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爐煉鋼》

  適合現場從事轉爐煉鋼工作的技術人員、技術工人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同時可作為企業職工及培養操作技能為主要目標的冶金類高職高專、技工學校的實用教材。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在參照冶金行業職業技能鑑定規範及中、高級技術工人等級考核標準的基本上編寫的。
主要內容包括:轉爐煉原輔材料使用技術、轉爐冶煉技術、轉爐及附屬設備的操作與維護技術、轉爐煉鋼技術經濟經濟指標及改進措施、典型鋼種的生產等。
本書的特點:內容精煉,通俗易懂,突出可操作性和先進性。

目錄

第一章 概述
1.1 煉鋼的基本任務
1.1.1 去除雜質
1.1.2 調整鋼的成分
1.1.3 調整鋼液溫度
1.2 氧氣頂吹轉爐煉鋼過程簡述
1.2.1 吹煉過程的操作步驟
1.2.2 吹煉過程中元素變化規律和爐液成分的變化特點
第二章 轉爐煉鋼原輔材料使用技術
2.1 金屬料
2.1.1 鐵水
2.1.2 廢鋼
2.1.3 鐵合金
2.2 造渣材料
2.2.1 石灰水
2.2.2 螢石
2.2. 白雲石
2.2.4 合成造成渣劑
2.3 其他物料
2.3.1 氧化劑
2.3.2 冷卻劑
2.3.3 增碳劑
2.3.4 脫硫劑
2.3.5 脫矽劑
2.3.6 脫磷劑
2.3.7 保溫劑
2.4 煉鋼用氣體
2.5 耐火材料
2.5.1 轉爐爐襯用耐火材料
2.5.2 鐵水預脫硫用耐火材料
第三章 轉爐冶煉技術
3.1 鐵水預處理工藝
3.1.1 鐵水預脫硫工藝
3.1.2 鐵水預脫矽工藝
3.1.3 鐵水預脫磷工藝
3.1.4 鐵水預處理提釩
3.1.5 鐵水預處理提鈮
3.2 裝人制度
3.2.1 裝入量的確定
3.2.2 裝入制度的選擇
3.3.3 裝料次序
3.3.4 裝料操作
3.3 造渣制度
3.3.1 爐渣的形成
3.3.2 影響石灰溶解速度的因素
3.3.3 造渣材料加入量的確定
3.3.4 造渣方法
3.3.5 造渣材料加入批數和時間
3.3.6 爐渣控制
3.3.7 吹損與噴濺
3.3.8 造渣過程中的冶煉特徵
3.4 供氧制度
3.4.1 供氧制度中幾個重要工藝參數的確定
3.4.2 氧槍操作
3.4.3 複合吹煉的底部供氣
3.5 溫度制度
3.5.1 熱量來源和熱量消耗
3.5.2 吹煉過程熔池溫度控制
3.5.3 溫度判斷
3.5.4 冷卻劑的種類及其特點
3.5.5 各種劑冷卻效應
3.5.6 冷卻劑加入量及其影響因素
3.5.7 出鋼溫度的確定
3.6 終點控制
3.6.1 終點的標誌
3.6.2 終點控制方法
3.7 脫氧與合金化
3.7.1 脫氧原則
3.7.2 脫氧方法
3.7.3 脫氧操作
3.7.4 合金化的一般原理
3.8 出鋼操作
3.8.1 擋渣出鋼
3.8.2 下渣的形成原因
3.8.3 擋渣出鋼的要求
3.8.4 擋渣出鋼技術
3.8.5 其他出鋼操作
第四章 轉爐及附屬設備的操作與維護技術
4.1 轉爐爐體
4.1.1 轉爐爐型
4.1.2 爐殼
4.1.3 爐體支承系統
4.1.4 傾動機構
4.1.5 轉爐爐襯與長壽技術
4.2 原材料供應系統設備
4.2.1 鐵水供應
4.2.2 廢鋼供應
4.2.3 散狀材料供應
4.2.4 鐵合金供應
4.3 供氧系統設備
4.3.1 氧氣轉爐煉鋼車間供氧系統
4.3.2 氧槍
4.3.3 氧槍升降和更換機構
……
第五章 轉爐煉鋼技術經濟指標
第六章 典型鋼種的生產
參考文獻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第一章 概述
1.1 煉鋼的基本任務
所謂煉鋼,就是將廢鋼、鐵水等成具有所要求化學成分的鋼,並使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學性能和力學性能。為此,必須完成下列基本任務。
1.1.1 去除雜質
硫在鋼中以Fes的形式存在,Fes的熔點為1193℃,Fe與Fes組成的共晶體的熔點只有985℃。當鋼中的硫含量超過0.020%時,在1500~1200℃的熱加工過和程中,鋼受壓時造成開裂即發生“熱脆”現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