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牆》

《迷牆》

《迷牆》於1982年5月23日在法國上映,由艾倫·帕克導演,這部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名叫Pink Floyd的搖滾明星從嬰孩降生到這個世界直至成人的過程中所經歷的人生沉浮的故事。本影片長95分鐘。

基本信息

《迷牆》《迷牆》
本片根據風靡一時的搖滾樂歌集《牆》改編,是部音樂片。影片幾乎沒有對白,故事情節全靠音樂和歌曲來表達,視覺形象化地表達了歌曲和主題。主人公平克是位著名的搖滾歌手,從小失去父愛,對學校呆板機械的教育灌輸方式極為不滿。平克成名後,引來歌迷的追求,失去了自己心愛的人。他經歷了20世紀60年代的青年暴動,最後他的腦子裡充滿著極右的納粹思想。

影片概述

《迷牆》《迷牆》
導演:艾倫·帕克AlanParker

主演:鮑勃·吉爾道夫BobGeldof

ChristineHargreaves

埃里諾·大衛EleanorDavid...

國家/地區:英國

對白語言:英語

上映日期:1982年5月23日

類型:劇情/音樂

片長:95min

劇情介紹

一個叫PinkFloyd的男孩,幼年時二次大戰奪去了他父親的生命。他在母親的過分呵護下長大,始終於著意氣消沉的生活,最終開始吸毒,陷入瘋狂狀態。這張具有紀念意義的專輯其實是PinkFloyd兩位成員真實生活的寫照。Pink童年的遭遇同RogerWaters相象。Roger是《TheWall》的最主要的創作者,他的父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死亡。他在這張專輯中傾注了對父親的感情,以及失去父親後的孤獨感。Pink成年後的生活則基本上是原主唱SydBarret的寫照。RogerWaters、DavidGilmour、nickMason和RichardWright四人將這些生命的故事組合在一起,最終創作出了神秘的有關男性精神世界幻覺之旅的專輯——TheWall。

演員介紹

《迷牆》《迷牆》
鮑勃·吉爾道夫來自愛爾蘭,是原搖滾樂隊“布姆鎮鼠”(BOOMTOWNRAT)的成員之一。在過去20年的大部分時間裡,他一直致力於喚醒人們對貧窮非洲的認識和了解,呼籲人們關注和拯救掙扎在死亡邊緣的非洲難民,還寫下了悲天憫人的單曲《他們知道今天是聖誕節嗎?》,並通過義賣的方式來為非洲災民籌集善款。

1985年7月13日,在鮑勃的呼籲下,聲勢浩大的“LIVE8”慈善演唱會在倫敦和費城同步舉行,募集到8000萬美元的款項,鮑勃也因此得到了1986年度諾貝爾和平獎的提名。

在05年7月結束的史上最大型慈善演唱會“LIVE8”,更是創下了全球十大城市同時舉行的紀錄,而此次“LIVE8”的發起者及主要組織者之一也正是鮑勃,目的是為了創造更公平的全球貿易環境。瑞典議會議員吉恩·西蒙森說:“鮑勃成功地讓世人關注到非洲貧困國家的種種問題,並迫使大國領導人採取行動向貧窮宣戰。”

幕後製作

關於電影

《迷牆》是艾倫·帕克電影中較另類的一部電影,在好萊塢世界中也獨樹一幟。在長達93分鐘的時間中,整部電影沒有出現一句對白,也毫無任何貫穿全面的情節線索可言。影片只是不斷的切換畫面,在一個一個鏡頭中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和作者意圖傳輸的精神意識。畫面和音樂的完美結合使得這部影片獨具魅力,兩條平行運行的線強烈深刻的剖析了意識的各個層面與思維的各類形式,體現了人物的複雜情感,讓人印象深刻。

影片中的故事情節,經過導演精心剪輯,以跳接、轉折、穿插、倒敘,以及動畫等表現手段,加上歌曲,和諧統一地展現出來。《迷牆》在電影視聽語言上無懈可擊,充滿美感和力量,堪稱經典,因其不僅是一部開創了MTV藝術形式先河,將動畫敘事、傳統故事片敘事、音樂敘事有機融合,更加將出生於上個世紀六、七年代青年人的精神世界表達得淋漓盡致。

關於平克·弗洛伊德

1965年,21歲天才的青年西德·巴雷特(SydBarrett)與另外三名樂手組成了平克·弗洛伊德樂隊(PinkFloyd),樂隊名字取自他尊崇的兩名布魯斯歌者的名字PinkAnderson和FloydCouncil。平克·弗洛伊德樂隊在搖滾樂史上活躍了近30年,他的聲音和形象猶如一幅超現實的巨大錦畫。在這些年裡,平克·弗洛伊德樂隊是最富有革新精神的樂隊之一——創造性和技術性——在搖滾上,不斷地面對舞台音樂視聽刺激的混亂場面。從而將他們推向了音樂表述的發展前沿。在這個進程中,它從六十年代中期樂隊創作的60分鐘幻覺的倫敦舞台,演化為世界上最為壯觀的搖滾樂演出團體之一。

從一開始,樂隊便在陌生的地方掀起叛亂。它最重要的部分是樂隊靈魂人物西德·巴雷特古怪多變的音樂面貌和短暫充滿生機的歌曲。樂隊大部分作品也由巴雷特親自操刀完成。西德·巴雷特怪異的電子吉他曲風和舞颱風范成就了他在倫敦地下搖滾圈中的領袖地位。1967年後半年,天才的西德·巴雷特由於精神崩潰和吸毒問題永遠的離開了樂隊,此後一直過著簡約的隱居生活,直到2006年7月7日離開人世。

花絮

·PinkFloyd樂隊組建於1966年,1979年12月推出的專輯《TheWall》--是樂隊繼《TheDarkSideoftheMoon》之後推出的又一張傲視群芳,劃時代的大作。這一預言式的宏大作品概括了從冷戰陰影,教育危機,人性異化直到末日恐怖等西方社會在那個時代的總特徵,反思了人性的變遷與歸宿。

·該樂隊最早的建隊成員之一,主唱兼吉他手西德·巴雷特(SydBarrett,原名RogerKeithBarrett)因糖尿病併發症,於2006年7月7日與世長辭,享年60歲。

·在“我們的生命里最幸福的日子”這段中,小Pink被抓的這首詩歌,是“Money”第一篇和第二篇合成的,來自於他的專輯“DarkSideoftheMoon”。不但不是“完全的垃圾”,這張專輯停留在排行榜上的時間比其他任何一張專輯都要長:超過700個星期(即741周)。

·當鏡頭顯示在InTheFlesh音樂會上的觀眾時,其中有一名觀眾穿著一件體恤衫,上面寫著“BobGeldof”的名字。
·當小Pink向一個女孩邀請跳舞的時候,母親的鏡頭中,在她身後的窗簾上顯示了“面具”。

·JennyWright沒有被事先告之,她將被Geldof扔玻璃瓶,所以她躲避的反應完全是自然產生的。

·客串:(RogerWaters)一個婚禮來賓。(BobHoskins)Pink的經紀人。(JoanneWhalley)Pink的一個樂迷。(MichaelEnsign)酒店經理。

·在facist音樂會上的民眾都是新納粹分子。他們有可能是PinkFloyd的歌迷,但選中他們的理由並不是因為他們對PinkFloyd的喜愛,而是因為他們白人的霸權。

·1979年《TheWall》這張專輯迄今已售出了兩千三百萬張。曲目所表達的意境在神秘怪異中透出天真和醇厚、富於天才的幻想。它以對現實生活不安、狂亂、恐懼和無盡的幻想構成了一個恢宏而極富內涵的音樂空間。

穿幫鏡頭

·連貫性:在小Pink坐上鏇轉木馬之前,鏇轉木馬的方向改變了。

·連貫性:在服用藥物過量的場景中,有好幾次可以看見把錢塞滿劇院經理的外衣口袋時,時而出現時而消失。

·連貫性:當小Pink在母親的房間找出他父親用的左輪手槍並且裝上彈藥的時候,可以看到彈藥有一個金屬外套(也就是說真正的子彈那部分上面是用黃銅包著)。當他在鐵路旁邊拿給朋友看的時候,這些子彈上並沒有被黃銅包裹著,只是一些很普通的子彈。

·顯示錯誤:“像在地獄中奔跑”這段中,在過道上Pink的追隨者向一個無辜的男人放了一條攻擊性的大狗,很明顯可以在這個犧牲者的胳膊上看到泡沫塑膠制的防護手套。

精彩海報

《迷牆》《迷牆》《迷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