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公修屋》

《迂公修屋》,又名《葺屋無雨》或《迂公葺屋》。這個故事諷刺了缺乏遠見的人,批評了那些目光短淺,見識短淺,不求上進,懶惰的人。

原文

有迂氏者,世稱迂公,性吝嗇。籬敗不修,瓦裂不葺。一日,夜半暴雨,屋漏如注,妻子東藏西匿,仍半身淋漓。妻且號且詬,詰曰:“吾適爾,因汝家富,不意乃受此累。汝何以為父?何以為夫?”迂公無奈,旦日,延人治屋。然自後二月,天晴月朗,不見雨兆。迂公嘆日:“適葺治,即不雨,豈不徒耗資財?”

注釋

[1]籬:籬笆
[2]妻子:配偶和兒女

[3]適:嫁。
[4]延:請。
[5]兆:徵兆。

翻譯

有一個姓迂的人,世人稱他迂公,性格吝嗇。籬笆破了也不修理,屋頂上的瓦片破了也不修理。一天,半夜下起了暴雨,屋子漏雨漏得像水柱,他的兒女們東躲西藏,還是被雨水打濕了大半身,他們滿身污垢的一邊大叫大罵,妻子質問他說:“我嫁給你,是因為你家中富貴,卻沒想到要受這種苦累,你如何為人夫,如何為人父?”迂公無可奈何。第二天,請來工匠將屋子修好。然而在後來的兩個月中,天氣晴朗無比,看不見將要下雨的徵兆。迂公嘆息道:“剛剛將屋子修好,就不下雨了,這不是白白浪費許多工錢嗎?”

下了很久的雨房屋漏雨,一夜(之間)多次移床,終於沒有乾的地方,妻子兒子交替著罵。迂公趕忙叫來工匠修理,勞作花費實在辛苦。修好屋子,天忽然開晴了,一直晴朗。

迂公整天仰望屋(頂)嘆道:“命運不好的人啊!才修屋便沒有雨,豈不是白花了勞力費用嗎?”

寓意

這個故事同樣諷刺了缺乏遠見的人,批評了一種目光短淺,看不見長遠利益的人。

啟示

迂公是個吝嗇小氣的人,為一點錢而斤斤計較,為了財富而不願花錢,缺乏遠見,並且目光短淺。
文章強烈諷刺了缺乏遠見的人,批評了一種目光短淺,見識短淺,不求上進,吝嗇,不思進取的人。
求全責備:對人或對人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毫無缺點。是指苛責別人,要求完美無缺。求:要求。備:完備,完美,齊全。

備註

關於“迂公”的故事,最先見於明代署俘白齋主人的《雅謔》中,稍後,吳下有一個叫張夷令的人,把它單獨輯錄出來,並略有增益,取名為《迂先別記》。這是一部非常特殊的笑話集,它不像別的笑話書一樣雜錄種種人,而是像當代的《阿凡提的故事》一樣,有一個總人物,每一則笑話都列在這個人物的名兒下,通過一系列小故事,塑造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人物兒——迂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