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

《藍》

茱莉遭遇的是無法預料的外在的不幸,她的丈夫、女兒在偶然的一次車禍中喪生,而她倖存了下來。為了擺脫、逃避那巨大的痛苦,她曾經企圖自殺,但沒有成功;從醫院裡出來後,她卻發現原來丈夫有一個情人,這時丈夫以前的助手又愛上了她。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茱莉遭遇的是無法預料的外在的不幸,她的丈夫、女兒在偶然的一次車禍中喪生,而她倖存了下來。為了擺脫、逃避那巨大的痛苦,她曾經企圖自殺,但沒有成功;從醫院裡出來後,她卻發現原來丈夫有一個情人,這時丈夫以前的助手又愛上了她......

在日復一日的忙碌生活中,珊曼最大的寄託,就是與一名無話不聊,心靈相通的網友上網聊天和傳簡訊。萬聖節舞會當晚,王子與灰姑娘在舞池正中央相遇了。學校里人氣第一的足球隊長奧斯汀安姆斯(查德麥可莫瑞),並沒有認出他眼中的美麗公主的真面目。午夜來臨,灰姑娘匆匆離去,只留下一支來不及撿起的手機。 然而當奧斯汀終於發現了灰姑娘的真實身分,錯愕的表情傷透了珊曼的心,此時費歐娜又送來普林斯頓大學的拒絕信。無法離開家裡,又失去王子的拯救,萬念俱灰的珊曼,只好繼續為繼母繼妹做牛做馬,當一輩子的灰姑娘。 又或者……灰姑娘可以鼓起勇氣,拒絕繼母的剝削,追求自己理想中的人生,順便拯救一直不敢活出自我的王子。灰姑娘會怎么做呢?王子與公主究竟能不能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在<<藍>>的導演闡述中,他說:“從某種意義上說,愛與自由是相矛盾的,有愛就沒有了自由,你變得依賴你所愛的人,不管他是誰.你愛一個女人,你的價值觀就會不同.拿一條狗、一輛車、一台電視為例,這些都束縛了自由。你失去了自由,你不能想乾什麼就乾什麼,這就是我們想要說的故事。” 他指出愛與自由的衝突正是他在《藍》中所探討的主題:自由是不可能的,你渴望得到自由,但卻得不到。這就是影片的主題。”這個主題是通過對生活狀態的勾勒挖掘出來的:光線的流轉,人物眼神中凝滯的語言,達成了導演與觀眾的理解和默契。

《藍》是一部關於愛情、信念與自由的影片,導演基耶洛夫斯基對於人生的獨特感受和女主角比諾什細膩、精湛的表演,使得這部影片獲得了成功。朱麗葉.比諾什有一雙堅定專注的眼睛,她沉默寡言,很少大笑,她那緊閉的雙唇和意味深長的,透過外表的冷漠,比諾什用她的肢體語言讓我們看到了女主人公內心的痛苦。迄今為止,她所主演的所有影片都是有關愛情的,她在表達燃燒在內心深處的愛情時,不是通過強烈的外部動作,而是通過脈脈含情的眼神、含蓄雋永的語言表現出來的。

獎項

1993年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最佳女主角獎最佳攝影獎;1993年洛杉磯影評家協會最佳作曲獎

點評

《藍》《藍》

《三色》系列中哪一部最好?這是個難解的疑問,不過從日本網上影迷調查來看,喜歡《三色之藍》的偏多。從影像上講,《三色之藍》確實有很多精妙的小節,比如四次突然出現的黑屏,不僅表現朱麗葉心中時間的靜止,也給觀眾以同樣感受。再比如朱麗葉用手划過長長的石牆,我記得在歌手陳琳的《你的柔情我永遠不懂》MTV中有類似的情景。再比如影片結尾的唱詩聲中,鏡頭平緩轉動,所有的人物在一個清晨的神態共時性地呈現,而韓國電影《JSA共同警備區》的尾聲也是那幾個難逃宿命但尚未相識的朝韓軍人在以前的某個時刻,同時出現在一個畫面之中。

《三色之藍》的主題是關於自由的思索,相關評論已經太多,但很少有人注意到片中一個細節。朱麗葉兩次去看望孤獨的母親,看上去有些老年痴呆的老人都在看電視,電視上是什麼?一個人在高空走鋼索。基耶斯洛夫斯基展示這個畫面不會是無意義的,或許在他看來,高空走鋼索是人的生活狀態的隱喻。對於這個行走者來說,何為自由?朱麗葉因傷感而固執地追求“自由”,和高空走鋼索又有何異?最終朱麗葉明白,割裂並忘記往事並不是自由,面對並接受才是真正的解脫。基耶斯洛夫斯基說,他在這部片子裡講的是“自由的缺欠”,我覺得還要加上一句,他為自由的定義是“不逾矩”。

看法

《藍》探討的正是自由倫理的欠缺。

《藍》是三部曲的第一部。基斯洛夫斯基說過,《藍、白、紅》的順序倒過來看也可以。我覺得,倒過來看,基斯洛夫斯基的敘事思想的邏輯更清晰。

《藍》的故事開頭是一個幸福家庭驅車遠足。朱麗葉,一個富有藝術氣質的女人,丈夫是作曲家,他們有一個女兒。一個偶然的車禍在寧靜的大自然陪襯下打碎了幸福。

朱麗葉在醫院裡醒來才知道丈夫和女兒都在車禍中喪生。活著還有意思嗎?朱麗葉吞了一大把什麼藥但沒有死成,醫院制度不允許死的自由欲望,只認可不自由的死。

朱麗葉落入生命的漂浮境地,不知道自己該置身何處。朱麗葉才三十出頭,正是女人成熟到懂得何謂生命時刻的年齡,按哈耶克的消極自由來講,朱麗葉的美好生活想像是可以實現的:她丈夫的助手安東一直暗戀著她,唯一偶然目睹車禍的小伙子也在追求她。

可是,朱麗葉感到自己身上的消極自由是不堪承負之輕。丈夫和女兒的死對她突然面臨的個人自由投下了無法擺脫的陰影。最低限度的自由只是想像中的尤物,在真空式的自由中,個體會失去生存的自重。

自己的過去使朱麗葉無法開始自己的新生活,她必須逃離自己的過去,這是獲得欲望自由的第一步。朱麗葉主動打電話叫來安東,可是,僅僅一次肉體之歡就讓朱麗葉感到過去的影子使自己無法享有性愛的感覺。朱麗葉逃離安東,搬到另一城市,讓自己淹沒在陌生的生活世界中。她拒絕協助完成丈夫未完成的交響曲。她丈夫太有名,是歐共體的作曲家。已逝的丈夫就像自己隱沒不去的身影,成了她的在世負擔,吞噬了她亘古無雙的魅力。基斯洛夫斯基要表達的是:即使在個人情感這一最為屬己的領域,人的願望自由也是有限的。

有兩件事對朱麗葉改變自己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朱麗葉住的公寓裡有一為喜歡跳脫衣舞的女鄰居(生性喜歡欣賞自己的身體激起的情慾是一種消極自由),一天深夜,這脫衣舞女郎突然從舞廳打電話給朱麗葉,請她馬上去一趟。原來,這位脫衣舞女郎在台上脫衣時,發現自己的父親坐在下面。紛

亂的悲戚令她不能自已,她需要一個人的體諒。

誰能、誰願意體諒一個在社會目光看來不道德的脫衣舞女的如此悲戚?

朱麗葉答應去看她。朱麗葉問她為什麼要幹這一行,脫衣舞女的回答是:“我喜歡。”朱麗葉看到,脫衣舞女其實同她一樣,嵌陷在自身的過去和自己的生命願望和矛盾之中。脫衣舞女的“我喜歡”必得面對父親的眼睛,正如朱麗葉的“我想要”必得面對自己雖然已經死去的丈夫和女兒。

朱麗葉的丈夫是著名作曲家,他死後傳媒把他的私生活變成了公共話題。朱麗葉一直試圖避開傳媒的議論,但她還是從電視節目上得知自己的丈夫曾有情人,而且正懷著一個他們的孩子。朱麗葉要想擺脫過去的束縛,在私人情感領域中獲得自由,看來不可能了。

基斯洛夫斯基說過,《藍》要探討自由的欠缺。
什麼樣的自由的欠缺?私人性的情愛自由的欠缺。個人的喜好和情愛可能是個人生命的自由想像最切身的空間。

在私人情感中人是否能充分享有自由理想?私人性的生命願望和喜好自由嗎?脫衣舞女郎面對自己的父親、朱麗葉面對自己丈夫的情人時,發現了自己私人自由的在體性——而不是政治性和社會性——的限制,她們都無法改變自己生命的過去。

《藍》《藍》

朱麗葉找到自己丈夫的情人,沒有責備,或要求感情賠償,把丈夫所有的遺產——存款和一棟樓房——轉交給她。朱麗葉不再逃避,而是面對自己的過去。她領悟到,獲得情感的自由需要另一種愛的能力。朱麗葉停下尋求自然權利的自由的腳步,轉身走向安東,同他用長笛和鋼琴的對答譜寫丈夫

《藍》《藍》

未完成的交響曲。在這部名為“歐洲”的交響樂中,基斯洛夫斯基注入了自己對這另一種愛的能力的信心。他虛構了一為名叫Van den Budenmayer的中古作曲家,《歐洲交響樂》是依Budenmayer的音樂思想來譜寫的。朱麗葉對安東說,交響樂的結尾必須讓人們記起Budenmayer的音樂,這是她丈夫的心愿。

導演簡介

基耶斯洛夫斯基(1941.6.27—1996.3.13)

作品年表

紀錄片

《路面電車》The Tram(1966年)

《辦公室》The Office(1966年)

《Concert of Requests》(1967年)

《照片》The Photograph(1968年)

《洛茲小城》from the city of lodz(1969年)

《我曾是個士兵》I was a soldier(1970年)

《工廠》factory(1970年)

《集合之前》before the rally(1971年)

《工人們71》worker 71:nothing about us without us(1972年)

《疊句》refrain(1972年)

《洛克婁和希隆納格拉之間》between wroclaw and zielona gora(1972年)

《銅礦場內的安全和衛生原則》the principles of safety and hygiene in a copper mine(1972年)

《磚匠》bricklayer(1973年)

《地下人行道》pedestrian subway(1973年)

《X光》X-Ray(1974年)

《初戀》first love(1974年)

《一個黨員的履曆書》curriculum viate(1975年)

《醫院》Hospital(1976年)

《守夜人的觀點》From a night porter′s point of view(1977年)

《我不知道》I don′t know(1977年)

《七個不同年齡的女子》Seven women of diffrerent ages(1978年)

《車站》The station(1980年)

《談話頭》Talking heads(1980年)

《一周有七天》Seven days a week(1988年)

電視劇

《人員》Personnel(1975年)

《寧靜》The calm(1976年)

電影

《疤痕》The scar(1976年)

《影迷》Camera buff(1979年)

《盲打誤撞》Blind chance(1981年)

《短暫的工作日》Short working day(1981年)

《無止無休》No end(1984年)

《十誡》TheDecalogue(1988-1989年)

《薇諾妮卡的雙重生活》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que(1991年)

《三色之藍》Three colors:blue(1993年)

《三色之白》Three colors:white(1994年)

《三色之紅》Three colors:red(1994年)

波蘭時代

基耶斯洛夫斯基於1969年畢業於波蘭洛茲電影學校,起初被分派到國家紀錄片工作室工作。他在多年內一直以紀錄片導演身份出現,直到他對紀錄片的真實程度產生懷疑,因為“你越想接近某人,他就躲得越遠”。從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劇情片《疤痕》起,他被稱為波蘭的“道德焦慮電影運動”的一員。當本來是電視系列片的《十誡》出爐後,他立即獲得了世界性的聲譽,成為波蘭當代電影的頂峰人物。

“我喜歡觀察生活的碎片,喜歡在不知前因後果的情況下拍下被我驚鴻一瞥的生活點滴。”

——基耶斯洛夫斯基

離我們遠去的電影大師

2007年7月兩位電影大師伯格曼和安東尼奧尼相繼辭世,似乎預示著一個時代的終結——電影大師時代的終結。大師們用影像帶給我們,對生命的感動與對人性的反思。生命消逝的瞬間,膠片凝固了他們的靈魂!讓我們用文字來記錄和懷念這些光影造就的不朽的靈魂……導演詞條鼓勵列舉出導演職業生涯的詳細信息,作品詞條鼓勵列舉出作品的出品年代、演職人員介紹、劇情簡介、背景資料等詳細信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