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塔奇傳》

《雷峰塔奇傳》

《雷峰塔奇傳》作者:玉花堂主人 清代小說,五卷十三回,題“玉花堂主人校訂”。

基本信息

簡介

海報海報

存嘉慶十一年(1806)寫刻“姑蘇原本”,內封題《新本白蛇精記雷峰塔》,目錄書題《新編雷峰塔奇傳》,序稱《雷峰夢史》。首序。

另外儲存全福堂寫刻本、益和堂刊本、經國堂寫刻本、光緒十九年水竹居士石印本、上海廣益書局鉛印本等,書名或題《增像義妖全傳圖詠》、《白娘子出世》等。

書敘白蛇與許仙的故事。此故事明吳從先《小窗自紀》、田汝成《西湖遊覽志余》中均有記載。馮夢龍編《警世通言》時,亦收入該篇,題曰《白娘子永鎮雷鋒塔》結尾以白娘子被永鎮雷峰塔下作結,是個愛情悲劇。此書是在有關白娘子題材的野史、話本、戲曲的基礎上,修改發展而成的。小說結局改成了大團圓,以白娘子、許仙白日升天,其子高中狀元收尾。這種因果的框架和大團圓的結局,其實削弱了作品的思想內涵,在故事情節上也是多餘的累贅。
 
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嘉慶十一年刊本影印此書,收入《古本小說集成》。春風文藝出版社1997年亦據嘉慶十一年刊本點校此書,收入《古代珍稀本小說續》。巴蜀書社等聯合出版之《神怪小說大系》,亦收錄此書。......

內容

詩曰:

素精思世受恩深,酬卻生前百贖身。
誕育責嗣超升去,雷峰塔畔永標名。
話說元朝浙江杭州錢塘縣有一書生,姓許名仙,表字漢文。父親許穎號南溪,經商為業,母陳氏。漢文生才五歲時,父母染病,相繼去世,留下些少家業。虧他有一胞姊名喚嬌容,嫁與本縣李公甫為妻,這公甫在錢塘縣當一縣役,家中頗稱去得。漢文父母亡後,嬌容即將漢文挈在家中撫養。光陰迅速,日月如梭,漢文不覺長成一十六歲,生得眉清眼秀,丰神俊逸,公甫與嬌容十分愛他。一日,公甫因衙門元事閒坐,忽思漢文年已長成,須尋一件事業與他去做。夜間,便對嬌容說道:“汝弟從幼在我們家中,今已長成,須當尋覓一件技藝與他去做,不可虛度光陰。”嬌容道:“妾身父母早年棄世,舍弟從幼多蒙官人撫養照顧,今幸長成,官人若肯周全,妾身不勝感激。”公甫道:“賢妻不須煩心,愚夫現有個相好朋友,姓王名明,字鳳山,他現在此縣前懷青巷口開藥行,十分鬧熱。等我明早去見他,將汝弟送他行中學習藥道便了。”嬌容大喜,一宿無詞。

到得天明,公甫梳洗已畢,出門一直來到縣前王員外藥店中。員外笑臉相迎,同入店中,分賓主坐定,員外開言道:“李兄今早到敝鋪有何賜教?”公甫道:“好教員外得知,小弟有個妻舅名喚許仙,字漢文,為人頗稱謹厚,向在小弟家中株守斗室,經紀無路,意欲將他送在員外貴鋪學習藥道,俾供驅策,未知員外肯容納否?”員外道:“小弟近因店中貨物頗多,正在缺一謹慎幫手之人,李兄若果不棄,足見相知之雅,妙!妙!”公甫見員外應允,忙起身稱謝,作別出門。

回到家中,將員外應允美意向許氏及漢文細細說明,二人喜不勝言。公甫就往日家揀個黃道吉日,將漢文送過王家藥店來。臨出門,許氏不免叮嚀幾句話兒。到得店中,員外接人,敘坐,公甫開言道:“向日蒙員外盛情,今日吉日,小弟特送妻舅前來,祈員外訓迪教誨,將來若有成就,感佩員外大恩,沒齒不忘。”
員外看見漢文人才出眾,色貌超群,心中大喜。答曰:“令舅天姿俊逸,將來必成大器,小弟並藉榮光。”公甫即命漢文過來拜見員外,員外答以半禮。公甫辭別了員外出店,回家對許氏道明,不在話下。

這邊漢文在員外店中,員外見他言詞伶俐,作事周詳,十分愛他,比別人不同。公甫亦時常來到店中看視點綴,此話慢表。
正是:
若無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且說四川成都府城西有一座青城山,重岡迭嶺,延袤千里。此山名為第五洞天,中有七十二小洞,應七十二候,八大洞按著八節。自古道:山高必有怪,嶺峻能生妖。這山另有一洞,名為清風洞,洞中有一白母蛇精,在洞修行。洞內奇花競秀,異草爭妍,景致清幽,人跡不到,真乃修道之所。這蛇在此洞修行一千八百年,並無毒害一人,因他修行年久,法術精高,自稱白氏,名曰珍娘。究是畜類,未能超成正果。
一日,在洞遊玩,心中忽思:我在此修行多年,至今未得正果,不如往別處名山遊玩一番,猛思:浙江杭州號繁華之邦,西湖擅名,虎邱馳勝,待我前去觀看景致一番,多少是好。主意已定,遂將洞府封閉,即時駕起雲頭,升在空中,哪消片時光景,遙望杭州不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