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的歷史》

《音樂的歷史》

這是一本完整的介紹西方音樂歷史的專業書籍,向人們展示了音樂的發展史,介紹了音樂的產生及演化進程,帶著讀者徜徉於音樂的歷史長河,使讀者有一種返樸歸真的感覺,使人享受音樂帶來有美感。這本書可讀性很強,實為介紹音樂的不可多得的經典之作

基本信息

《音樂的歷史》圓號
這是一本完整的介紹西方音樂歷史的專業書籍,向人們展示了音樂的發展史,介紹了音樂的產生及演化進程,帶著讀者徜徉於音樂的歷史長河,使讀者有一種返樸歸真的感覺,使人享受音樂帶來有美感。這本書可讀性很強,實為介紹音樂的不可多得的經典之作

基本資料

《音樂的歷史》

作者:拜利
ISBN:7537931852
頁數:191
開本:大16開
封面形式:簡裝本
出版社:希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12-1
定價:35元

內容簡介

《音樂的歷史》大提琴

這冊以圖片見長的音樂史讀物中,作者調動了儘量豐富的感情元素,簡潔而又不失周到地敘述了西方音樂(核心是古典音樂)的由來與嬗變——其根源於東方的美索不達米亞的事實、其從鄙俗進入教學的“神聖化”過程、其從宮廷走向民間的“復興”演化、其終於成為人類主流音樂模式的原由……一系列決定了音樂發展走向的名人們的創作生涯和命運——在書中給出的中東傳統、猶太性吟唱、基督教學聖詠、世俗牧歌、文藝復興新調、巴洛克曲式、古典樂章、新浪漫主義潮流等環環相銜的時空坐標上——凸顯得更為真切而生動。

特色及評論

《音樂的歷史》排簫

一部完整的世界音樂史當然不該缺少亞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大洋洲的內容,同理,一部比較全面的音樂史似乎還應有關於指揮家、演奏音、歌手樂器之類的事跡。倘若以此衡量,《音樂的世界》的確不盡理想,然而事實卻是,這一有所欠缺的版本很可能量部更有吸引力音樂史。

人類社會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了音樂,已無法查考。但從古至今在音樂中卻沒有國界之分和種族之別,所謂樂器,就是奏出音樂的工具。如前所述,音樂的起源是以聲帶為樂器的“歌唱”,但人類伴隨著智慧的發展,開始了使用工具。不僅利用聲音唱歌,而且在管上鑿孔或者張弦撫弄以奏出音樂作為遊戲,這就產生了樂器。

音樂的流派

《音樂的歷史》海頓

從17世紀初的巴洛克音樂開始到現在,西方音樂的發展大致經歷了這樣幾個階段:即巴洛克音樂時期,古典音樂時期,浪漫主義音樂時期,民族音樂時期,印象主義音樂時期,新音樂時期以及現代音樂時期,每一個時期都有其各自的風格特點,所以這每一個時期的音樂都可稱為一種音樂流派。

巴洛克音樂(aroque•Must)通常所說的巴洛克時期是指歐洲文藝復興後的一段歷史時期,大致從17世紀初到18世紀中葉(約1600—1750年),崇尚富麗堂皇、精雕細琢,注重精巧而華麗的裝飾風格,即稱“巴洛克風格”。巴赫亨德爾同為巴洛克音樂的集大成者,他們在這個時期起到了承前啟後的樞紐作用,是值得世人紀念的。

古典音樂(Classice•Music)通常指18世紀到19世紀初的音樂,大致從巴赫到早期的貝多芬,這一時期稱為古典音樂時期。古典音樂有勻稱的形式美,體現人類普遍的理想與美的觀念,得到世人的普遍喜愛。前期古典音樂優(後期巴洛克音樂)以巴赫、亨德爾為代表,後期古典樂派又稱維也納樂派。海頓莫扎特、貝多芬是這個時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浪漫主義音樂《Romantic•Music)盛行於19世紀,這是一個劃時代的音樂時期,它的偉大在於完成了共性到個性的轉變,打破了傳統形式,不拘於曲式的統一,強調作者的主觀意識,是一種個性化的、理想化的、富於詩意的、感情重於理智的音樂。早期浪漫派代表人物如舒伯特韋伯、柏遼茲、孟德爾頌、舒曼和蕭邦等。中期浪漫樂派代表人物有李斯特、華格納、弗蘭克、布魯克納、布拉姆斯、柴科夫斯基等人。後期浪漫樂派受到華格納的影響,在音樂的配器和和聲配置卜都有了很大提高,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沃爾夫、馬勒、施特勞斯等人。

民族樂派(National•Music)各國各民族都有民族音樂的復興,民族音樂在繼承了浪漫主義音樂自我意識強,不拘一格特點的基礎上,將它拓展為民族性,用本民族民間的體裁形式,或直接採用民族民間音樂素材進行創作,反映本民族的歷史和民族風情,描繪人民的風俗生活,歌頌自己的祖國家鄉等,為本民族的人們所喜愛。早期代表人物如俄國的格林卡、波蘭的莫紐什科希曼諾夫斯基等。後期如挪威的格里格僅、芬蘭的西貝柳斯和西班牙的阿爾四尼斯、法雅、格拉那多斯、羅德里格等人。

印象定義音樂(Impressionism•Music)是指19世紀末20世紀初與印象主義運動同時期的音樂風格,印象主義音樂

《音樂的歷史》德彪西
注重追求的是氣氛和色彩,而不用平鋪直敘的方式,它力求擺脫浪漫主義的主觀情感表現,刻意創造出一種股股俄俄、恍恍溜溜對k朔迷離的音樂氛圍來暗示其內容,其代表人物如法國的德彪西、拉威爾、杜卡、戴留斯等。

新音樂:新音樂是統指20世紀初繼印象主義音樂以後發展起來的新型音樂,主要有表現主義音樂和新古典主義音樂。表現主義音樂:表現主義音樂是20世紀初與表現主義繪畫同步的音樂藝術,表現主義強調直接表現人的心靈世界和心靈所見的各種姿態,代表人物是勛伯格及他的學生帕格和威伯恩。新古典主義音樂:它以浪漫主義手法繼承古典主義形態,盛行於本世紀20年代末,它主張音樂創作應該“返樸歸真”,保持它的客觀性和嚴肅性,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俄國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普羅科菲耶夫、布索尼、普朗克、聖一桑、威廉士、魯賓斯坦、欣德米特、蕭士塔高維奇等。

現代樂派:隨著電子音響、數學等科學技術的發展,而出現了序列音樂、電子音樂、空間音樂、機遇音樂、偶然音樂、具體音樂等等。代表人物有巴托巴、威伯恩、葛羅菲、斯托克豪森、哈恰圖良等。

作者介紹

約翰·拜利是一位專門研究西方古典音樂的英國學者,作有多部音樂專著,其中最重要的作品是《哈姆林音樂百科全書》《古典音樂》此外,他還是一位知名的辭典作者,並為英美多家報紅主持著音樂專欄。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