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織圖》

《耕織圖》

《耕織圖》中國清代古畫,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基本信息

《耕織圖》《耕織圖》

【名稱】《耕織圖》
【類別】中國古畫
【年代】清代
【文物原屬】故宮舊藏
【文物現狀】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正文

中國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以詩配畫形式介紹耕織技術的著作。作者樓鑰,字壽玉、國器,浙江鄞縣人。高宗時官至朝儀大夫。據樓鑰《攻媿集》卷76中記述:“伯父時為臨安於潛令。篤意民事,慨念農夫蠶婦之作苦;究訪始末,為耕織二圖。織自浴蠶以至剪帛,凡二十四事,事為之圖。系以五言詩一章,章八句,農桑之務,曲盡情狀。”當時宋朝官府遣使持《耕織圖》巡行各郡邑,以推廣耕織技術。樓之孫刻石傳世。這部著作對於推動南宋的蠶桑絲織業的發展起了很大作用。歷代《耕織圖》的摹本較多,元代的程棨摹本最為接近真跡。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曾據程本刻石於圓明園的貴織山堂,後園毀,摹本不知所終,刻石已散失。明萬曆年間(1573~1619)所刊《便民圖纂》是以《便民纂》加樓《耕織圖》編纂而成。但圖略有更改,詩也改為竹枝詞,卻仍保留了樓原圖的手跡。現今易見的是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由焦秉貞重繪的《耕織圖》的內府藏本。織圖自浴蠶至成衣共23圖。其中採桑、養蠶、上簇、擇繭、繭共12圖;繅絲、絡絲、卷緯、整經、織機、攀華(提花)、染色共 7圖。焦作《耕織圖》已刪去下蠶、餵蠶、一眠3圖,增加染色、成衣2圖,其餘畫目都按原圖名。

相關詞條

台北故宮博物院,紹興年間,耕織技術,

相關連線

1.台北故宮博物院網站
2.大英博物館網站

中國版畫簡目(二)

版畫 (print) 是視覺藝術的一個重要門類,古代版畫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數銅版刻和套色漏印。當代版畫的概念主要指由藝術家構思創作並且通過製版和印刷程式而產生的藝術作品,具體說是以刀或化學藥品等在木、石、麻膠、銅、鋅等版面上雕刻或蝕刻後印刷出來的圖畫。
《息影軒畫譜》
《法華經普門品》
《長春宗師慶會圖》
《居家必用》
《義勇武安王位》
《圓悟禪師語錄》
《六經圖》
《佛國禪師文殊指南圖贊》
《小字法華經》
《太平山圖畫》
《達磨宗六祖師像》
《應現觀世音菩薩立像》
《一切如來心秘全身舍利寶篋印》
《沙門天像》
《觀世音菩薩像》
《地藏菩薩像》
《菩薩像》
《如來形坐像》
《文殊菩薩騎獅像》
《離騷圖》
《新木刻》
《木刻藝術》
《中國新興版畫運動五十年》
《明刊名山圖》
《木刻創作法》
《新波版畫集》
《張漾兮木刻選集》
《李樺木刻選集》
《羅清楨木刻作品選集》
《阿詩瑪插圖》
《燕子箋插圖》
《古元木刻選集》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屆美術作品展覽會版畫選集》
《中國現代木刻》
《魯迅收藏中國現代木刻選集》
《解放區木刻》
《十年來版畫選集》
《新中國版畫集》
《中國版畫集》
《北方木刻》
《木刻紀程》
《套版簡帖》
《中國版畫選》
《鴛鴦冢嬌紅記插圖》
《北平箋譜》
《彩筆情辭插圖》
《百華詩箋譜》
《西廂記插圖》
《劍俠像傳》
《於越先賢傳》
《列仙酒牌》
《古聖賢像》
《五百名賢圖》
《蘿軒箋譜》
《紅樓夢插圖》
《南巡盛典圖》
《圓明園圖詠》
《晚笑堂畫傳》
《三不朽圖》
《集雅齋畫譜》
《萬壽盛典圖》
《萬壑清音插圖》
《避暑山莊圖》
《彥涵木刻選集》
《魯迅與木刻》
《孔子聖跡圖》
《十竹齋書畫譜》
《皇清職貢圖》
《紅樓夢版畫集》
《十竹齋箋譜》
《妙法蓮華經》
《版畫》
《耕織圖》
《紅樓夢圖詠》
《西湖十景圖》
《凌煙閣功臣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