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狼》

《荒原狼》

荒原狼(也譯作荒野之狼)(Der Steppenwolf)這是一本德國、瑞士諾貝爾獎小說家赫爾曼·黑塞(Hermann Hesse)所著作的自傳體小說。

基本信息

《荒原狼》《荒原狼》
荒原狼(也譯作荒野之狼)(Der Steppenwolf)這是一本德國、瑞士諾貝爾獎小說家赫爾曼·黑塞(Hermann Hesse)所著作的自傳體小說。

作者簡介

《荒原狼》 赫爾曼·黑塞
赫爾曼·黑塞早在1931年就曾經獲得過諾貝爾獎的提名。但是當時瑞典學院的常任秘書對黑塞的作品頗有微詞。他認為黑塞小說中的人物與諾貝爾本人所提倡的理想主義精神相違背,結果當然是黑塞最後落選。不過這件事也引起了其他一些人的不滿。例如黑塞的德國同胞、1929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托馬斯·曼。他曾經公開呼籲瑞典學院授獎給黑塞,改變對黑塞的不公正待遇。

黑塞命運的轉機出現在1940年。這一年上任的瑞典學院常任秘書和他的前任截然相反,對黑塞的作品非常推崇。他甚至認為黑塞的作品是現代德語文學中“惟一十全十美的東西”。黑塞最終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與他的推崇不無關係。

黑塞於1877年出生在德國溫頓伯格卡爾夫。少年時代的黑塞就夢想成為一個詩人:

《荒原狼》《荒原狼》

歌德

席勒

“要么是個詩人,要么什麼都不是”。但是15歲的時候,黑塞卻被送入神學院。不到一年的時間,黑塞就逃了出來,去工廠當了一名學徒。在這期間,他閱讀了大量的文學作品。1904年黑塞發表了長篇小說《彼得·卡門青特》,從此一舉成名。

黑塞的作品有《在輪下》《玻璃球遊戲》《荒原狼》等。其中《荒原狼》最為著名,托馬斯·曼將其稱為德國的《尤里西斯》。在歐洲、美國和日本都出現過搶購《荒原狼》的現象。人們把黑塞譽為繼歌德席勒之後,和托馬斯·曼齊名的德國最偉大的作家。

1919年黑塞遷居至瑞士,後來加入了該國國籍。

內容概要

荒原狼是個年近50的人,名叫哈立·哈勒。幾年前,他租下了我姑媽家的閣樓,在這裡住了不到一年的時間。他沉默寡言,不愛交際,確實像他自稱的那樣,是一隻狼,一個陌生的、野性而又膽怯的、來自另一個世界的動物。他的臉充滿智慧,表情溫柔,但內心世界動盪不安。他想的比別人多,智力上具有那種近乎冷靜的客觀性。這種人沒有虛榮心,他們從不希望閃光,從不固執己見。

我一開始就注意到他與眾不同,我覺得這個人有某種精神病或憂鬱症。有一天,他在付清一切欠款後,悄無聲息地離開了我們的城市,從此以後就杳無音信了。他把他的一份手稿留給了我。通過閱讀他的手記我才認識到,他的精神病並不是什麼個人的奇思怪想,而是這個時代的通病。下面是他的手記:

這一天又像往常那樣過去了:一種既無特殊痛苦又無特殊憂慮,既無真正苦惱也無絕望的日子。在大多數人看來,這是一件美事。遺憾的是我受不了這種平靜的生活,我總是燃起對強烈感情的渴望。夜幕降臨,我來到十分安靜的老城區,突然從一條漆黑的胡同里竄出一個人,扛著廣告牌,上面寫著“無政府主義的晚會!魔術劇——限制入……”。我想買票進入,但是他丟給我一本書之後,轉眼之間就不見了。

回家後,我從大衣中掏出那本書,書名是《論荒原——僅供狂人閱讀》。這本小冊子毫無掩飾地勾畫出我鬱鬱寡歡的人生,而且書的主人公竟然也叫哈立。

有一天我在城郊遇到一個殯葬隊,發現有個人很面熟,好像就是那個扛廣告牌的人。他告訴我,如果需要消遣就到黑鷹酒店去。到了那兒之後,我遇到了一個很漂亮的姑娘,我們友好地談了起來。這個姑娘很了解我,勸我不要輕生,還教我跳舞。我們約好下次見面。

這位姑娘名叫赫爾米拉,她使我對生活產生了新的興趣。我們在一家酒店見面,赫爾米拉給我介紹了一位叫瑪利亞的姑娘。她說要讓我學會戀愛。一種新的、可怕的、瓦解一切的東西正從四面八方湧來。幾天后,我和她們一起參加一個化裝舞會。舞會之後,有人告訴我赫爾米拉在“地獄”里等我。我進入地下室,看到很多房間,每個房間都代表著人類靈魂各個神秘的側面。在最後一個房間內,我看到赫爾米拉和一個男人赤身裸體的躺在一起。狂怒之下,我刺死了赫爾米拉。

在一個光禿禿的院子裡,法官判我永生,還罰我被恥笑一次。因為我用鏡子裡的刀殺死了鏡子裡的姑娘,企圖把魔術劇當做自殺的工具。那個和赫爾米拉在一起的男人,把縮成一個棋子大小的赫爾米拉裝進了口袋。

我猜到了這件事的意義,我會把遊戲玩得更好。

欣賞導航

《荒原狼》是一部充滿了狂暴幻想、具有表現主義色彩的小說。小說先是虛擬了一個出版者對哈勒的手記的第一人稱敘述,描述了哈勒這個人物的形象和行為特徵。然後又根據哈勒留下的手記,通過另一個的第一人稱敘述展開後面的情節。黑塞在小說中大量運用了夢幻形式,把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的一個中年歐洲知識分子的內心世界淋漓盡致地展示出來,使其成為20世紀西方小說的經典之作。

作品主人公哈勒是才智之士,有著豐富細膩的內心世界。他很孤獨,很少向別人敞開心扉。他好像是來自另外一個星球,對人世間的虛榮、做作、追名逐利和自私淺薄極其厭惡。但與此同時他又發現,自己的這種厭惡感更多的是指向自己。正因為如此,哈勒時時刻刻處於一種巨大的分裂和痛苦之中,用他的話來說,就是他身上有兩種截然相反的東西在鬥爭著:狼性和人性。人性和狼性互不協調,當人性沉睡而狼性甦醒的時候,哈勒就走向墮落;當人性甦醒而狼性沉睡的時候,哈勒就會對自己的墮落和罪惡充滿厭惡。正是人性和狼性的嚴重敵對,使哈勒產生了孤獨感和自殺傾向。

那么拯救之路在哪裡?一開始,哈勒企圖用身上的人性去壓制狼性,但結果卻是不斷陷入更大的苦悶之中。然後他用狼性來取代人性,則更行不通。這其實說明,哈勒將人的本性簡單地看成狼性和人性的二元對立是錯誤的,是一種“毫無希望的兒戲”,“是對現實的強姦”。認識舞女赫爾米拉之後,哈勒逐漸認識到了這個錯誤。經赫爾米拉介紹,哈勒先後認識了舞女瑪利亞和赫爾米拉的男友、音樂師巴伯羅。在他們的薰陶之下,哈勒逐漸接受了許多自己原先根本不能接受的東西。他認識到,人的本性極其複雜,不是由兩種而是由上百種、上千種本質構成,不是在兩極之間搖擺,而是在無數對極性之間搖擺。

在小說最後的“魔術劇”中,哈勒終於找到了真正的解救之道。正因為世界和自我都是多元的而不是二元的,所以無論是回歸人性還是回歸狼性都是枉然。“回頭根本沒有路,既回不到狼那裡,也回不到兒童時代”。面對這個世界所有的背謬和荒誕,只有用笑和幽默來對付。小說的最後,哈勒終於將生活戲劇的所有“十萬”個棋子裝進口袋,而且決定反覆去體會生存的痛苦,將遊戲玩得更好些,“總有一天會學會笑”。

精彩片段

這段選文寫的是“我”去參加化裝舞會,會後在“地獄”中參觀了各種各樣的魔術劇表演。其實“地獄”中的沿著走廊的小門,象徵著人的豐富的內心世界。我們不妨將“我”的參觀過程看做是“我”的自我拯救過程。

我舒了一口氣,又回想起在魔術劇開始時我看到那位漂亮的小伙子緊追不捨的那塊招牌:

所有的姑娘都屬於你!

總而言之我確實感到沒有任何東西像這個房間那樣令人神往。我帶著又能逃脫這該死的狼的世界的高興心情走進了這一房間。奇妙無比——如此難以置信又如此熟悉,我不禁渾身發顫——我青春的芬芳,我青少年時代的氣息向我迎面拂來,青春熱血在心房中流動,我剛才所做的所想的,剛才的我都已成為過去,已在我身後沉沒,我又變得年輕了。……

我站在故鄉小城的岩石小丘上,春風送暖,紫羅蘭初放,從河裡流來的河水粼波閃耀,我老家房屋上的窗戶也在閃閃發光,所以這一切都在眺望,在鳴響,在發出芬芳,是那樣的充滿各種聲息,是那樣的新鮮和富有創造精神,五光十色,春風迷人,日光輝映,與我青少年時第一次走向世界看到的詩情畫意一模一樣。我站在小丘上,微風吹拂著我的頭髮,我沉浸在愛情的思念中,信手從剛剛發綠的灌木上摘下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放在面前,聞著它的香氣[這香氣又使我想起以往的一切,然後我用從未吻過少女的雙唇親吻那嫩綠的小花苞,把它放在嘴裡咀嚼。那酸澀的、又香又苦的味道使我突然明白我正在經歷什麼,一切又都回來了。我正在重新經歷少年生活即將結束時的一個時刻,一個星期天的下午,我獨自在野外散步,遇見了羅莎·克萊斯勒,我含羞地跟她打了招呼並且對她一見鍾情了。

授獎評價

他是一位肯探討問題和自我解答的詩人,具有德國南方人的心靈,表現出既虔誠又自由的混合性格。假如我們忽略了他的熱烈的反叛傾向——有關信仰的那股永恆的烈火能使夢想家變為鬥士的話,我們也許會說黑塞是一名浪漫派詩人。

心理學分析

這本小說反映黑塞在1920年代心靈所面臨的危機。黑塞在1926年曾接受心理治療。他的醫師是容格(Carl Gustav Jung)的學生。這篇小說明顯受到容格分析心理學(Analytical Psychology)的強烈影響。全書主題是容格式的心靈成長,稱為個性化(Individuation) 或自我實現 (Self realization)。這本小說的中心人物哈瑞·黑勒(Harry Haller)是黑塞本人第二次婚姻觸礁後的寫照。習慣於布爾喬亞(Bourgeois)生活的哈瑞,其深入又獨立的思想使他看出德國受到軍事與工業勢力的影響與控制,正一步步的邁向戰爭。他和平主義的意見與周遭平庸的布爾喬亞格格不入。缺乏家庭溫暖又無社交活動的哈瑞在強烈理性又孤立的生活中,已經不知道感覺與感情為何物。他只覺得心中有一隻原始有野性的荒原狼(Steppenwolf),時時會不由自主的爆發出來。一方面他是受良好教育的知識分子,另一方面他是衝動直率又孤僻的荒原狼。深陷入矛盾接近自殺邊緣的哈瑞依靠他本身無意識(Unconscious)中的阿尼瑪與自性引導調和心靈中的理性與感性。

根據容格的分析心理學,本書是黑塞本人的獨白。幾乎所有情節都是他心中的掙扎。書中的人物是他本身心靈中的原型:

·哈瑞是有意識的自我(ego)。他是受良好教育的溫和知識分子。
·荒原狼是無意識中的負面的陰影(Shadow)。它是衝動直率又孤僻的荒原狼。
·赫爾米娜(Hermina)是阿尼瑪(Anima)。她是哈瑞心中的女性性格,是創造力與智慧之源,在這裡是他調和矛盾之旅的嚮導。
·莫扎特(Mozart)是心,或自性(Self )。本書中的不朽者相當於容格分析心理學中的老智者。給哈瑞條約與引哈瑞入舞廳的皆可視為哈瑞的自性。
·巴布羅(Pablo)是一個很會體驗生活的爵士樂薩克斯風手。他具有哈瑞想要成為的性格。在魔術劇場中他是主人,是另一自性。
·瑪麗亞(Maria)是一個理想的女友,提供包括性愛的愛情,卻不要求哈瑞負任何責任。

魔術劇場中種種矛盾的組合,讓哈瑞認識自己內心的矛盾與多面性。讀者可看出容格式的心靈成長。有意識的自我靠無意識中阿尼瑪與自性引導與啟發而認識自己的矛盾,進而化解矛盾以達到自我實現的境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