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鞦韆》

《鞦韆》

《鞦韆》是一副西方名畫,描繪的是浮華貴族少年藏在樹叢里偷看小姐盪鞦韆的場景。巴黎奧賽博物館藏。這幅畫代表了當時貴族的藝術趣味。

基本信息

簡介

《鞦韆》《鞦韆》

《鞦韆》一畫描繪的是浮華貴族少年藏在樹叢里偷看小姐盪鞦韆的場景。這時鞦韆上的小姐一隻高跟鞋不慎脫落並甩了出來,這位浪蕩公子準備伸手去接。儘管畫得十分細緻,比如,花園的景色與樹叢畫得很美,畫意的格調卻極其低俗。

這幅畫代表了當時貴族的藝術趣味。以調情為內容,在福拉哥納爾的全部作品中占有一定優勢,而且無論從內容與形式上看,比起他的老師布歇來,則有過之而無不及。誠然,福拉哥納爾的進步的藝術思想與頹廢的貴族趣味是並存著的。後者在為顯貴們訂購而作的那些幅畫上,表現得非常露骨,輕佻的內容與高超的色彩技巧,是福拉哥納爾繼承布歇“向婦女獻殷勤”的一種繪畫“傳統”。

類似這種描繪男女間風流艷事的畫還有好幾幅,如描繪舞會上一位少婦溜到側室與情人倉促接吻的《偷吻》(藏列寧格勒艾爾米塔日博物館)、抱著少女試行求愛的《門閂》、紈絝子弟用梯子爬到陽台上與心神不寧的少女幽會的《約會》等。有些方面幾乎還顯出色情描繪的成分。當時的沙龍內就有人抨擊這種繪畫。但他的名聲也從此沸揚,他的畫完全是迎合巴黎上流社會的。不過,福拉哥納爾的藝術與他的品行有著明顯的兩重性。

他不象布歇那樣甘為宮廷的僱傭畫師,也不貪圖官方的贊助。在整個18世紀畫家中,他是第一個公然蔑視院士們的畫家。1769年後,他避開了皇家美術學院。後來在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被推舉為國立美術館館長與美術展覽會的評審委員。然而,在他藝術的繁盛時期,為了金錢,他卻樂意給富人們畫一些愛情與放蕩題材的小畫。無怪他的朋友說他是一個可悲的“為混飯吃而粗製濫造作品”的畫家。

作品賞析

在這幅作品中,對女子嬌羞神態的刻畫,十分令人著迷。提起雷諾瓦,令人不禁浮現女性盈盈含笑的嫵媚畫面,或是孩童純摯的容顏、輕鬆歡樂的聚會,還有陽光下款款起舞的人群......

他的作品呈現一種優雅自然的美,除了最直接的愉悅感受外,不會讓人有任何思考性的負擔。在他的畫中找不到對人生負面的反應與答案。

作者簡介

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瓦(Pierre-AugusteRenoir)(1841--1919)

雷諾瓦是法國著名的印象派畫家,最初與印象畫派運動聯繫密切。他的早期作品是典型的記錄真實生活的印象派作品,充滿了奪目的光彩。然而到了(18世紀)80年代中期,他從印象派運動中分裂出來,轉向在人像畫及肖像畫,特別是婦女肖像畫中去發揮自己更加嚴謹和正規的繪畫技法。

在所有印象派畫家中,雷諾瓦也許是最受歡迎的一位,因為他所畫的都是漂亮的兒童,花朵,美麗的景色,特別是可愛的女人。這些都會立刻把人吸引住。雷諾瓦把從他們那裡所得到的賞心悅目的感覺直接地表達在畫布上。他曾說過:“為什麼藝術不能是美的呢?世界上醜惡的事已經夠多的了”。他還是女性形象的崇拜者,他說:“只有當我感覺能夠觸摸到畫中的人時,我才算完成了人體肖像畫”。

創作背景

1766~1768年間,83×66厘米,倫敦華萊士陳列館法國洛可可藝術的盛行期,就其發展過程來看,大致有三個階段:一、奧爾良公爵攝政時期以及1726~1743年樞密主教弗勒里(路易十五的宮廷教師)攝政期;二、蓬巴杜夫人時期;三、1767~1774年的杜·巴莉夫人時期。我們已知道布雪是蓬巴杜夫人寵信的畫家,他的藝術自然也反映著蓬巴杜夫人時期的特徵;福拉哥納爾(1732.4~1806.8)的作品,則可以說是杜·巴莉夫人時期的藝術代表,儘管他在巴結這位夫人時未能湊上趣。杜·巴莉夫人曾委託這個被她稱為“小弗拉戈”的畫家畫一組木板油畫,總題目是《少女心中的愛情升華》,一共五幅,分別是《追逐》、《約會》、《問候》《戴冠的情人》《遺棄》。據說在其中一幅《約會》上,因男女主人公很象杜·巴莉夫人和路易十五而冒犯了國王。不過,有的美術史家不認為這是唯一的原因。原因倒是在一幅題為《遺棄》的畫上。本來它應叫做《欲望》,當全套組畫呈上去時,不知誰改了題。其時,杜·巴莉夫人正處極受路易十五寵愛的時刻(杜·巴莉夫人是繼蓬巴杜夫人之後的路易十五的又一情婦,她比蓬巴杜夫人長得更美,也更年輕),因此犯忌。這一幅著名的《鞦韆》,也是裝飾性木板油畫。就創作時間與藝術風格看,它與杜·巴莉夫人委託的五幅木板油畫是完整的一組,都屬於1765~1772年間完成的作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