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周星馳》

周星馳的電影才真正是對真實社會的寫照,對普通人生的描白。在“無厘頭”中體現出平民自娛自樂的生活。

《讀懂周星馳》由元月10號編著,屬於隨筆類型.

作者

元月10號

作品類型

隨筆

讀懂周星馳

作為大學生的最愛,周星馳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是不可動搖的。我是從中學開始迷上了周星馳的,當我剛接觸香港電影時,就受到了他的強烈衝擊:經典的對白,誇張的表情,還有那搞笑的情節,馬上給我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把我從那些還沒開始就知道誰會獲勝的國產戰爭片、或是從開始就哭到劇終台灣言情劇里吸引出來。
我們喜歡周星馳,最主要的表現方式就是不厭其煩地一次又一次重複欣賞他的電影,把他的對白當成最流行的口頭禪,經常模仿他那誇張的表情和動作。影評界把他的這種風格叫做“無厘頭”,認為就是簡單的搞笑電影,沒有什麼內涵;還有許多新聞媒體暴露出他在生活及工作中的自負,和眾多導演及演員惡交。可這絲毫都沒有影響我們對周氏電影的熱情。不過,很多時候,我還是非常迷惑,我們這個群體為什麼會如此喜歡他的電影,難道我們真的就是只會體會簡單的娛樂生活的大學生,成為了中國迷失的一代
當我在社會磨礪幾年後,每遇到生活的苦悶而拿出周星馳的電影自娛自樂時,才慢慢地看懂他的電影,讀懂他的人生:周星馳的電影才真正是對真實社會的寫照,對普通人生的描白。
周星馳:祖籍浙江寧波,中學畢業後考入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1983年結業後成為無線藝員,同年被派任兒童節目《四三零太空梭》主持,做了四年。1987年他被派演戲劇,他參演的第一個劇集是《生命之旅》,之後他又主演了《他來自江湖》等劇集,其中最得好評的是《蓋世豪俠》。在該劇中演出了他獨特地表演風格。1988年他得到導演李修賢的賞識,讓他演《霹靂先鋒》一片男主角之一。這是他參演的第一部電影。由於演出優異,因此獲得台灣二十五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 他那非邏輯性和帶有神經質的演技,開創了“無厘頭”文化,成為香港文化的重要一環,因而他擔綱演出的電影更歷破票房記錄,為香港喜劇帶來另一出路和高峰,他還在繼續前進……這是周星馳的一些簡介,至於他的經典影片,相信大家都能夠背出來了。從他的簡歷我們可以知道,他是從一個普通人開始一步步爬出來的。想必,當初他也是經歷了無數的挫折和苦難,體會了命運的造化與無常,才得來今天的成就。因此,在他電影中的一個標準模式就是小人物如何奮鬥成功的故事,這是無數青年喜歡他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影評們津津樂道的段子。
但是,我認為他並不只想表達一個簡單的勵志故事。我在這裡把他的電影歷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他出道到《國產凌凌漆》,這段時期他作為演員,樹立了自己的“無厘頭”風格,是他對自己獨特藝術追求的一個過程;第二階段是從《國產凌凌漆》到《喜劇之王》,這段時期他開始介入導戲,在電影裡面融入自己的思想;第三階段是從《喜劇之王》開始,完全由他自編自導自演,也是從《喜劇之王》開始,才完全展現出周星馳對社會與人生的深刻洞悉。我最喜歡的就是從《喜劇之王》之後的幾部作品,經常一邊看影片,一邊體會自己人生的酸甜苦辣,感嘆他影射我們的社會是如此的真實到位,給我們所謂的“天之嬌子”上了一堂生動社會學。我總結出來下面幾點告之還生活在美好泡影中的在校大學生:
一、在社會闖蕩的重要資本是能力,但更重要的還是機會。《喜劇之王》其實就是周星馳對自己電影人生的寫照,主人公是一個卑微的“跑龍套”,雖然有著對電影無比的熱愛與執著,卻屢屢遭到排斥與打擊,而自己高超演技的一次完美體現既然是被人偏去當臥底時。當他偶然的機會可以擔任主演,卻又在情與色的選擇之中化為泡影,主人公縱然有著高超的演技,最後的安慰性結果也不過是演舞台劇。而《少林足球》表現的更加深刻,一個個身懷絕技的武林高手既然只能去撿垃圾、洗盤子、表演砸啤酒瓶……最後的結果也是組隊去踢球,學武功的用處就是能贏球,真不知是幽默還是諷刺。《功夫》的主人公和眾多武俠故事一樣,就算你有再好的資質,也要有更好的運氣。要么掉下山崖遇到高人,要么無意中吃到仙丹,或者像周星馳一樣,被武林惡人暴扁一頓,其實是讓他幫你打通任督二脈。這些故事都在提醒著我們,其實唯心論也是真實的人生。
二、如果你運氣不好,那么就不要抱怨自己懷才不遇。“學士多如狗,碩士滿街走,只有博士可以抖一抖。”這是時下網上很流行的帖子。比你更懷才不遇的人比比皆是:《喜劇之王》里的“跑龍套”一大把,你又能說哪個演技好,哪個又有明星的潛質呢?《少林足球》里的一幫師兄弟,包括太極高手趙微,沒有一個做著像樣的工作。《功夫》裡面的高手也只能隱藏在豬籠村里苟且偷生。看了這些,你還能抱怨自己的命運不公嗎?更具諷刺意味的是,《喜劇之王》的主人公自己策劃的舞台劇,找來的演員只不過是幾個地痞流氓,照樣把戲演成功。人生就是這樣,有些人不如你,卻高居要職,可也有些人強過你,卻只能流浪街頭。
三、這是一個消極的社會,但我們必須有積極的人生觀。“告訴他們社會的真相,是對他們的負責。”這是我最喜歡的作家鄭淵潔在一次訪談節目中說過的一句話,至於是不是原話,我記不得了,但意思是這樣的。周星馳通過他的電影也在表達著這種觀念。《喜劇之王》中他的演員轉折點只不過左右在娟姐手中,讓我們看到網上報導導演床上選演員的說法並不是空穴來風。《少林足球》里的謝晉通過陰險手段毀了吳孟達的一生,讓我們想起了中國足壇層出不窮的黑哨、鬥毆甚至殺人事件並不是憑空捏造。《功夫》則用了一個曲折的故事來告誡理想主義,主人公懷著鋤強扶弱、維護世界和平的理想學習武功。多么高尚的情懷,多么偉大的志向,可惜剛一出道就遭到無情的打擊,人生觀發生一百八十度改變,既然立志做一個壞蛋。但由於心靈的徘徊與掙扎,連一個壞蛋也做不好,甚至連一個小混混都不如,人生變得無比的猥瑣和尷尬,直到關鍵時候才翻然大悟,得道成仙。壞人們耀武揚威,好人卻只能苟且偷生,只有在最後,才表達了周星馳懲惡揚善的理想。當社會抱怨剛畢業的大學生華而無用,道德失落時,卻不知他們接受了十幾年的愚民教育,對社會充滿美麗幻想,突然遭到現實的劇烈打擊時,掙扎的內心是多么地痛苦。學校向我們隱瞞真相,是周星馳告訴我們勇敢去面對社會,積極上進。
四、自己喜歡的生活才是有意義的生活。周星馳用他的一生追逐自己的生活,就是對電影藝術的一種執著,甚至變成一種偏執——這也許就是他為什麼和眾多導演及演員惡交的原因,固執地堅持自己的理念,即使面對萬夫所指也自得其樂。他把自己的心態用電影表達出來。《喜劇之王》中他為了愛情放棄成功的機會,但他並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哪怕是找一些蹩足的演員,最終還是完成他的舞台劇。《少林足球》中他通過他的師兄弟們的尷尬處境,側面反映出他們的失落、消沉、暴躁……直到他們找到生活的方向,人生才開始出現曙光。《功夫》更不用說,三個武林高手挺身而出,當那小孩手捧雞蛋感謝救命恩人時,他們仿佛才找到生命的真諦。是的,我們可能命不及人,或者懷才不遇,但我們還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即使我們這一輩子不能功成名就,我們還是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過自己有意義的生活。
現在,《長江7號》已隆重上演,又是一個講述社會底層群體的生活故事,我不再對它進行分析,讓大家自己去品味其中的意義。當我們體會了人生的辛酸再來看周星馳的電影,誰還會說他的“無厘頭”沒有內涵呢?
(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