潑辣的婦女和蕩婦。進入60年代以後,僅斷續出演少數幾部影視片。主要影片有《愛德華大夫》、《邊城豪俠》、《告別往昔》、《血海雄鷹》、《龍虎雙俠》、《大馬戲團》、《奴隸起義》等。

劇照欣賞

劇照 劇照
劇照 劇照
劇照 劇照
劇照 劇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