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央視紀錄片]

《頤和園》[央視紀錄片]
《頤和園》[央視紀錄片]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電視紀錄片《頤和園》是央視紀錄片《故宮》的原班人馬歷時三年推出的又一力作。該片將用故事化的結構和講述風格,揭秘一座皇家園林的前世今生。《頤和園》共分6集,每集45分鐘。於2010年12月26日起,在央視一套晚間10:28播出。

創作背景

六集大型電視紀錄片《頤和園》六集大型電視紀錄片《頤和園》

《頤和園》製作團隊介紹,以電視紀錄片形式為頤和園“立傳”的想法,早在拍《故宮》時就已開始醞釀。
故宮頤和園分別代表著中國文化中重要的兩部分:“禮”和“樂”。故宮是皇家宮殿,是中國的政治心臟,故宮所代表的“禮”,是莊重、威嚴、規則、政治和法律等;頤和園是中國最大、最有代表性、保存最完好的皇家園林。相對於故宮代表的“禮”,頤和園代表的“樂”是輕鬆的,代表了皇家政權中最人格化的那部分內涵。可以說,頤和園是中國文化中代表“禮”的“活化石”。
該紀錄片總策劃總撰稿、該書主編趙微金明哲介紹,這次拍攝,一方面是想延續從《故宮》開始的“以物說史”的拍攝方法,為觀眾重現清朝由輝煌走向衰落的歷程;另一方面,也希望通過記錄頤和園的歷史、通過展現古代北京城的道路水系規劃,揭示中國古代的經濟觀念、生態規劃、城市理念等沒有得到應有關注的話題。
說起頤和園,大家一般會想起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其實,與頤和園關係更早的是乾隆皇帝。此次紀錄片和圖書也詳細記錄了這一歷程。
頤和園的前身,是乾隆歷時15年,耗資近500萬兩白銀於1764年建成的清漪園。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圓明園一起,在北京西北郊連成了一片龐大的園林區,史稱“三山五園”。乾隆南巡時帶上宮廷畫師,描摹江南美景與園林,對照《西湖全景圖》尋找靈感,就是為了建造一座完全體現自己意志,實現萬世一家夢想的“理想國”。除了參與設計外,乾隆還不忘“環保理念”。書里寫道:“昆明湖的幾個閘口,何時灌溉水田,何時放水給京城,何時開閘泄洪,乾隆都會過問。北京西山一帶發現煤礦後,乾隆不讓人挖掘,就是為了保護好這片自然山水。在乾隆的精心呵護下,西山一代形成了一個可以被視為環保典範的小氣候區。”

1860年,北京西郊的清漪園、圓明園等皇家園林被英法聯軍焚毀。光緒皇帝繼位後,大權在握的慈禧太后興起修園之意。重建工程的總設計師雷廷昌,是中國最具傳奇色彩的建築世家“樣式雷”的第五代傳人,他把自己的心血和祖傳的精湛技藝,都投入到修園工程中,而修復後的園林改名頤和園。
由於當年建造清漪園的圖紙、燙樣等重要歷史資料大部分已經毀於戰火,清漪園的現存資料十分稀少,它的真實面貌更是無從得見。這次拍攝過程中,攝製組發掘了大量不為人知的歷史信息,重新揭示了一些歷史懸疑,為清漪園相關歷史研究提出了新的素材、角度和視點。比如,在故宮信息中心發現了一張古圖《萬壽慶典圖》,這張圖描繪了乾隆母親崇慶皇太后萬壽慶典的盛況,從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當年清漪園的建築形制,規模以及園林盛況。這也許是現存唯一一張全面描繪清漪園的圖卷。再加上匯集各種史料,攝製組利用三維動畫特技,首次復原了一個最接近真實的清漪園,重現清漪園鼎盛時期的園林勝景。

精彩看點

《頤和園》《頤和園》

由於當年建造清漪園的圖紙、燙樣等重要的歷史資料大部分已經毀於英法聯軍的大火,清漪園的現存資料十分稀少,它的真實面貌更是無人得見。在這次拍攝過程中,通過艱苦努力,我們發掘了大量不為人知的歷史信息,重新揭示了一些歷史懸疑,為清漪園相關歷史研究提出新的素材、角度和視點。比如,我們發現了一張未得到世人矚目的古圖《萬壽慶典圖》 ,這張圖描繪了乾隆的母親崇慶皇太后萬壽慶典的盛況,從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當年清漪園的建築形制,規模以及園林盛況。這大概是現存惟一一張全面描繪清漪園的圖卷。匯集各種史料,利用三維動畫特技,節目中首次復原了一個最接近真實的立體的清漪園,再現了世人從未見過的清漪園鼎盛時期的園林勝景。
全片採用故事串的敘事結構和故事化的講述風格,依據從史料中發掘的大量事件線索進行充分加工,同時,借鑑故事片的手法,設定懸念,層層遞進,進行細膩的細節和人物刻畫,使知識性與趣味性相結合。為了改變以往一些歷史文化類紀錄片節奏緩慢枯燥沉悶的弱點,本片將一些權威性學術性專業性的觀點融於形象化的講述之中,尤其是片中設計到大量的園林知識,以攝像機鏡頭代替觀眾的主觀視線,以山水草木亭台樓閣作為觀察對象,通過畫面語言形象地詮釋專業的理論。全片見觀點不見專家。形成簡捷明快通俗易懂,可視性強的獨特風格。
頤和園所收藏的歷史文物多達四萬多件,而園中的亭台樓閣,花草樹木本身也是文物。本片“歷史重現”部分的拍攝,充分利用真實的場景和道具,在講故事的同時,兼顧文物展示功能。可以說,在這些段落中,除了角色是扮演的,服裝是現代的戲裝之外,其餘包括背景,環境、家具等都是珍貴的文物,可謂真正的“真實再現”。這種效果和價值是任何影視劇無法比擬的。本片在頤和園園真實的環境中進行的歷史重現,可以說為觀眾提供了一幅晚清皇家生活的全息圖卷。
本次拍攝採用索尼高端的數字電影攝影機。是迄今為止圖像質量最好的一部高清紀錄片。《頤和園》的影響延續了《故宮》的精美風格,同時,又有突破和創新。與《故宮》一樣,《頤和園》依然邀請著名攝影師趙小丁(《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山楂樹》攝影)作為攝影指導。兩度寒暑的大規模拍攝,窮盡各種視角,全面展示頤和園的極致之美。有些畫面,甚至讓每天身處園中的頤和園工作人員都感到驚奇,有些畫面,即使是老北京,也未必有緣看到。比如,多年一遇的西山晴雪,僅僅持續兩個小時的西堤霧凇,比如:一個長鏡頭從排雲殿前拉出,穿過排雲門,上升,直至俯瞰萬壽山全景,等等。後者並非特技製作,而是聘請世界著名航拍隊flyingcam使用遙控飛行器航拍完成。這個攝影隊曾經拍攝過電影《哈里波特》、《007》系列電影,八十年就榮獲奧斯卡最佳技術獎,通過各種拍攝手段,《頤和園》擁有了大量前所未有的獨家鏡頭,將向觀眾展示一個從未見過的頤和園。
紀錄片《頤和園》參加了多次國際電影、電視節,據獨家代理《頤和園》出版發行的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介紹,《頤和園》在海外市場反響熱烈,預銷售額超過《故宮》。在節目播出的同時,《頤和園》光碟及同名圖書也將上市發行。

節目特色

《頤和園》項目計畫於2006年4月啟動。該節目共分6集,每集四十五分鐘左右。全部製作到2008年結束,製作周期長達三年左右。
·這是一次史無前例的大型拍攝
·頤和園將在專家學者的創作參與以及文物的提調等多方面予以全力支持。
·我們將推開一扇扇塵封的大門,為您講述不為人知的故事。
展示你前所未見的清漪園

·由於清漪園當年建造的圖紙、燙樣等重要的歷史資料大部分已經喪身英法聯軍的一場大火,因此,清漪園的建造過程一直存在很多疑點。此次拍攝將在建築、歷史、園林等多方面專家的指導下,採用三維動畫技術對清漪園進行復原,並向觀眾揭示這項宏偉工程建造過程中的古代管理機制,重現皇家園林的輝煌,還原清朝鼎盛至衰落時期的生活原貌。
重現晚清皇家生活的真實風貌
·頤和園將自然景觀、園內建築和歷史文物相結合,可以稱得上是一幅晚清皇家生活實錄的全息圖卷,我們將用真實再現的手法完整、立體表述晚清皇家生活的真實風貌。
強大的專家支持
·聘請了頤和園有史以來前後兩任總工程師為顧問。
·採訪了園林、建築、歷史等多方面的權威專家。
先進的技術支持

·拍攝採用SonyHDCAMSR系列F950攝影機。中國國內首次採用此設備拍攝大型電視紀錄片。
·我們的節目形式包括:訪談、紀實內容的拍攝、建築空鏡和風光空鏡拍攝、靜物的拍攝、史料圖片的拍攝、真實再現、三維電腦動畫,在每種形式的運用中都會有創新。觀眾盡可拭目以待。
拍攝理念
·這次拍攝,一方面是想延續我們“以物說史”的拍攝方法,為觀眾重現清朝由輝煌走向衰落的歷程;另一方面,我們希望通過紀錄頤和園的歷史、通過展現古代北京城的道路水系規劃,揭示中國古代的經濟觀念、生態規劃、城市理念等等這些一直沒有得到應有關注的話題。
·讓文學與影視結合、讓專業學科與影視結合,探索東方的影視模式,是我們一直在摸索的道路。我們希望能夠通過努力,打造一部又一部具有社會意義的紀錄片,使影像站在一定的高度上,為歷史與今天的對話搭健一座橋樑,也能在深度和廣度上更好地推進中國與世界的交流。

創作人員

總策劃、總撰稿、製片人:趙微

1987年入中央電視台,1994年參與《焦點訪談》的創辦,任製片人兼記者。曾任中央電視台新聞中心評論部副主任,現任新聞專題部副主任。曾負責三峽二次截流、神舟五號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等大型特別報導。2004年擔綱紀錄片《故宮》總策劃、製片人。

總編導:金明哲

1998年開始在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工作,先後參與製作人物系列傳記片《百年記憶》中的梅蘭芳,晏陽初,魯迅,鄭正秋。2004年開始製作的大型紀錄片《故宮》,任第四集指點江山編導。2006年開始製作大型紀錄片《頤和園》,任總導演。

《頤和園》第二集編導:劉華
《頤和園》第三集編導:趙一鶴
《頤和園》第四集編導:張越佳
《頤和園》第五集編導:王偉達
《頤和園》攝影指導:趙小丁
《頤和園》第六集編導:鄭永志
《頤和園》主攝影:李建明、劉暢
《頤和園》攝影朱興輝、馬志偉楊明陽
《頤和園》燈光:馬立志

片頭人名字幕

出品人:焦利
總監製:羅明孫玉勝袁正明
總策劃、總撰稿:趙微
總編導:金明哲
攝影指導:趙小丁

片尾字幕

撰稿:趙微金頌梅譚作文史傑鵬唐波楊笑梅夏萌
編導:金明哲劉華趙一鶴張越佳王偉達鄭永志胡琤
攝影:李建明劉暢朱興輝馬志偉楊明陽
燈光:馬立志
搖臂:朱鳳軍
特效設計:胡琤陳顒
作曲:劉元
配音:於芳
錄音:陳洪奕苑學成李勃剛龔苗
再現指導:施潤玖
美術指導:林潮祥
動畫導演:劉華
動畫製作:王文軒班德龍文君張墨張宇金磊張晨朱飛成蔡黎
再現副導演:柴進
副美術:莊嚴張楠
道具:王輝
服裝:魯保忠孫文玉
化妝:劉丹於小婷趙曉麗
資料支持:徐臻劉洋張龍仝冰雪何季民
2d視效:宋凌琦
圖片攝影:李真
編導助理:李靜王蕾許悅崔旭高洋李屹戈飛龍艾馬駿
攝影助理:韓兆景鄭毅袁開鋒苗壯趙誠鄭鑫李誠
花絮攝影:夏永偉
責編:任崇蓉
製片:張東升楊波朱光王顯峰劉婷董娟孫楠李海峰孫秀髮劉沅明陳子卿楊衛東張禕
製片主任:陳洪奕李楊佟一平
特邀顧問:耿劉同高大偉王其亨王道成
顧問:蔣桂蘭孫卉祝瑋李高張賀軍叢一蓬付德印李林傑李樹興劉長文劉若晏徐翼民張建中姚天新婁慶西
統籌:秦雷翟小菊鄒穎楊鐵晨梁軍李昆金偉齊麟
檔案顧問:胡錘李國榮趙文良
資料統籌:李靜王蕾蔣浩蓮
技術協調:張新英劉新賈晉李懷新
技術統籌:王珮但京馬悅
剪輯合成:史海靜王騫潘汀肖田徐哲梁雯孫濤
視頻技術:范寧周眾何紹華馮松高嘉婁偉彭飛劉超吳鵬蔣欣李文勝
技術監製:崔建偉郭忱荊甫禮栗小斌
技術總監:李宏虹
製片人:趙微賽納周兵
監製:梁曉濤莊殿君梁建增羅琴谷雲龍關海鷹闞躍畢頤和
航拍隊:flying-camLimited
數碼校色:視點特藝(北京)數位技術有限公司
數字復原:北京水魔方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鳴謝:
故宮博物院信息中心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清代建築世家樣式雷及其建築圖檔綜合研究》課題組
國家圖書館
國家博物館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中共長春市委宣傳部
長春市淨月經濟開發區管委會
Sony(中國)有限公司
北京渲染平台
北京先力電影器材有限責任公司
華龍電影數字製作有限公司
北京市西城區銀河國小
發行:
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
合作拍攝:
頤和園管理處

分集介紹

第一集:清漪出錦繡

位於北京西北郊的一片濕地,在清乾隆年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乾隆十四年,這裡開始了一項水利建設,建成了京郊第一座水庫和完整的水利系統。然而,人們沒想到的是,這項工程的結束卻只是另外一項宏大工程的開始。隨著乾隆的一道道聖旨,曾經的濕地逐漸現出一片園林的雛形,這就是清漪園,頤和園的前身。這個園林工程為何引起議論?它和人們熟悉的乾隆下江南有何關係?歷經十五年寒暑,耗費數十萬人工修建而成的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錦繡華園?本集將利用特技與實景的結合重現消失一百多年的清漪園勝景。

第二集:昆明有乾坤

在清漪園裡,流傳著很多故事、傳說和至今未解的謎團。佛香閣的所在地原本是一座九層的延壽塔,這個專為皇太后祝壽而設計的建築,卻在接近完工之際突然被拆除改建為佛香閣。據記載,建塔拆塔的花費幾乎占據修園總花費的1/10。對拆塔建閣的原因,後人有多種猜測,但真相如何,依然是一個懸念。此外,世界上最長的長廊、與眾不同的聽鸝館小戲台、造型奇特的建築“揚仁風”、仿蘇州山塘街的買賣街,它們背後隱藏著怎樣的故事?清漪園的山水建築又如何體現古典園林藝術的精髓?

第三集:絕藝築頤和 

英法聯軍的縱火,使北京西郊清漪園、圓明園等幾座皇家園林變成一片廢墟。光緒皇帝繼位後,大權在握的慈禧太后又興起修園之意。在光緒皇帝的生父醇親王的支持下,修復園林終於成為現實。然而奇怪的是,本應由內務府負責的皇家園林修復工程卻成為海軍衙門的承建項目。重建工程的總設計師雷廷昌,是樣式雷的第七代傳人,他把自己的心血和祖傳的精湛技藝,都投入到修園工程中。修復後的園林改名頤和園,雷廷昌沒有想到,這會成為最後一座皇家園林。

第四集:風雨夢樂園

新建成的頤和園成為慈禧太后宏大生日慶典的神聖之地,成為老佛爺游湖賞景作畫聽戲的閒適之所,同時,也成為幽禁光緒皇帝的牢籠。頤和園如同社會安定與否的晴雨表,它見證了皇帝與太后的權力之爭,改革與保守的政見之爭帶來的風風雨雨。也經歷了園林歷史上的又一次浩劫。八國聯軍的入侵之時,慈禧太后從這裡出發向西逃難。頤和園,這座曾帶給她的主人無比榮光和歡樂的所在,卻也經歷著末世皇家的沒落與無奈。漸漸遠去的樂園,將面臨怎樣的命運變化?

第五集:禁苑演外交

公元1900年,八國聯軍以鎮壓義和團為名,侵占了中國的首都北京,頤和園也遭到劫難。1901年,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慈禧太后才結束逃難,從西安返回北京。在國力日漸衰退,國防日漸薄弱的情況下,清廷只能寄希望於依靠外交的力量扭轉國家的命運。從1902年開始,在皇家園林頤和園裡,慈禧太后展開了一系列外交活動。

第六集:滄桑續文明

從慈禧太后去世,頤和園就停止了帝後游幸,日漸荒蕪。清末代皇帝溥儀退位時,頤和園依然作為清皇室的私產予以保留。在經歷了有條件開放、售票開放、被收歸公有又私下被送還等一系列曲折之後,1928年7月1日,頤和園從皇家園林正式成為國家公園。然而,社會的動盪,國力的衰微使得頤和園日益殘破。1949年,解放軍接收頤和園時,賬上只剩兩毛錢。六十年之後的今天,頤和園裡景色秀美、遊人如織。清漪園時,萬壽山前拆塔建閣的懸念還有待破解,而佛香閣里,又有新的盛世傳奇繼續流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