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晨報》

《都市晨報》

《都市晨報》於2001年初開始籌備創刊,國內統一刊號CN32--0057,郵發代碼27--52。前身是創辦了十六年的《經濟新聞報》。《經濟新聞報》立足徐州,服務淮海經濟區,曾經輝煌一時,但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和報業競爭格局的變化,一度陷入了困境。報社黨委經過反覆研究,決定將其重新定位,並更名為《都市晨報》。2001年4月18日,晨報出了第一期試刊。4月25日、29日、30日和5月1日,又陸續推出4期試刊,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圖)《都市晨報》《都市晨報》
《都市晨報》於2001年初開始籌備創刊,國內統一刊號CN32--0057,郵發代碼27--52。前身是創辦了十六年的《經濟新聞報》。《經濟新聞報》立足徐州,服務淮海經濟區,曾經輝煌一時,但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和報業競爭格局的變化,一度陷入了困境。報社黨委經過反覆研究,決定將其重新定位,並更名為《都市晨報》。2001年4月18日,晨報出了第一期試刊。4月25日、29日、30日和5月1日,又陸續推出4期試刊,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歷程

(圖)《都市晨報》《都市晨報》報紙

2001年5月8日,《都市晨報》正式創刊。周七刊,四開十六版。17日上午,在徐州日報社五樓會議室舉行了創刊揭牌儀式,市委副書記徐毅英、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為健、副市長黃九章、市政協副主席蕭樹平等市領導參加了揭牌儀式。同年8月,市委書記何權,市委副書記徐毅英,市委常委、秘書長肖俊視察晨報。何權為晨報題詞:精益求精辦好都市晨報,全心全意服務徐州發展。晨報創刊後,即堅持零售為主、征訂為輔的發行模式,全市2100餘個報攤經銷晨報。創刊伊始,就一舉占領徐州早報市場發行龍頭地位。

2002年3月1日起,晨報正式升級為彩報,開徐州報業之先河。同時,報價由每份0.4元上調至0.5元,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第一張報紙提價後發行量不降反升的地市級市民生活報。

5月12日,晨報隆重舉行創刊周年慶典酒會。創刊一年後,晨報憑藉鮮活豐富的新聞、過硬好看的文章而暢銷徐州,日發行量最高時達到12萬份,廣告年進款突破1300萬元,創造了兩個效益雙豐收的奇蹟。

2003年元月1日起,晨報擴至24版,分A、B疊出版。伴隨著成功擴版,晨報的發行量繼續攀升,廣告收入再創新高。羊年春節,晨報又向15萬讀者先後贈送了大紅福字和晨報新春聯。2003年起,晨報開始輻射蘇、魯、豫、皖周邊地市,為創辦跨區域大報、推進晨報大發展謀劃戰略性跨越。

特色

(圖)《都市晨報》《都市晨報》

新聞規律 市場規律

《都市晨報》的成功創辦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從根本上來說還是新聞規律市場規律正確運用的結果。從總的來說,新聞規律的正確運用體現在引進先進的新聞編輯理念,在新聞價值選取上下功夫,市場規律的運用則體現在對潛在市場的發掘並成功地完成了報紙的銷售過程上。兩者都離不開“新聞策劃”這一的工具的有力支撐。

策劃一詞由來已久,新聞學中的策劃早已存在於新聞業務的運作的過程當中。策劃能力已成為媒體對從業人員的基本素質要求之一。筆者認為新聞策劃指得是“媒介新聞編輯在新聞傳播過程中所從事的決策與設計性工作”,包括對新聞報導的單元設計和微觀編輯,同時也應該涉及到市場發行、銷售的相關過程。
《都市晨報》創刊三年多來,取得了很大成就,在許多方面都領先於人,“晨報創刊第一年,即實現廣告收入近一千萬元,收支相抵,尚有盈餘。2002年度,廣告收入再攀新高,超額完成全年任務,達到1400萬元。2003年度實現廣告現金進款達2200萬元,刷新了徐州報紙年廣告額的最高紀錄。”

2003年12月12日至15日省委宣傳部、省新聞出版局報刊聯合審讀組的專家、學者審讀評價到:“《都市晨報》創出江蘇報業市場的一個奇蹟,是徐州文化建設的一個名牌” 。《都市晨報》的發展壯大離不開其成功的策劃思路。

一步到位 破蛹成蝶

《都市晨報》的成功首先在於重新定位,對資源的重新組合。晨報的前身是創辦了十六年的《經濟新聞報》。《經濟新聞報》是計畫經濟體制下的一張報紙,由於市場情況與原先早已不同,辦報思路較為滯後,因而不斷虧損,並最終停辦。晨報的目標定位則是新主流媒體,立足徐州,輻射淮海,為廣大市民提供“生猛鮮活的每日新聞、過癮得的好看文章、豐富的實用資訊”。提出“最徐州”的口號,一紙風行,並在徐州第一家推出彩版,以全新的面孔展現在讀者面前。

晨報經過充分的調研,把目標讀者定位於城市主流讀者,具體年齡在18—45歲,大中專以上文化,中等以上收入的徐州市民。

晨報的目標讀者與現實讀者基本吻合,讀者多數是中青年,具有較強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意識,對信息的需求比其他群體要多,要快。採取這一目標定位是明智的也是很有必要的,這為晨報的發展劃出了一片廣闊的市場藍圖。

親民風格 核心打造

人們認為,報紙的核心競爭力是指報紙在同類媒體的市場所形成的自身的獨特的優勢以及自己獨特的價值,並且在客群具有較強的影響力。報紙核心競爭力的實現必須建立在報紙的核心功能的實現上。

晨報的“新聞選單”推出“六盤菜”分別是:“點擊徐州萬象”、“凸現時代風雲”、“觸摸財富脈搏”、“滿足感官享受”、“提供生活便利”、“營造都市綠地”等六大板塊,把晨報追求新鮮,直面生活的辦報風格濃縮為“提供生猛新聞,搜尋熱辣賣點”。實際上所有的這一切都是晨報是以民生新聞為主形成自己的親民風格,從而實現報紙的社會功能的體現。

傳播學者賴特圍繞大眾傳播的社會功能問題提出了“四功能說”。可以由此來驗證晨報的探索與努力《都市晨報》的核心競爭力的成功打造得力於這四個功能的很好實現:

(1)“環境監視——大眾傳播在特定社會的內部和外部收集和傳達信息的活動”,《都市晨報》堅持客群本位使傳播效果達到最大化。”晨報的“點擊徐州萬象”、“凸現時代風雲”,在新聞選擇上提出“五個的”要求即“新的、熱的、動的、深的、近的” 最大限度地滿足本地讀者對地方和國際新聞的需求,辦成徐州最需要的報紙,成為徐州的編年史,同時能夠“高舉關注民生、關注弱勢群體,大張旗鼓地揭發,鞭撻經濟、生活領域裡地醜惡現象和不正之風,通過晨報地鼓與呼,促進了許多問題的解決,贏得了市民地陣陣喝采”,比如晨報生活諮詢房產專刊2004年2月份開展了讀者投訴月的活動,切實的解決民眾生活困難,贏得了讀者的信任,取得很好的社會效應。

(2)“解釋與規定——大眾傳播並不是單純的“告知”活動,它所傳達的信息中通常伴隨著對事件的解釋,並提示人們應該採取什麼樣的行為反應。”報紙是紙質商品,人們必須從中獲得有益自己的信息。新聞財經文體都是新主流讀者所關注的,《都市晨報》以主流的辦報內容將自身打造為新主流媒體,並擁有主流的讀者選擇。例如晨報財經版面對股份變動信息的提供,以圖表、分析、推薦、評點預測為主,很好的滿足了徐州的現代都市人群對經濟生活信息了解和關注。

(3)“社會化功能——大眾傳播在傳播知識、價值以及行為規範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也稱之為大眾傳播的教育功能。”在這方面《都市晨報》辦出生活資訊欄目,提供相關信息,引導市民消費,對新的時尚生活內容及時的給予介紹,滿足了社會客群的廣泛要求。除此之外,《都市晨報》立足於本土化,已成為徐州文化的一個重要的展示視窗,如開辦了“徐州印象”欄目對徐州文化進行全方位審視,吸引了廣大讀者,也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

(4)提供娛樂——大眾傳播中的一項重要功能是提供娛樂。報紙應該屬於生活節奏快的階層,他們沒有太多時間用來專門看電視,只有通過報紙快速瀏覽信息,同時也可以提到休閒,娛樂的作用。

《都市晨報》的體育新聞娛樂新聞牢牢跟緊都市主流步伐,以熱門新聞為主體,運用大幅照片,注重趣味性,通俗而不庸俗,整個版面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力。社會功能的很好實現保證了《都市晨報》在讀者中的影響力,晨報樹起了親民風格的大旗,有了自己的拳頭產品,核心競爭力有了保證,從而為晨報的“一報走紅,一紙風行,一炮打響”目標的實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策劃建議

(圖)《都市晨報》《都市晨報》

一、精心策劃,搞好論證,確保活動內容具有較強的吸引力。
在確定開展一項社會活動前,要進行周密的市場調查和可行性分析。
隨著報紙影響的擴大,社會上一些單位和中介機構會主動找到報社提出聯辦一些活動,此時不可盲目應允,要考察活動本身的可行性和影響力,對提升報紙形象、擴大報紙影響有多大作用,對於沒有明顯社會效益又沒有一定經濟效益的活動,應堅決回絕,寧缺勿濫。
二、明確活動宗旨,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適當兼顧經濟效益。
報社不可能拿出很多錢來舉辦活動,一般情況下需要以活動養活動,通過活動吸引一定的贊助和拉動廣告。要力求在保證活動具有較高社會效益的前提下,達到收支平衡,實現一定的盈餘。
三、和有關單位、部門聯合,借力造勢,互惠互利。
每一項活動都涉及到諸多部門,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和支持。和有關單位、部門聯辦,可以減少活動的盲目性和報社的工作量,更好地保證活動的順利進行。
四、成立項目小組,負責活動的協調實施。
在報社內部,一般由總編或副總編牽頭,由相關記者、辦公室人員、廣告業務人員、版面設計人員及發行人員等組成活動小組,分工明確,各負其責。項目實施小組要經常召開調度會,通報情況,分析困難,找出對策,確保活動有序運行,忙而不亂,順利實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