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脆

熱脆:冶金術語,當鋼在1100~1200度進行熱加工時,分布於晶界的低熔點的共晶體熔化而導致開裂,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熱脆”現象。

熱脆

hot short;short-brittle 某些鋼材400~500℃溫度區間長期停留後室溫下的衝擊值有明顯下降的現象。在高溫時並不表現出脆性,只有用常溫衝擊試驗才能表現出脆性上升,可比正常值下降50%~60%以上。其組織狀態及其他性能並無變化。低合金鉻鎳鋼、錳鋼含銅鋼易有熱脆性.
吃過80年代初以前單位自製冰棒的人一定記得,那種冰棒非常非常硬,一點不象現在的冰棒這么鬆軟,這是為什麼呢??
這裡就要先說說合金的“熱脆”現象了。“熱脆”是指合金在加熱到遠沒達到該成分合金的理論熔點的情況下,出現的一敲就散架的現象,看起來好像是太脆,太酥了,所以被稱為“熱脆”。它出現的原因是因為,當合金在正常冷卻速度的情況下,並不是象純種金屬那樣開始凝固和結束凝固的溫度是相同的(即有熔點),而是有一個範圍的,而且先凝固的合金成分和後凝固的不同。先凝固的成分具有更高的熔點,化學成分和沒凝固的也不相同,先凝固的部分占用掉的金屬成分會改變剩餘未凝固金屬的化學成分,使它的完全凝固溫度比之前更低,越來越低。當最後凝固之後,整塊合金中的成分並不是處處相同的,而是先凝固的部分和後凝固的部分具有不同的成分比,所以具有不同的熔化溫度。而我們通常說合金的成分比是指它們的總的成分比,這樣我們根據總的成分比判斷的熔化溫度就和實際合金當中存在的最低熔化溫度不符合,有時要高很多。當我們自以為還遠沒達到合金的熔化溫度時,合金當中實際上已經有部分金屬熔化了,而且因為冷卻是自表向里的關係,這些易熔成分都是處於垂直合金表面呈放射狀向里密密麻麻分布高熔點成分的針狀體的間隙中的,所以這樣的合金就一敲就碎,顯得非常沒有強度了。
現在我們說回冰棒,水中如果加入了很多溶解物比如糖,就相當於是合金,它在結凍的時候也會出現合金的類似現象,糖越多,這種現象越明顯。冰棒之所以鬆軟就是因為其中放的糖多,結凍的時候,先結凍的是熔點高的幾乎不含糖的水,溫度逐漸降低,結凍的也逐漸是含糖量高的水,因為製冰棒的溫度不會特別低,所以甚至可能有部分很甜的糖水,最後根本都沒結冰,即使結冰了,因為它們的熔點非常低,一拿出來吃的時候就先熔化了,所以,這樣的冰棒吃起來就象刨冰似的,非常鬆軟。而含糖量低的冰棒(放糖精,只要一點點就很甜),幾乎都是在0度結凍的,拿出來吃的時候,要熔化也是從外往裡熔化,裡面的始終是一塊整體,不會出現先熔化的間隙,所以非常硬。

生活常識

而且根據上面的知識,我們還可以理解下面這些:
鬆軟的冰棒,外面的部分沒有裡面甜,先熔化的部分更甜(我吃冰棒總是使勁的把冰棒的甜水吸乾,剩下的部分就是幾乎沒甜味的冰了,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體驗),鬆軟的冰棒會有由外向里刺的針狀的冰晶,裡面是最後凝固的最甜的部分。
硬的冰棒沒有上面這些特性,就是一砣死冰,里里外外一樣甜,不存在先熔化的更甜的水,也沒有空隙讓你去吸,你只能從外到里把它熔化掉。
有一點注意,並不是鬆軟的冰棒就一定含糖高,一定沒放糖精。根據前面的知識,水中並不一定要是糖,只要是能溶解的東西就可以,所以完全可以放比糖便宜又容易溶解又沒有味道的東西,然後再放一點糖精,也可以達到又甜又鬆軟的效果。比如比糖便宜又沒味道的可溶澱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