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

《鍵》

《鍵》是由池田敏春導演,川島直美、柄本明等主演的一部電影,於1997年上映。

基本信息

劇情梗概

昭和三十四年的故事,一個精力衰退的大學教授如何通過激進的手段試圖滿足內心放蕩的妻子,最後自己卻成了欲望的犧牲品。56歲安西教授與45歲美艷妻郁子房事不合,便主動找來年輕人木村,慫恿其接近妻子,自己從中妒嫉而增強性慾,最終卻因房事過頻猝死……登場人物僅有五位:安西夫婦、木村、女兒敏子、相馬醫師

版本比較

1959年,《鍵》第一次彩鈴銀幕上亮相。這是日本“黃金時代”接近尾聲時期,是大映公司經理彩鈴用“大片一片主義”反對“雙片主義”來爭奪市場酣戰時期拍攝,完全是出於商業打算。大映以把“代表現代日本文豪”谷崎作品搬上銀幕這一冠冕堂皇說法作為藉口,乘機大肆渲染變態心理、通姦、裸體以及種種色情,用來吸引觀眾(注③)。而該片導演,則是剛剛憑藉改編三島由紀夫《金閣寺》走紅市川昆。

幹勁十足市川,利用公司希望賺錢心理獲得執導機會,和妻子對原作做一番改編,想通過影片傳達自己一些想法,但結果並沒有能夠實現。市川曾宣布要把《鍵》拍成一部驚險喜劇,可由於原作過分偏重於性描寫,儘管市川有多么好計畫,結果拍出來既不是驚險片也不是喜劇片,他打算全部落空。儘管如此,該片對西方仍然充滿吸引力,甚至還摘得翌年坎城電影節評審會獎。

1970年代日活粉紅電影(Pink Eiga)趨於成熟,彩鈴這個時代背景下,日活主將神代辰巳第二次把《鍵》搬上銀幕,與大映版欲藉藝術之名挑逗性慾恰相反,神代是借著粉紅名義舒展藝術情懷。從創作心態上看,粉紅派神代與官能主義傾向谷崎角度也很暗合。

1980年代和1990年代,同樣以粉紅映畫見長木俁堯喬和池田敏春分別再度翻拍,前者出自若松孝二(與神代辰巳齊名粉紅舵手)公司,後者由東映斥資,對木俁、池田二人而言這算得上是本職工作。

影片分析

《鍵》(The Key)一片,從四個人相互利用和欺騙來達到性的滿足而言,性不僅僅是肉體欲望,還包含著嫉妒、金錢、愛情等諸多因素。The Key是鑰匙,是打開性慾之門的鑰匙。丈夫安西行將朽木,妄圖從年輕的妻子那裡得到更多性快感,他暗中支持木村引誘自己的妻子,刺激自己嫉妒來提高性能力。妻子郁子假裝受騙,以從木村那裡得到性快感。安西的女兒明知木村是個騙子,也甘願受騙。這一切用郁子的話來講“不過是性慾而已”。《鍵》一片所展示的不是婚外戀,而是人在性慾方面的自私。所謂的忠貞、愛情都被掩蓋了,只剩下赤裸裸的性慾和金錢。有“性”就是美好的,無“性”一切悲觀。然而有性無性都是絕望的。

最早接觸《鍵》是1997年池田敏春執導版本。當時覺得池田不留導演痕跡、四平八穩、娓娓道來樸素敘事,好歹把原作故事做恰如其分交代,比起增村保造《痴人之愛》 、西河克己《春琴抄》等谷崎映畫讓人稱心很多。最令人稱道是川島直美、柄本明兩位主演渾然天成氣質表演,活脫脫從書中跳出來人物一般。神代辰巳1974年版本主人公就不盡人意,長相平庸女主角讓人嫌惡感十足。而京町子作為市川版女主角則稍年輕。

至於谷崎原作故事,與上述故事基本無異,池田條理井然地完成小說影像敘事,邏輯也比較合乎常理。然而,這是要付出一定代價。

谷崎原作是以日記體形式寫成,帶有一些“私小說”味道,作者分別通過模擬安西教授與郁子私人日記,記載整起事件,由於安西夫婦同為當事人,也就是說,這是位處同一件事中二人兩種主觀感受,因而並不存彩鈴確切客觀“事實”。同時,由於二人日記都是有意寫給對方偷看,一方面使夫婦二人逾越世俗義理“談性色變”屏障,彩鈴羞於啟齒性問題上促膝談心,袒露心聲。並一直心照不宣,保持性神秘浪漫。另方面日記也因此帶著不誠實和目性。

池田為保持影片流暢與條理,為剔除原作中這種不確定含糊元素,不得不捨棄原本作為敘述載體與核心“日記”,取而代之為郁子懺悔式倒敘回憶。其結果吶?雖然故事向雅俗共賞、一目然邁進一步,卻錯失原作最寶貴東西。“鍵”彩鈴日語中是“鑰匙”意思,於原作表象為開啟日記鑰匙(隱喻開啟欲望之門、肉體之門鑰匙),池田放棄日記道具,“鍵”也就少掉一層用武之地,連“鍵”電影片名都隨之掉分量嘛。

此外,池田對故事中幾個人物也動一些手腳。木村成突然冒出來、覬覦安西財產垂涎郁子美色奸佞窮小子(原作里他本為安西,甚至對安西懷著敬重心情),他對安西一家人曲意逢迎,左右逢源,一面與郁子通姦,一面與女兒敏子虛與委蛇。影片特彆強調木村與敏子肉體(“戀愛”)關係,木村對她甜言蜜語,並把郁子改作敏子繼母(郁子成安西續弦),使郁子離家,對父親怨懟、報復等原作缺少交代環節合乎人性常識,為其“弒父”提供足夠行為動機。使得原作布設諸多不明確疑團(例如郁子對女兒猜疑)水落石出。

所處地位

《感官世界》、《上海異人娼館》、《鍵》,被譽為日本情慾電影的三座高峰。我不知這個說法源自何方,覷其三部作品的入選理由和共同處,約莫是它們虐待狂(Sadomasochism)性質的畸戀情慾(Eros),以及被人多次翻拍的吧。較之《感官世界》與《上海異人娼館》,《鍵》不痛不癢的溫吞水般的情慾描寫,膚淺刺激與朦朧色彩,無疑匱乏S&M皮開肉綻的濃郁官能色彩,仿佛低一格的作品,經常被人(尤其我國觀眾)遺忘甚或忽略不計。

比起文壇輿論的苛刻非難,《鍵》在影壇上要輕鬆很多,自豪傲氣得多。較之《刺青》、《痴人之愛》、《細雪》等谷崎名篇,《鍵》的篇幅十分適宜改編成90分鐘長度的影像,不長不短,恰到好處。從市川昆到神代辰巳,從木俁堯喬到池田敏春,乃至義大利情色皇帝丁度·巴拉斯,都拍出了相應版本的《鍵》(注②)。半個世紀以來幾乎每過十年就要被送上銀幕一次。而除這五個版本外,以《鍵》為鑄模篡改甚或批量生產的劇情片、粉紅電影、AV、漫畫等更是不計其數。

海報欣賞

《鍵》《鍵》

《鍵》是谷崎潤一郎晚年的重要作品之一,也是最受爭議的一部作品。1956年,70歲高齡的谷崎面臨著精神與肉體的衰頹、“不中用”的威脅,在病榻上堅持完成《鍵》,倔犟地嘆出“惡魔主義者”老殘而不服輸的悲哀與自吟。寡廉鮮恥地暴露異常的閨房隱私,飲鴆止渴地給自己遲鈍了的官能與藝術創作帶來更大的刺激(就像這個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樣)。一方面,《鍵》的“傷風敗俗”令正統人士大為不悅,另一方面,《鍵》中前所未聞、別有洞天的性心理揭密,就猶如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似的傾覆了人類傳統的倫欲觀念,在人類情慾史上翻開了全新的一頁。同時它是東方式的。誠然,《鍵》的確存在著某些缺陷,但是,對於真正的藝術體而言,體內的蜜糖毒素正是共生的。

獲獎情況

這部作品於六十年便拍成電影,並獲得坎城影展的評審團大獎,其後亦陸陸續續相繼改拍了好幾次電影。本片則首次以現代角度來描寫這部古典官能文學。池田導演以往的作品中多以強烈的觸感描繪現代人類的情慾世界。這次的嘗試受到諸多媒體、影迷們的注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