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

《貓》

《貓》是劇作者韋伯根據艾略特為兒童寫的詩改編的,韋伯充分注意到兒童的特點,因此,《貓》劇更受兒童們的喜愛。《貓》作為歌舞劇首次演出是在1981年5月11號。地點是倫敦西頭的新倫敦劇院。從此在英國一炮打紅。《貓》憑著再難以打破的票房紀錄成為英國有史以來最成功、連續公演最久的音樂劇。1982年《貓》開始在全世界的舞台劇聖地,美國紐約的百老匯大街上公演,到2000年夏天停演,早已打破了百老匯連續公演最久而且也次數最多的記錄。

基本信息

內容介紹

貓
兩幕音樂劇,安德魯·勞埃德·韋伯作曲《貓》是迄今為止最為成功的音樂劇,《貓》從1982年——2000年,共上映7485場,本是在倫敦西區及紐約百老匯上演時間最長的音樂劇,直到2006年被音樂劇《歌劇魅影》追平並打破這一紀錄。
《貓》是劇作者韋伯根據艾略特為兒童寫的詩改編的,韋伯充分注意到兒童的特點,因此,《貓》劇更受兒童們的喜愛。《貓》的創作並非一帆風順,直到離上演時間很接近時,作者尚未找到感情宣洩之處,導演特里沃·南要求作者再作修改。當晚,韋伯創作了該劇最為流行的歌曲之一——《回憶》,但只有鏇律而沒有歌詞。他們請詞作家幫忙,可試了幾次都不滿意。最後,在公演前幾天,導演南終於想到了“回憶”這個詞,把這首歌用於一隻叫格里澤貝拉的雌貓上,她離開傑里科貓族到外面去闖蕩,歷盡艱險,最後回憶起在家族中的幸福生活,渴望回歸家族,唱出了這首動人的歌。通過這一構思,導演才完成了這部音樂劇的組織:工作,把一個個的片斷串聯成了一個整體,該劇於1982年10月7日首演於紐約百老匯的冬園劇院。
《貓》作為歌舞劇首次演出是在1981年5月11號。地點是倫敦西頭的新倫敦劇院。從此在英國一炮打紅。《貓》憑著再難以打破的票房紀錄成為英國有史以來最成功、連續公演最久的音樂劇。1982年《貓》開始在全世界的舞台劇聖地,美國紐約的百老匯大街上公演,到2000年夏天停演,早已打破了百老匯連續公演最久而且也次數最多的記錄。而直到現在,《貓》》也是美國最長的巡迴演出劇目(目前為止至少已經有四次全美巡迴演出)。
《貓》曾獲得七項托尼獎(Tony,可以說是舞台劇界的奧斯卡)“回憶”則成為現代音樂中的經典。這一首歌曾被錄製過六百次之多,包括著名的歌手芭芭拉史翠珊(BarbaraStreisand),BarryMantilow。
《貓》有史以來最著名的,演出時間最長的音樂劇,從1981年開始風靡世界21年,共以10幾種語言在20幾個國家出演無數次.僅僅在倫敦的演出場次就達9000多次。

劇情簡介

貓音樂劇貓音樂劇
第一幕子夜的舞會使貓瘋狂
在一個特殊的夜晚,每年一次的傑利克貓的家族慶賀會上,每個貓依次向來訪的人類解釋他們是誰,並且指出貓有三個名字:家庭里日常使用的名字,較高雅文氣的名字和秘密的名字。
年輕天真的白貓維克多利亞跳起了獨舞“請到傑利克舞會來”作為開場,他們正在等待他們的領袖——英明的老杜特洛諾米,今晚由他挑選一隻傑利克貓,這隻貓將被派到九重天上獲得新的生命。每一隻貓都用歌曲和舞蹈來講述自己的故事,希望能夠被選中成為獲得重生的傑利克貓。
詹尼安點點是一隻老剛比貓,她整天不是睡覺就是閒逛。若騰塔格是一隻愛搞惡作劇,對異性魅力十足的貓。被遺棄的富有魅力的格里澤貝拉是一隻傑利克貓,她已離群多年,到外面的世界世界盪,這次她發誓要回到家族裡。強壯的布斯托夫·瓊斯是只25磅重的貓,他把時間都花在吃上。突然一陣雷鳴般的碰撞噪音,警笛聲大作,邪惡的貓麥卡維蒂大搖大擺地來了。蒙哥傑利和藍蓓蒂澤是一對愛開玩笑、愛搞惡作劇的搗蛋鬼,老是給他們家惹麻煩。
當仁慈而英明的領袖老杜特洛諾米到場時,整個家族一片歡騰。他們準備了一些節目:群貓表演了一出名叫“伯里克狗進行曲下的京巴與小破狗的可怕戰鬥”的戲。貓兒們穿著敵對派狗的衣服向對方狂吠。表演被邪惡的麥卡維蒂打斷,貓們四散奔逃!老杜特洛諾米平息了騷動。傑利克舞會如期開始,全體貓兒們跳舞歡慶。
第二幕夏天為何遲到,時光怎樣流逝
劇院貓格斯是一位老演員,曾經與他那個時代最偉大的演員共事過,他正受著痛風之苦。鐵路貓史金波鏇克斯是所有貓的友善大叔。邪惡的麥卡維蒂綁架了老杜特洛諾米。麥卡維蒂裝扮成老杜特洛諾米,有兩隻貓認出他來:一隻是嚇壞了的小貓迪米箍地,另一隻是最性感的、無憂無慮的大個子貓邦貝露琳娜。麥卡維蒂的惡行使他得到了一個渾名——“犯罪的拿破崙”。麥卡維蒂被揭穿後與英雄貓蒙克斯崔普及其它的雄貓打了起來,他把電線弄得短路,所有的燈都熄滅了,傑利克貓陷入了黑暗之中。若騰塔格叫來魔術貓米斯托弗里斯,要他施魔法找回領袖。米斯托弗里斯成功了,燈又亮了。老杜特洛諾米決定哪一隻傑利克貓將獲得重生的時刻到了。此時,格里澤貝拉以一首“回憶”唱起過去的事情。家族接受了她的回歸。她被選為去九重天而獲新生的貓!
傑利克晚會要結束了,老杜特洛諾米告訴裝扮成貓的人類旁觀者。就其獨特品性和差異而言,“貓很像你們”。

角色

貓劇的角色介紹,此劇的一大特色是舞台上的每隻貓都有自己的名稱和性格,這在其他的音樂劇並不常見。請注意,在不同地區的演出角色會有一些變動或是省略。
阿得米特斯(Admetus)
年輕的貓,在許多演出中,也扮演麥卡維弟(Macavity)的角色,在某些演出中被省略了。
阿隆佐(Alonzo)
在大部份的演出中,是黑白相間的公貓,然而在美國及德國的早期,是黑色與金色相間。通常被認為是蒙克史崔普(Munkustrap)的副手。
亞斯皮里高斯(Asparagus)
小名高斯(Gus)劇場貓,在錄影版本,高斯(Gus)與亞斯皮里高斯(Asparagus)是兩個不同的角色。亞斯皮里高斯(Asparagus)通常是合唱的演員。而老高斯(Gus),則演出劇場貓以及稍後的革羅泰革(Growltiger)。
比爾貝利(BillBailey)
年輕的公貓,黑白棕相間。在不同的演出中,也被稱為堂布勒布魯塔斯(Tumblebrutus)。
邦貝魯琳娜(Bombalurina)
美麗的紅母貓,通常是母貓的首領,她與迪米特(Demeter)是好友。
巴斯托佛瓊斯(BustopherJones)
一隻25磅重的肥貓,穿著正式的燕尾服,被眾人尊稱為聖詹姆士街的上流人士。
卡布凱帝(Carbucketty)
這個名字是來自艾略特的想法:打鬧貓。有時在某一些演出也被稱作龐希沃(Pouncival)。
卡桑卓(Cassandra)
棕色與乳白色相間的母貓,辮尾以及翹發。獨特帶著神秘感。
柯利科佩特(Coricopat)
先知貓兄妹中的公貓,與坦特麥爾(Tantomile)是雙胞胎,他們之間似乎有心電感應。
迪米特(Demeter)
非常敏感的母貓,有些貓迷認為這是因為他有一段悲慘的過去,可能與麥卡維弟(Macavity)有過關係。與邦貝魯琳娜(Bombalurina)是好朋友。
伊雷克特拉(Electra)
橘黑斑紋的小貓,與伊特雷特(Etcetera)是好友,也非常喜歡羅騰塔格(RumTumTugger)。
伊特雷特(Etcetera)
一隻快樂,有活力的小貓,非常迷戀羅騰塔格(RumTumTugger),有些演出被省略。
伊克提卡(Exotica)
一隻只有在錄影版本出現的母貓,是為了特別《費米泰勒》(FemiTaylor)創造的角色。
喬治(George)
年輕的公貓,在大部份的演出中被省略。
金吉斯/吉爾博特(Ghengis;Gilbert)
是暹邏貓的首領,最後殺了革羅泰革(Growltiger)。通常由盟哥傑利(Mungojerrie),堂布勒布魯塔斯(Tumblebrutus)的演員兼任。
葛麗茲貝拉(Grizabella)
過氣的魅力貓,早已失去了她的光彩。在最後,她被選中登上了HeavisideLayer而重生。
葛雷多寶(Griddlebone)
長毛白貓,在革羅泰革(Growltiger)的最後一戰中飾演革羅泰革(Growltiger)的戀人。與他一齊唱者義大利抒情曲或是比利馬考的長詩(TheBalladofBillyMcCaw)視不同的演出而定,幾乎都由飾演傑利羅蘭(Jellylorum)的演員兼任,然而在錄影版中,這一段完全被省略。
革羅泰革(Growltiger)
劇院貓高斯(Gus)回憶他年輕時的演出革羅泰革的最後一戰(Growltiger'sLastStand)出現的貓。在某些製作中他擔任其他的海盜。
傑利羅蘭(Jellylorum)
來自艾略特的命名,一隻擅長照顧其他小貓的母貓。與高斯(Gus)有親屬關係。
傑米瑪(Jemima)
有時也被稱作絲拉巴布(Sillabub)。傑米瑪(Jemima)在大多數的演出以及錄影中出現,而絲拉巴布(Sillabub)則是在美國演出時創造,而在日本,兩者是不同的角色。
珍妮點點(Jennyanydots)
老甘比(Gumbie)貓。整天坐著並在晚上組織老鼠與蟑螂。
麥卡維提(Macavity)
這齣戲唯一的反派。這個角的來自於福爾摩斯的角色Moriarty.他綁架了老戒律伯(OldDeuteronomy),並且試圖侵犯迪米特(Demeter)
密斯托弗里先生(Mr.Mistoffelees)
年輕的公貓,有神奇的魔法能力,例如煙火。他著名的舞蹈表演:TheConjuringTurn包括了24個腳尖鏇轉。在某些演出,他有別名奎佐(Quaxo),通常是合唱演員,服裝也略有不同。
盟哥傑利(Mungojerrie)
小偷貓的一員,與羅普蘭蒂瑟(Rumpleteazer)搭檔。通常也扮演金吉斯/吉爾博特(Ghengis/Gilbert)
蒙克史崔普(Munkustrap)
銀黑色相間的公貓,是部落的保護者。
老戒律伯(OldDeuteronomy)
部落可敬的長老
柏拉圖(Plato)
在某些演出也被稱為喬治/阿得米特斯(George/Admetus)。與維多利亞(Victoria)有一段舞蹈。在某些演出中被省略。
羅普蘭蒂瑟(Rumpleteazer)
小偷貓的女搭檔。有時也被稱為Rumpelteazer,這是艾略特原著的寫法。
羅騰塔格(RumTumTugger)
花花公子,非常愛作怪的脾氣,在許多的演出中,都表現的非常性感而且引人注目。
蘭巴斯(RumpusCat)
有著豎立的鬃毛,紅色眼睛的勇者。在獅子狗與伯里克狗大戰(PekesandthePollicles)這一段中,他是貓族的英雄。在某些演出中,這一段被省略,此角色通常是阿隆佐(Alonzo)或阿得米特斯(Admetus)擔任。
史金伯鏇克斯(Skimbleshanks)
火車貓,精力充沛的橘貓,是火車的隨車員。
坦特麥爾(Tantomile)
巫術貓,與柯利科佩特(Coricopat)是雙胞胎。
維多(Victor)
年輕公貓,通常是合唱演員,某些演出中省略。
維多利亞(Victoria)
白色的小貓,非常有舞蹈天份,在傑利可舞會的邀請有一段獨舞。

特點

貓
音樂、T.S.艾略特的詩、特殊的視覺效果等等。該劇是真正適合各種文化背景的大眾的戲劇。
《貓》,是英國作曲家安德魯.洛伊德.韋伯(AndrewLloydWebber)根據T.S.艾略特(T.S.Eliot)的詩集譜曲的音樂歌舞劇。自從在1981年倫敦首場演出之後,已經成為訖今以來最著名的歌舞劇。其中的名曲“記憶”,在全世界廣為流傳。《貓》是世界上票房最高的舞台劇,也是在美國紐約百老匯和英國倫敦西頭連續公演最長的舞台劇。
雖然《貓》的世界旅行從歐洲美洲澳洲甚至日本,可惜的是它一直沒有機會登上中國的舞台。幸好的是在1997年末,韋伯集齊了全世界最精華的演員和劇組人員,製作了《貓》的錄像帶。從此五彩花貓們再不受舞台的限制,即時是離百老匯冬日花園劇場遠隔千里萬里,你也一樣可以看到席捲世界的,“現在及永遠”的,《貓》的風采。

創作演出

創作

1981年5月11日,《貓》在倫敦西區的新倫敦劇院首次公演。舞台製作是柯邁隆·麥金塔和安德魯·洛伊·韋伯的真正好戲劇公司。導演是崔佛·農恩,副導演及編舞是吉利安·林,舞台設計約翰·奈普爾,燈光設計大衛·赫希。1982年10月7日,《貓》在紐約百老匯的冬園花園劇院公演,並於1997年6月19日以6138場的演出打破了以前的紀錄,成為在百老匯里公演最久的音樂劇。
這個記錄,後來在2006年5月9日被安德魯·勞埃德·韋伯的另一部音樂劇《歌劇魅影》給打破。《貓》最後於2000年9月10日在百老匯結束,2002年5月11日,也就是它21歲生日時,在倫敦落下幃幕。總計在紐約演出了7,485場,倫敦演出8,949場。

官方DVD版

1998年官方拍攝的音樂劇《貓》錄像版。
由於其精挑細選的優秀音樂劇演員,精緻細膩的妝容,形象傳神的演出服裝,以及可通過後期剪輯和後期配音等手段使整部劇儘可能達到完美無瑕疵,使其成為世界範圍內流傳最廣的、最為經典的版本。
Admetus/RumpusCat——FrankThompson
Alonzo——JasonGardiner
Asparagus/Firefrorefiddle——TonyTimberlake
Bombalurina——RosemarieFord
BustopherJones——JamesBarron
Cassandra——RebeccaParker
Coricopat——TommiSliiden
Demeter——AevaMay
Electra——LeahSueMorland
Etcetera——JoBingham
Exotica——FemiTaylor
Grizabella——ElainePaige(伊蓮·佩姬)
Gus——SirJohnMills
Jellylorum——SusanJaneTanner
Jemima——VeerleCasteleyn
Jennyanydots——SusieMcKenna
Mr.Mistoffelees(Quaxo)——JacobBrent
Mungojerrie——DrewVarley
Munkustrap——MichaelGruber
OldDeuteronomy——KenPage
Plato/Macavity——BrynWalters
Pouncival——KarlMorgan
Rumpleteazer——JoGibb
RumTumTugger——JohnPartridge
Skimbleshanks——GeoffGarratt
Tantomile——KayeE.Brown
Tumblebrutus——FergusLogan
Victoria——PhyllidaCrowleySmith
VoiceofSkimbleshanks——DavidArneil
VoiceofMungojerrie——PaulBaker
VoiceofRumpelteazer——VikkiCoote
VoiceofJemima——HelenMassie

奧地利演出

《貓》於1983年11月在維也納著名的維也納河畔劇院德語公演,這也是此劇在歐洲大陸的首次演出。《貓》在維也納曾公演過兩次,第一次公演在1988年的10月,第二次公演從1988年11月開始到1990年的9月24日。
第一次公演期間亦集合了巡迴演出劇團,曾經訪問過當時還是社會主義國家的東德和蘇聯,巡迴劇團於1987年5月到8月期間在東柏林演出,之後在莫斯科演出至1988年5月30日結束。這部音樂劇在維也納的演出非常的成功。據統計,在第一次公演的500多場演出里,總共有539,745人次買票觀看。

德國演出

在倫敦首演5年之後,《貓》於1986年4月18日在漢堡市的輕歌劇院開始了德國公演,此次演出一共持續了15年,據估計大約有620萬人次觀看。2001年元旦結束了在漢堡市的演出,移至斯圖加特,之後在德國各地巡迴演出直到2006年。
漢堡市的演出與倫敦的版本略有不同,比如貓的名字:傑米瑪(Jemima)採用了百老匯版的名字絲拉巴布(Sillabub),卡布凱帝(Carbucketty)換成了龐希沃(Pouncival),比爾貝利(BillBailey)換成了堂布勒布魯塔斯(Tumblebrutus)。而且,倫敦版的傑米瑪(Jemima)是比較安靜的小貓,而絲拉巴布(Sillabub)較為頑皮。

日本演出

《貓》於1983年11月11日在日本東京的新宿首演。公演1年後,開始在日本的大阪、名古屋、福岡、札幌等地巡迴演出。1995年,《貓》第三次入駐東京(品川),創下了長達2年的公演記錄。1998年福岡公演則是第一次在現成劇場演出,同時對編舞、服裝、舞美、燈光等300多處加以精心修改。此後又順勢在名古屋、大阪、靜岡、廣島、仙台等地長期公演。
2004年11月11日,也就是《貓》劇在日本公演後的21周年紀念日,該劇在東京的五反田再次長期公演。日本版的角色明顯地少於其他版本,只有24隻貓,尤其是公貓減少最多。服裝和角色的關係也與英美的版本略有不同。

中國演出

《貓》中文版是除英語德語日語韓語等不同語言版本後的第15個版本,由《貓》中文版製作方亞洲聯創攜手韋伯創建的英國真正好公司共同打造。此次《貓》中文版的製作,會沿用《媽媽咪呀!》的傳統,邀請已經製作了14個語言版本的最資深最權威製作團隊,從巨大的垃圾場布景、群貓服裝的使用的毛髮纖維、演員的選擇到排練、上演,每一個細節都嚴格把關。打造原汁原味的《貓》,保證經典劇目的國際品質。
而這次坐鎮執導《貓》的導演兼舞蹈總監喬安,已經與“貓”共舞35年,對每隻“貓”的每一個眼神都了如指掌,親自參與製作了全部14個語言版本《貓》的製作。她將繼續以她嚴密到苛刻的標準全程把控中文版《貓》的製作。因此《貓》中文版也將成為從精神氣韻到外形外貌都最貼近原版《貓》的一版。讓《貓》的傳奇魅力在中國繼續延續。
該劇將於2012年12月21日—2013年02月03日在北京世紀劇場上演。
原版音樂劇《貓》曾到訪京城三次,此次的中文版在本土化方面下足了工夫。在翻譯方面,一些喜劇橋段中加入了時下的流行語與本地方言。因為在北京上演,“喵星人”還操起了“京片子”,比如海盜貓就用“回見了您吶”與觀眾道別。此外,《貓》中文版的舞台也暗藏玄機。1500個道具組成的“華麗垃圾堆”堆滿了各種中國特色的道具,有上海的月餅盒、廣東的獅子頭,還有京城的兔兒爺等等,為北京站巡演特別準備的糖葫蘆和鳥籠此次首度現身“貓窩”。

所獲獎項

1981年奧立弗獎
最佳音樂劇
年度特別獎:編舞
1981年標準晚報獎
最佳音樂劇獎
1983年東尼獎
最佳音樂劇
最佳劇本
最佳配樂
最佳導演
最佳女配角
最佳服裝
最佳燈光
1983年劇評人獎
傑出作曲
傑出服裝
傑出燈光
紐約圈外劇評人獎
最佳音樂劇獎
法國莫里埃獎
最佳音樂劇獎

歌詞

《貓》的歌詞由特拉維·拿恩(TrevorNunn)改編。它的故事來自T·S·艾略特(T.S.Eliot)在1939年出版的詩集《老負鼠講講世上的貓》(OldPussom'sBookofPracticalCats)。這一部詩集,事實上是艾略特寫給他的教子的。大部份的歌詞是從詩集裡原封不動拿出來的。只不過,因為要和譜出的曲子相和,拿恩在詩詞上作了微小的改動,比如“潔里珂之歌”(TheSongoftheJellicles)里就多了八行歌詞的重複。此外,“楔子”、“TheMarchingSongofthePollicleDogs”和Grizabella的故事,是從艾略特未出版的故事裡找到的。而最有名的一首“記憶”(Memory),是拿恩根據艾略特的另一首“風夜狂想曲”(RhapsodyonaWindyNight)改編的。

曲目

第一幕

子夜的舞會使貓瘋狂(WhenCatsareMaddenedbytheMidnightDance)
傑利可貓之歌(JellicleSongsforJellicleCats)
貓的命名(TheNamingofCats)
傑利可舞會的邀請(InvitationtotheJellicleBall)
老甘比貓(TheOldGumbieCat)
羅騰塔格(TheRumTumTugger)
葛麗茲貝拉-魅力貓(Grizabella-TheGlamourCat)
巴斯托佛瓊斯(BustopherJones)
盟哥傑利與羅普蘭蒂瑟(MungojerrieAndRumpelteazer)
老戒律伯(OldDeuteronomy)
獅子狗與伯里克狗大戰(TheAwefullBattleofthePekesandthePollicles)
傑利可舞會(TheJellicleBall)
葛麗茲貝拉(Grizabella)

第二幕

夏天為何遲到,時光何時飛逝(WhywilltheSummerDaydelay?Whenwilltimeflowaway?)
幸福時刻(TheMomentsofHappiness)
高斯:劇院貓(Gus-TheTheatreCat)
革羅泰革的最後一戰*(Growltiger'sLastStand)
史金伯鏇克斯:鐵路貓(Skimbleshanks-TheRailwayCat)
麥卡維弟(Macavity-TheMysteryCat)
密斯托弗里先生(Mr.Mistoffelees)
回憶(Memory)
雲外之路(TheJourneytoTheHeavisideLayer)
與貓打交道(TheAd-DressingofCats)
包括了"比爾貝利的長詩(TheBalladofBillyMcCaw)"或是"義大利抒情曲:UnaTiepidaNotte",依不同的演出而定。

記憶

據說,直到首映視的日期都已經很接近的時候,拿恩仍對劇里的歌不滿意。他覺得整部劇的高潮部份不夠強烈,應該有更富有感情,更能讓觀眾投入的樂曲。韋伯起先並不願意,但還是回家重新開始編曲,而且他告訴導演拿恩,不要抱太大的希望。那一晚韋伯回家之後,花了整整一個晚上,寫出了一個曲子。第二天早上,韋伯在排練室的鋼琴上給拿恩彈奏了他整晚的傑作。拿恩聽完後,對旁邊的人說:“我請你們記住現在的日子和時間。因為你們現在聽到的,就是下一個能稱為傳奇的樂曲。”
這個曲子,就是後來在音樂劇史上流傳得最廣的“記憶”。
可是在當時,她還只是一個鏇律,根本沒有歌詞。和其他的《貓》歌不同,“記憶”並不是根據已有的詩編寫的,也沒有其他可以套用的詩。拿恩找了三位詞作家編寫“記憶”,仍沒有得到滿意的歌詞。那時直到離首映只有幾天了,拿恩回到他在鄉下的別墅,決定由自己來寫“記憶”的歌詞。他花了整整一個星期的時間重新讀過艾略特的詩集,借用了“風夜狂想曲”和“Grizabella,魅美的貓”作線索,不但寫出了動人心鏇的“記憶”,也更明確了整部《貓》的主題。魅美的貓Grizabella成為《貓》的感情出口,她在“記憶”里表白了她在外面世界所受的痛苦,她所永遠失去的快樂和美麗的日子,以及她歸家的渴望。這首讓人難以忘懷的歌出世了。

作者

安德魯·洛伊·韋伯安德魯·洛伊·韋伯
安德魯·洛伊·韋伯(AndrewLloydWebber)是英國知名的音樂劇製作家,寫過多件動人的作品。除了《貓》之外,他的成名作品還有《歌劇魅影》(PhantomofTheOpera,1986)、《艾薇塔》(Evita,1978)、《萬世巨星》(JesusChristSuperstar,1971)、《星光列車》(StarlightExpress,1984)等,幾乎每一部都曾在世界各地巡迴演出過,並有長駐劇團。比如《歌劇魅影》在加拿大多倫多市,到今天仍持續演出。(註:韋伯《歌劇魅影》與中國在解放前和解放後都拍過的歌劇電影《夜半歌聲》是源自同一個故事。但她們的樂曲似乎不應該是同一個。)而《艾薇塔》更在1996年被搬上銀幕,並由流行歌壇十年之久的麥當娜(Madona)主演。偉伯也因為接連幾部如此成功的樂劇成為現代音樂劇之首。在1997年,他被英國女王封為男爵(Sir),後又被加封為伯爵(Lord)。

四大經典音樂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