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飢餓》[1966年丹麥電影]

《飢餓》[1966年丹麥電影]
《飢餓》[1966年丹麥電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飢餓》是丹麥導演卡爾森·亨寧執導的一部電影,主演帕爾·奧斯卡森 岡內爾·林德布洛姆等,於1966年5月11日上映,是丹麥電影新浪潮時期的代表作。

基本信息

簡介

《飢餓》《飢餓》

《飢餓》(Hunger)被視為丹麥電影新浪潮時期的代表作。故事以189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為背景,描述一名失業男子如何飽受飢餓之苦,努力尋找生命的出口。全片以充滿壓抑的絕望氛圍,呈現冷酷的社會環境與主角身體與心靈的磨難與對立,優雅簡煉的敘事與運鏡,為丹麥電影開創了類型通俗之外的新風貌。

劇情

1890年代,失業的本圖斯很久沒有吃過一頓飽飯了,偏偏禍不單行,房東又將他趕出了門,無家可歸的他碰上了富小姐亞魯亞莉,編輯部也通知他他的投稿只要稍加改動就可發表,一切似乎都將好起來,可亞魯利亞的猶豫讓本圖斯終於明白,這裡並不適合他,他踏上遠去的輪船,去尋找真正屬於自己的幸福人生。

影評

《飢餓》《飢餓》

整部電影都在講“飢餓”這件事,講述一個人的狀態,他身體上的折磨與精神上的堅持在不斷拉鋸,導演的視聽語言是非常熟練的,讓觀眾看到了這種拉鋸,用一種優雅的姿態。當然這種優雅是蘊含著極大的痛苦,所以鏡頭的移動和切換會時不時的加快、變得神經質,幻想鏡頭也時不時衝進現實,就像男主人公——他有禮有節卻難免衝動,他敏感也容易受傷。那些環境音效在不斷地加強著折磨,整個社會空間都是一種對男主人公的折磨。導演幾乎有點殘忍地把他放到這樣的冷酷環境裡,並讓他保持著“飢餓”。鏡頭里沒有太多勾動你食慾的東西,但卻營造出一種讓你肚裡空空心裡冰冷的效果。那種隔膜、陰冷的空間,讓我的胃裡感到一陣陣空虛。一部有些粗糙的電影——但因這種粗糙卻讓影片表達顯得更有力量;也有點古怪的敘事——但這種古怪樹立了它的特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