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電視劇]

《愚公移山》[電視劇]
《愚公移山》[電視劇]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愚公移山》是一部根據寓言故事改編的30集神話電視劇,於2007年5月10日在愚公移山故事發生地、河南省濟源市王屋山下開機拍攝。運用電視元素再現了愚公移山的壯舉,進一步挖掘豐富了愚公形象,弘揚了愚公精神,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大的現實意義,既是一部弘揚主鏇律的精彩巨片,又是一部扣人心弦的神話大戲。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

主創人員:
編 劇:曾有情、熊誠
導 演:吳家駘
主要演員:趙恆煊 飾 愚 公謝 蘭 飾 紫 玉
  杜 源 飾 智 叟沈丹萍 飾 愚 妻
  郭凱敏 飾 大 王胡慶士 飾 愚公父
  高 放 飾 愚公母
其他演員:黃聖依 楊 子 高 天 李 博
  胡慶士 李曉楓 李 婷 姚 剛
  全解放 陳 潔 孫 清 孫 強
  李奕嫻 
聯合拍攝:江西出版集團
  河南影視集團
  上海人民印刷二廠有限公司
  北京中視精彩影視文化中心
  中共濟源市委濟源市人民政府

影片概述

一部根據寓言故事《愚公移山》改編的30集神話電視劇《愚公移山》將於2007年5月10日在愚公的故鄉、河南省濟源市王屋山下開機拍攝。
愚公移山是一個流傳數千年的故事,從古至今人們津津樂道,是崇尚它寓含的精神。愚公為了排除險阻,打開通道,率領全家搬走太行、王屋兩座大山。這是一件大而又艱巨的工程,在有的人看來是難以想像的。但是,愚公胸懷大志,不被困難所嚇倒,他敢想敢說敢做,終於在別人幫助下把兩座大山搬走了。這就說明:凡是對人民有利的事,無論怎樣艱險,只要具有堅韌不拔的決心,充滿必勝的信心,踏踏實實、堅持不懈地努力做下去,就能夠戰勝一切困難,把理想變為現實。拍攝製作30集神話電視劇《愚公移山》,就是要通過電視這個強勢媒體,弘揚愚公精神,使我們的廣大電視觀眾能夠像愚公一樣直面困難,不躲不避,不等不靠,求真務實,埋頭苦幹,堅持不懈。有了這樣一股勁頭,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幹不成的事業,沒有實現不了的理想和願望。
該劇是由江西出版集團、河南影視集團、上海中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中視精彩影視文化中心和中共濟源市委、濟源市人民政府等單位共同聯合拍攝製作,由著名作家曾有情、熊誠執筆編劇;由拍攝了《白蛇傳》《封神榜》《天龍八部》等優秀電視劇的中國台灣著名導演吳家駘擔任導演;由成功主演了《鐵道游擊隊》、《決不放過你》、《白眉大俠》等優秀劇目的實力派演員趙恆煊飾演愚公;由成功主演了電視劇《大宅門》 、《深度誘惑》、《致命遊戲》等優秀電視劇的女明星、2001年度華表獎優秀女演員獎獲得者、第21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受觀眾喜歡的女演員獎獲得者謝蘭飾演女主角紫玉;由成功主演了《雄關漫道》、《海之門》、《玉觀音》、《高天厚土》等優秀電視劇的著名表演藝術家杜源扮演智叟,由著名表演藝術家沈丹萍飾演愚妻;由著名表演藝術家郭凱敏扮演大王;由著名表演藝術家雷恪生和高放分別扮演愚公的父親和母親。著名演員黃聖依、楊子、雷恪生、高天、李博、胡慶士、徐松子、李婷、姚剛、全解放、陳潔、孫清、孫強、李奕嫻、李曉楓將在劇中擔任重要角色。

主演信息

楊子楊子

楊子
職業:中國巨力集團執行總裁獎項:第12屆大學生電影節“最佳新人獎”
主要作品:《青花》、《卡布……
作品:女孩沖沖沖

杜源杜源

杜源
杜源,男,出生於黑龍江的哈爾濱市,三級演員。
1982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獲文學學士學……
作品:狼煙北平

郭凱敏郭凱敏

郭凱敏
郭凱敏,出生於1958年,中國影視演員。原藉四川成都,生於長春。1976年入上海電影製片廠演……
作品:劍諜

黃聖依黃聖依

黃聖依
1983年2月11日(陰曆年三十),在上海徐家匯的國際婦嬰保健院誕生了一個漂亮的女孩,這就是黃聖依
作品:天下第一

劇情介紹

愚公故居愚公故居

愚公移山是一個流傳數千年的故事,從古至今人們津津樂道,是崇尚它寓含的精神。愚公為了排除險阻,打開通道,率領全家搬走太行、王屋兩座大山。這是一件大而又艱巨的工程,在有的人看來是難以想像的。但是,愚公胸懷大志,不被困難所嚇倒,他敢想敢說敢做,終於在別人幫助下把兩座大山搬走了。

拍攝背景

《愚公移山》《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偉大氣魄和堅強毅力。1945年,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致閉幕詞時,用“愚公移山”的故事教育全黨團結全國人民奪取革命的勝利。作為我們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省委書記徐光春將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祿精神和紅旗渠精神並稱為振興河南、實現中原崛起的三大精神動力。
河南省政協主席王全書特意為30集神話電視劇《愚公移山》撰寫長聯。上聯:傳承女媧補天膽略,改革深化、發展最佳化、環境淨化、山川綠化、城鄉美化,展現濟源市正氣、朝氣、銳氣、大氣、秀氣、靈氣,聚攏人氣,刷新風氣,百姓福氣,老少神氣。下聯:弘揚愚公移山精神,開放帶市、工業強市、科技興市、文化立市、三產富市,盡顯王屋人能力、魄力、魅力、和力、活力、韌力,自加壓力,增添動力,形成合力,提升實力。橫批:中原明珠。
王全書宣布30集神話電視劇《愚公移山》開機。
出席開機儀式的有中國文聯原副主席、中央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視創作領導小組成員、著名文學評論家李,中國文聯原副主席、中央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視創作領導小組成員、著名文學評論家仲呈祥,中央電視台原副總編輯、中央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視創作領導小組成員章壯沂以及省有關部門領導。電視劇拍攝方、劇組人員及中央、省市70余家媒體記者出席了開機儀式。該劇主要演員趙恆煊、謝蘭、杜源、沈丹萍等在開機儀式上與觀眾見面。
該劇由北京中視精彩影視文化中心、江西出版集團、河南影視集團、中共濟源市委、濟源市人民政府、上海人民印刷二廠有限公司等單位合作拍攝製作。

拍攝目的

中華愚公村中華愚公村

《愚公移山》是我國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成功地塑造了胸懷大志,堅忍不拔,不怕困難,戰天鬥地的愚公形象,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偉大氣魄和堅強毅力。1945年,毛澤東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致閉幕詞時,用“愚公移山”的故事教育全黨團結全國人民奪取革命的勝利。本劇根據《列子·湯問》中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改編,運用電視元素再現了愚公移山的壯舉,進一步挖掘豐富了愚公形象,弘揚了愚公精神,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大的現實意義,既是一部弘揚主鏇律的精彩巨片,又是一部扣人心弦的神話大戲。
拍攝製作30集神話電視劇《愚公移山》,就是要通過電視這個強勢媒體,弘揚愚公精神,使我們的廣大電視觀眾能夠像愚公一樣直面困難,不躲不避,不等不靠,求真務實,埋頭苦幹,堅持不懈,鍥而不捨。只要有了這樣一種精神,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幹不成的事業,沒有實現不了的理想和願望。

幕後花絮

《愚公移山》劇組人員先後轉戰焦作影視城,沁河牛王灘,五龍口風景區靈仙洞”、“祭壇”、九里溝景區“天宮”、瀑布,盤谷寺景區,南山景區,黃河三峽景區,小溝背景區“夾縫村”等,冒著酷暑拍攝“愚公”移山的一個又一個故事。在影視圈享有“快手”美譽的台灣導演吳家駘這次又創新紀錄,僅用3個月便拍攝完了預計將剪輯為36—38集的電視劇。吳家駘導演對記者坦言是太行山的雄峻、王屋山的秀美和濟源的瀑、泉、河、水給了他許多創作的靈感。他希望濟源保護好這些純自然的景觀,以便迎接更多影視劇組的到來。

愚公移山精神代表的是中華民族的核心精神。劇組選擇這樣一個神話故事來拍攝,如何把它演繹成一個完整的故事,編劇有很大困難,而且在相關的製作上也很困難,將一個幾百字的故事演繹成長篇的連續劇,這確實很有困難,劇本將故事演繹得還是非常好的。這個事情策劃了很長時間了,把愚公移山故事搬上螢屏,體現人與命運的抗爭,觀眾喜歡,就把這種精神很好地表達出來,構建好民族精神,是非常有意義的。《愚公移山》作為成功的電視作品,就要通過電視劇的拍攝把愚公精神很好地表現出來,把這件事作為一項事業來做,從人物的設定到利用神話資源,把它構思好、拍攝好。

《愚公移山》這部電視劇無論從選題上,還是從內容上、從主題上,都是可以給予肯定的。無論拍攝什麼作品,人啊形形色色,生活豐富多彩,如果確實把它做到位,做好,是十分有難度的。《愚公移山》需要在怎樣拍好上認真琢磨,工夫一定要花在製作上和拍攝上,尤其製作千萬馬虎不得。《愚公移山》是部神話劇,拍攝時不能很隨意地選一塊地方就去拍,一點新意都沒有,也破壞整體風格,必須選擇有“仙氣”的地方拍攝。

各方評價

河南影視集團董事長宗樹傑:如今各地都在想方設法打造自己的文化名片,這其中最佳的形式就是拍攝影視劇,《喬家大院》就是個成功範例。愚公移山的故事發生在濟源、發生在河南,因此,我們河南人一定要親自將神話電視連續劇《愚公移山》打造成精品,打造成中原文化的名片。愚公移山精神是河南的三大精神品牌(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之一,大家都知道,我們歷屆黨和國家領導人,都十分推崇愚公移山精神。毛澤東同志將《愚公移山》作為七大的閉幕詞,賦予了《愚公移山》鮮活、生動、豐富的內涵,成為鼓舞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胡錦濤總書記也曾指出: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作為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發展進步和興旺發達的。而艱苦奮鬥精神正是弘揚愚公移山精神的具體體現。目前,有關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的影視劇已經拍攝完成播出,並且受到了觀眾的好評,作為河南的國有大型影視文化宣傳企業,我們有義務、有責任推出有關愚公移山精神的影視作品。
省委宣傳部正廳級巡視員王嶺群:河南是一片仰慕英雄、產生英雄的土地,也是熱愛英雄、造就英雄的熱土。女媧補天、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歌頌英雄的神話傳說,都產生並流傳在河南。這種英雄文化作為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歷史進程的推動,對於中華文明的形成,對於民族精神的傳承,對於經濟社會的發展,都發揮了獨特而又重要的作用,同時,也為我們今天的影視文學創作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和靈感,值得我們大書、特書,深入挖掘和有效地利用。省委書記徐光春提出要利用民眾文化的發展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說,愚公移山也是我們民眾文化的一部分,拍攝電視劇《愚公移山》,就是要進一步號召全國人民發揚愚公移山精神,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就是要進一步宣傳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以及改革開放的成果。愚公移山是一個流傳了千年的文化故事,殷切希望出品和拍攝單位在拍攝《愚公移山》時,堅持原意不能變、主旨不能變、精神不能變,積極創新作品內涵,使電視劇《愚公移山》能夠成為一個精品,成為河南的一個文化名牌。
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李軍星:拍攝《愚公移山》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要的現實意義。濟源作為愚公的故里,歷屆市委、市政府都非常重視宣傳、弘揚愚公移山精神。特別是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決定與中視精彩、河南影視集團聯合拍攝電視劇《愚公移山》以後,我們認為,通過用電視元素再現愚公移山精神,對進一步宣傳河南,叫響愚公精神文化品牌,進一步弘揚愚公移山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這是貫徹落實省委八次黨代會精神和徐光春書記提出的發揚愚公移山精神、紅旗渠精神、焦裕祿精神等河南三大精神品牌的具體行動,拍攝電視劇對加快文化強省的建設,進一步弘揚愚公移山精神,促進中原崛起,加快濟源發展等具有重要的意義。濟源作為愚公故里,我們有責任、有義務運用電視元素來加大宣傳愚公移山精神的力度,為文化強省建設,為不斷增強中原崛起的精神動力,為中原崛起貢獻我們的力量。同時,充分利用電視強勢媒體打造愚公移山精神品牌,將會起到宣傳濟源、宣傳河南的重要作用。《愚公移山》為宣傳濟源、宣傳河南打造了一個很好的平台,拍攝期間,將有200多名工作人員在濟源工作、生活。我們將先後組織新聞發布會、開機儀式、記者招待會、關機儀式、首映儀式等,整個拍攝過程將吸引很多的遊客和演員的朋友到河南來,到濟源來。同時,濟源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山水實景、歷史建築都將在劇中得到充分展現,並且該劇將在中央電視台的黃金時段播出,愚公移山精神將得到進一步弘揚,河南濟源將成為廣大電視觀眾關注的熱點。把愚公移山精神搬上螢幕,是濟源人的願望,也是我們的機遇,我們將抓住這一機遇,加強組織協調,提升宣傳效果,動員全市人民為《愚公移山》的拍攝搞好服務,把《愚公移山》拍成精品。

寓言出處

寓言

愚公移山是一個流傳數千年的故事,從古至今人們津津樂道,是崇尚它寓含的精神。愚公為了排除險阻,打開通道,率領全家搬走太行、王屋兩座大山。這是一件大而又艱巨的工程,在有的人看來是難以想像的。但是,愚公胸懷大志,不被困難所嚇倒,他敢想敢說敢做,終於在別人幫助下把兩座大山搬走了……

出處

《列子·湯問》 (戰國 列禦寇)記載:愚公家門前有兩大座山擋著路,他決心把山平掉,另一個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認為不能能。愚公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兩座山終究會鑿平。

寓意

這個故事從前也和別的普通寓言一般,鮮為人知。自從毛澤東毛主席在一次講話中,提到了這個故事後,就變得家喻戶曉。它告訴人們,無論什麼困難的事情,只要有恆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