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隨人聖庵摭憶》

《花隨人聖庵摭憶》

《花隨人聖庵摭憶》詳細記述了晚清民國之史事掌故與人物軼事,內容豐富,文字生動,委婉傳神,素為學界所重,陳寅恪先生稱其“援引廣博,論斷精確,近來談清代掌故諸著作中,實為上品”。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花隨人聖庵摭憶》(套裝全3冊)為民國時出版的筆記巨著,曾於1934年至1937年8月連載於《中央時事周報》、《學海》。作者黃溶(1890一1937),字秋岳,室名花隨人聖庵。早年畢業於京師大學堂,後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曾任民國北京政府交通部秘書,財政部僉事、秘書、參事,南京尉民政府行政院秘書、機要秘書。
《花隨人聖庵摭憶》詳細記述了晚清民國之史事掌故與人物軼事,內容豐富,文字生動,委婉傳神,素為學界所重,陳寅恪先生稱其“援引廣博,論斷精確,近來談清代掌故諸著作中,實為上品”。

內容簡介

花隨人聖庵摭憶花隨人聖庵摭憶

《近代史料筆記叢刊》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華書局規劃的大型史料叢刊之一種。限於當時條件,《近代史料筆記叢刊》只出版了少數品種,後歸入《清代史料筆記叢刊》中。隨著中國近代史研究的逐步深入,近代史料的整理亟待加強,為滿足學術界研究之急需,為更廣大的文史愛好者了解和認識中國近世社會的真實面貌,《近代史料筆記叢刊》現予以恢復出版。
恢復出版後的《近代史料筆記叢刊》在原有規劃的基礎上,做出適當調整:
一、所收史料的時間斷限,上至1840年鴉片戰爭發生,下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前。
二、考慮到近代史料的豐富多彩,本叢刊除收錄具有較高史料價值的筆記之外,對於確能反映當時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真實情況的隨筆、日記、年譜及其他原始資料,亦予以選擇性的輯錄。
三、本叢刊所收史料,以一種或數種為一冊,儘量保持其原貌,在每種史料前,均由整理者撰寫說明文字一則,指明史料來源、版本情況及內容提要。
四、本叢刊所收史料無分段和標點者,均由整理者按文意分段,並施加標點;原著明顯錯誤予以徑改;殘缺字以口代之,錯字、別字、衍字(文)、文字顛倒,改正處加[ ];佚文增補文字加【】,以示區別。
五、為方便使用,整理者對史料中出現的紀事異同、文字具有特殊含義者,均加簡注。

目錄


一 北京西黃寺
二 京師清淨化城
三 弈術與政術
四 京西二石經山
五 做官與演戲
六 寶竹坡納妓棄官
七 石景山斜陽暮景
八 俞恪士《西溪》詩
九 國人不愛惜古建築
一○ 姚茫父論臉譜
一一 北京五塔寺
一二 名人墓冢之存廢
一三 陳仁先詠落日詩
一四 曾國藩觀微杜漸
一五 雍和宮四門專學
一六 “豨叭”秘教
一七 雍和宮大佛像
一八 清末朝政紊亂
一九 寶竹坡自劾去官
二○ 賽金花往事
二一 嚦台山賞花
二二 晉祠之泉
二三 冬至今昔談
二四 溜冰與冰床
二五 《三十年來燕京瑣錄》訂誤
二六 文字學術隨世俱變
二七 踐卓翁與天蘇閣
一八 賽金花事傳聞不實
二九 《金鑾瑣記》詠庚子詩並注
三○ 宋廣窯琴
三一 鈞窯
三二 北京悟善社
三三 人名妙對
三四 盛唐之治與衰世反思
三五 金陵僧道
三六 北京覺生寺華嚴鐘
三七 聞黃晦聞喪憶交遊
三八 杭州超山梅花
三九歷史上之創置與摧殘
四0阜成門外磨盤松
四一袁崇煥里居
四二顧橫波
四三古服飾雜用胡俗
四四甲子直奉之戰紀事詩
四五歌者琴雪芳
四六北京玉泉山
四七西湖桃花妙境
四八胡餅
四九明代有兩顧亭林
五0學界三聞人致袁世凱書
五一北京法源寺
五二壺盧器
五三餘壽平書調譚組庵
五四懷陳叟庵
五五南北督署媼與鶴
五六胡餅與胡樂
五七滄趣老人感事詩
五八南京王荊公墓與宅
五九唐宋人詠李花詩句
六0鬼子母與九子母雜考
六一晚清漢大臣之擠軋
六二張南皮熱衷仕宦
六三梁節庵陳j叟庵與張南皮書
六四明孝陵傳為疑冢一
六五古今紅色之義
六六《談陳瞍庵》訂誤
六七南京張佩綸舊宅沿革
六八陳駛庵與晚清名士
六九昆明湖與瓮山
七0周靄甫《閱<紅樓夢>筆記》
七一王旭莊與張繩庵絕交始末
七二張南皮手札叢稿
七三庚子湖北貢品
七四康熙諭天主教傳教士
七五王可莊與張南皮書
七六王玉峰三弦絕技
七七黃石齋趙搠叔論書警語
七八光緒甲午翰詹大考一
七九文道希被逐始末..
八0珍妃之死
八一楊莘伯專劾附光緒帝諸臣
八二周靄甫《紅樓夢》評語
八三惲南田與甌香館
八四宜興砂壺源流一
八五國人摧殘林木無度
八六再談珍妃之死一
八七文芸閣《聞塵偶記》有裨史事
八八《景善日記》記內廷事
八九嚴幾道歐戰詩
九0左宗棠郭嵩燾關係始末
九一左宗棠郭嵩燾關係續篇
九二左宗棠恃功使氣
九三郭嵩燾以外交能手自負
九四京西戒壇寺
九五光緒帝欲留京辦交涉
九六龔定庵李蓴客皆不工楷書且喜罵人
九七漢貲郎與清捐官
九八郭嵩燾論辦洋務
九九僧夏
一00清德宗死因之謎
一0一光緒帝選後不能自主
一0二潭柘寺
一0三懿珍兩妃各勸其主上留京
一0四郭嵩燾勸僧王循理而後戰
一0五金山南移成陸
一0六甌脫釋義
一0七陳瞍庵《圍爐話別圖》題詩
一0八吳柳堂《請免外國使臣跪拜疏
一0九吳柳堂尸諫所遺《訣兒書》

精彩書摘

整理說明
《花隨人聖庵摭憶》為民國時期出版的一部筆記資料,原稿最初連載於《中央時事周報》,續刊於《學海》,起迄於1934年至1937年間。積時既久,匯成巨帙。該書出於福建侯官(今福州)黃溶之手,素被學界所重視。
黃溶,字秋岳,又稱哲維,室名花隨人聖庵,生於清光緒十六年庚寅(1890或1891)。據高拜石《古春風樓瑣記》,黃溶本籍台灣,其父黃彥鴻,字芸淑,光緒十四年戊子科舉人,十六年庚寅科進士,簽分戶部主事,供職北京。光緒二十一年(1895)乙未台灣淪日後,遂久居都下,把籍貫改為福建。黃溶十七歲畢業於京師大學堂譯學館,授舉人,七品京官。嘗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人民國,任北京政府陸軍部承政廳秘書科科員,交通部法規編纂員,交通部秘書,財政部僉事、秘書、參事。受汪精衛等人賞識,1932年8月,任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秘書,薦至地位僅次於秘書長之簡任級機要秘書,得與聞密勿。1937年8月,以通日寇,父子俱伏法白門。
黃溶與梁鴻志(眾異)均為石遺室陳衍得意弟子。史載,黃溶其人“才氣橫溢,詩工尤深”,知名當世。且肆力於駢體文,“能集清代之大成”。其詩為孫雄選入《四朝詩史》。據稱汪國垣(辟疆)將之列名《光宣詩壇點將錄》,謂其作之佳者“有杜、韓之骨幹,兼蘇、黃之詼詭”。

民國筆記小說(1)

民國筆記小說以鹹、同、光、宣四朝之事居多,凡朝廷、社會、京師、外省事無大小,皆據所聞所見錄之,不為鑿空之談,不作理想之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