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驢》

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

簡介

黔之驢》是柳宗元的作品《三戒》中的一篇。《三戒》含《臨江之麋》《黔之驢》《永某氏之鼠》三篇寓言。本文是其中的第二篇,寫的是一頭驢被一隻虎吃掉的故事。

內容

這篇文章寓意深刻,具有鮮明的針對性、現實性。作者在《三戒》的序中說:“吾恆惡性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勢以乾非其類,出技以怒強,竊時以肆暴。然卒迨於禍。有害淡麋、驢、鼠三物,似其事,作三戒。”由此可知,作者寫這三篇寓言,是為了警戒世人:豪無自知之明而肆意逞志,必然自招禍患。而《臨江之糜》《黔之驢》《永某氏之鼠》則分別寫了“不知推己之十,而乘物以逞”的三種表現:“依勢以乾非其類”,“出技以怒強”,“竊時以肆暴”。因此,具體而言,本文旨在諷刺那些無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聯繫作者的政治遭遇,又可知本文所諷刺的是當時統治集團中官高位顯、仗勢欺人而無才無德、外強中乾的某些上層人物。此外,以“三戒”為三篇文章的總題目。並以“黔之驢”為本文的題目,也表明作者諷刺意圖的指向。但我們也可以不從驢破虎吃掉的角度,而從吃掉驢這一相反的角度。來理解本文的寓意:貌似強大的東西並不可怕,只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就一定能戰而勝之。

原文:

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後,終不敢搏。稍近益狎,盪倚沖冒。驢不勝怒,蹄之。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翻譯:
黔這個地方沒有驢子,有個喜好多事的人用船運載了一頭驢進入黔地。運到後卻沒有什麼用處,便把它放置在山下。老虎見到它,(一看)(原來)是個巨大的動物,就把它當作了神。於是隱藏在樹林中偷偷地窺探它。老虎漸漸地走出來接近它,很小心謹慎,不了解它是什麼東西。
一天,驢子一聲長鳴,老虎非常害怕,遠遠地逃走;認為驢子將要咬自己,非常恐懼。然而老虎來來往往地觀察它,覺得驢子好象沒有什麼特殊的本領似的;漸漸地習慣了它的叫聲,又靠近它前前後後地走動;但老虎始終不敢和驢子搏擊。慢慢地,老虎又靠近了驢子,態度更為隨便,碰擦倚靠、衝撞冒犯它。驢發怒,用蹄子踢老虎。老虎因此而欣喜,盤算此事,心想到:“(驢子的)本領只不過如此罷了!”於是跳躍起來,大聲吼叫,咬斷驢的喉嚨,吃完了它的肉,才離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