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波評說曾國藩家訓》[圖書]

《酈波評說曾國藩家訓》[圖書]
《酈波評說曾國藩家訓》[圖書]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酈波評說曾國藩家訓》一書以酈波一貫的詼諧幽默的敘事風格,為讀者全新揭示了曾國藩這個神秘人物的真實面紗,生動闡釋了曾國藩家訓的修身、養性、自立、自達;識人、用人,立人、達人,這正是曾國藩家訓智慧與思想的精華所在。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酈波評說曾國藩家訓》《酈波評說曾國藩家訓

《百家講壇》節目首播

曾國藩誕辰200周年、《百家講壇》10周年曾國藩首部抗鼎之作同步播出。今年是曾國藩誕辰20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也是《百家講壇》節目開播10周年,是《百家講壇》著力打造的第一部有關曾國藩的抗鼎之作,有著非凡的社會價值。新書出書日期也是《百家講壇》節目首播日期,為期一個月的節目連續播出,將有力地帶動新書熱賣。

眾多名家力薦

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言恭達為本書封面題詞“曾國藩家訓”。王立群、唐浩明、閻崇年、鮑鵬山為本書撰寫推薦語。其中唐浩明先生是我國寫曾國藩歷史小說的第一人,他的推薦非常有分量。其中閻崇年老師的推薦語為:“國有法,鄉有約,家有訓。《曾國藩家訓》經酈波先生評說,生動可讀,足資借鑑。”

曾國藩思想價值和名人效應

“當官要學曾國藩”是一句家喻戶曉的諺語,清代曾國藩不僅精通為官之道,被稱為清代“中興第一名臣”,又是清朝軍事家、理學家、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在治家,治軍,治國,教育等方面都有重大建樹。本書講述了曾國藩的生平故事,修身治家的經歷,本身就具有很強的關注度。

可讀性故事性強

與同類書相比可讀性、故事性強。不同於其他同類書籍的是,新書一掃同類書的枯燥的、解讀式的、學術味濃厚的風格,通過清新的文筆,故事化的講述方式,講述了曾國藩的生平故事,可讀性非常強,是適合中小學生以上普通人群閱讀的大眾讀物。另外,酈波在本書中延續了一貫詼諧幽默的敘事風格,娓娓道來,引人入勝。

視角獨特結合當下關注點

新書並不是單純地傳遞曾國藩家訓的智慧與思想:修身、養性、自立、自達;識人、用人,立人、達人等,還結合當代人關注的教育、勵志、用人識人等社會熱點進行視角獨特的故事化闡述,對於當代很多問題都有啟發意義。尤其對青少年、孩子的父母有很強的啟發教育意義。

內容不限於曾國藩書信

當前市場上有關曾國藩家書的書一般停留在曾國藩的書信、日記內容上,而本書對曾國藩思想相關知識的解讀不限於此,而是善於融匯貫通,為本書的主旨所用,將曾國藩文集中的《冰鑒》、《挺經》等部分的內容也拿出來進行了解讀,完善了識人、用人內容以及教育人們成長、成才的內容。另外,本書還充實了豐富的關聯資料。

內容概述

《酈波評說曾國藩家訓》一書是酈波老師在以教育為主題的同時,跳脫出傳統的道德說教模式,而更加注重對人的社會教育及現實教育,結合曾國藩一生平步青雲的官場經歷,詮釋曾國藩如何在維持自身理想以及文人道德底線的同時周鏇於多方利益交織的權力漩渦中而進退自如,從而實現自身“兼濟天下”的理想與“封妻蔭子”這一世俗價值觀中的成功標準的完美結合。為讀者揭露了曾國藩遊走於滿漢之防,善惡之間進退有度,遊刃有餘的處世秘籍,全方位展示了曾國藩這位在刀尖上舞蹈的政治家波瀾壯闊的一生。對當下懷揣夢想將要踏入社會或剛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及時而透徹的指點。

作者簡介

酈波,1972年4月17日出生,祖籍江蘇省丹陽市。現任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南京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學與文化專業博士,漢語言文學博士後。2007年出現在江蘇城市頻道《萬家燈火》節目,開創了該節目收視率的第二新高。2009年10月初,他在《百家講壇》主講《大明名臣:風雨張居正》後一炮走紅,被譽為百家講壇“學術小生”。2010年8月,《百家講壇》連續播出他主講的《大明名臣:抗倭英雄戚繼光》、《大明名臣:于謙》、《大明名臣:海瑞》,新書《抗倭英雄戚繼光》、《清官海瑞》也同步與讀者見面,形成“大明四大名臣”系列。他在百家講壇主講的《酈波評說曾國藩家訓》也將於2011年4月與觀眾見面,同名新書也將由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同步出版。

創作背景

在百家講壇講解曾國藩家訓

再一次接受讀書報記者的採訪,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酈波正在百家講壇講解曾國藩家訓,而《酈波評說曾國藩家訓》一書也由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同步出版上市。作為國內首位文牘學博士後,酈波一直在課堂上向學生宣揚中國的傳統文化,百家講壇也曾給他提供過更大的講台。那么,這一次為什麼選擇了曾國藩家訓?

精神境界低更可怕

儘管酈波很早就閱讀《曾國藩家訓》,且常讀常新,多有收穫,但這次在百家講壇評說曾國藩家訓,最根本的動力是對教育現狀的某種憂慮。“公眾對教育現狀的批評比較多,特別是對高分低能的一些現象很不滿意。其實精神境界低更可怕。”酈波認為,當下教育有三大塊缺失:一是大眾教育缺失,更多的是精英教育、象牙塔教育,教育資源集中且失衡,尤其以中國小最為嚴重;二是精神教育缺失,素質教育提得很多,但是更側重能力和技術;三是親職教育缺失,把孩子推到學校,其實家長才是孩子人生路上第一位老師。什麼是真正的教育?酈波認為,孔子之所以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可的第一位教育家,是因為他將貴族教育引向平民教育、大眾教育。“孔子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教改課程家,他把禮、樂、書、數、射、御‘小六藝’,推廣為‘大六藝’,即《禮》、《樂》、《書》、《詩》、《易》、《春秋》。《禮》相當于思想道德與公共關係學;《樂》包括所有的優美音樂,是藝術修養學;《書》是尚書,是先王經典,相當於經典作品導讀;《詩》是詩經,相當於文學;《易》是宗教,本質是哲學;《春秋》是歷史學。”

顏之推不如曾國藩影響大

“中國的父母總想著要給孩子最好的東西,最好的東西不是物質,而是情感,現在中國文化教育土壤貧瘠,親職教育缺失,最好的解決辦法是從親職教育入手,培養情感。”酈波說。在傳統的儒家教育中,首先是親職教育。中國人自古注重家訓家教,歷史上的名臣大儒如宋朝的司馬光、歐陽修、朱熹;明朝的王夫之及清朝的鄭板橋、曾國藩等等,都留有家訓。在這些歷朝歷代的著名家訓家規中,中國傳統文化中固有的仁義禮智信、忠孝節義、禮義廉恥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文化與美德才得以流傳。

家訓得到一致認可

酈波曾試圖講顏之推家訓,但對於大眾來說,顏之推顯然不如曾國藩影響大。平常治學養成的習慣,就是做任何課題之前,儘可能地收集研究對象所有的相關內容,這次講曾國藩,酈波更是集思廣議。歷史上關於曾國藩的爭議很大,學術界認可曾國藩,認為他挽救了儒家傳統文化,儒家文化是漢文化的核心,馮友蘭認為曾國藩是挽救了漢文化,是大功臣,可是他另一個身份是漢奸,幫助晚清鎮壓太平天國。章太炎最恨曾國藩,認為曾國藩是奴才。梁啓超編過《曾國藩嘉言鈔》,蔡鍔編過《曾胡治兵語錄》,蔣介石則把《曾能治兵語錄》作為黃浦軍校教材。1945年,八路軍軍政雜誌社曾經把《曾胡治兵語錄》出成白話解。酈波說,當時的國共兩黨都拿曾國藩家訓中的思想精華作為治兵方法或作為教材。可見這一最受爭議的人物,他的家訓卻最得到一致認可。

這是大家的課堂

在通覽了曾國藩的相關圖書之後,酈波發現,這些書基本上是編選本,即使是評點解讀,其面對的也是有一定接受能力和基礎的讀者。因此,他在講解的時候,注重了面對普通大眾閱讀的情節性和故事性。但恰恰是這一點,引來不同的看法。有人說,酈波在《百家講壇》上講的曾國藩,太通俗,不深刻。酈波解釋說,那是大眾平台上,作為教師,他不能不考慮大眾的接受能力,否則自說自話沒意義。這是大家的課堂。他的講解,總是從一段故事入手。“故事是學術的一種。最早的文學比如希臘神話,就是故事,每個民族的文化傳承就是靠故事完成的。說我是講故事,講得淺顯,我不認為是貶低,而是最大的獎賞。”

將國學教育貫穿到日常教學中

酈波說,近年來,家教圖書受到讀者重視,諸如《哈佛女孩》等暢銷書動輒銷售上百萬冊,但是鮮有類似的成功案例,就是因為“哈佛女孩”只是個案,並沒有在教育規律上進行把握總結,也沒有建立在系統的文化基礎上,不見得適合所有孩子。而《曾國潘家訓》在傳統文化上有深厚的傳承和積澱,既是個案,又有普適性。酈波生活中最大的愛好是上課,上課最大的內容則是生活。他深愛著三尺講壇,想方設法引起學生的興趣。比如用音樂,用古詩。上課前,他會從一首詩講起,遒勁瀟灑的硬筆書法落在黑板上,繁體豎版的詩句很快將學生帶入古典文學的意境中。從詩里破解疑問,這是酈波講課的小技巧,他也樂於陶醉其中。他喜歡讀經典,讀得最多的老子、莊子、唐宋八大家,又很復古,學的是古典文學,愛的是京劇,又喜歡著長衫,吹洞簫,打打太極拳,寫寫漢字——他尚不敢稱其為書法。他崇尚漢字,因為漢字就是漢文明,華夏文明之所以沒有斷裂,原因就在於漢字的凝聚力強大,支撐了漢文化的傳承。

目錄

序:評“千古 第一家訓”
識己篇 修身齊家
第一講 從笨小孩到一代大儒
笨小孩
小氣與遺憾
華麗的轉身
第二講 納妾風波與人生信仰
風波
傳說
信仰
第三講 無一日不讀書
落榜
買書
耕讀傳家
讀書之法
第四講 貧窮的富豪
真假“窮”
保身與善身
“窮”道
第五講 曾三戒
父親的忠告
倭老師的方法
唐老師的絕招
淡與靜
第六講 最敗人的兩個字
敲打李鴻章
防惰
克勤
第七講 “八寶飯”與“八本堂”
分錢惹的禍
家國天下
曾國藩的“家”法
第八講 打脫牙,和血吞
出山記
長沙之辱
忍字經
第九講 養活一團春意思
春意思
趣字經
第十講 我與我周鏇
男人戒菸
日課十二條
不死不休
識人篇 立人達人

參考書目

影響

百家講壇當紅代表人物

2011年時逢歷史名臣曾國藩誕辰200周年紀念及辛亥革命100周年紀念,“百家講壇”趁開壇十周年之際特邀“百家講壇”如今當紅代表人物——“學術小生”酈波於4月20日重磅推出《酈波評說曾國藩家訓》,為觀眾詳細解讀曾國藩這位震鑠古今的中興名臣以及《曾國藩家訓》這部桃李滿天下的千古一訓。同名圖書《酈波評說曾國藩家訓》也將由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於4月底同步出版上市。

首印總計56萬冊

此次潛心一年凝聚無數心血而鑄就的力作《酈波評說曾國藩家訓》,據記者向出版社了解,《酈波評說曾國藩家訓》一書,上、下首印總計56萬冊,而這只是其初步目標,相信隨著“百家講壇”節目的深入播出,市場的需求還會進一步的擴大。短短兩年時間,6本著作總計百餘萬字的心血,酈波教授的刻苦敬業在學術界有口皆碑。兩年間,酈波教授推掉了大部分的商業及娛樂活動,潛心在家研究,著書立說。在廣大“荔枝”中更流傳著“熬夜達人”的美譽,可見其廢寢忘食的鑽研精神。數十年求學積累的厚積薄發,外加優良的學品,儒雅的形象。我們有理由相信“百家講壇”在送別易中天、閻崇年、于丹等文化大腕的同時將會迎來屬於酈波教授的嶄新時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