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獵賦》

《羽獵賦》,它與漢書中校獵賦並不同。

:只要尊重《漢書·揚雄傳》所載事實並仔細分析,就可以認識到《揚雄傳》正文中的《校獵賦》並不是贊語所提及的《羽獵賦》,揚雄的推薦者確實為王音,正文與贊語之間並不存在什麼矛盾;以贊語中的王音、王莽和《羽獵賦》為線索,可以推知揚雄初為郎在鴻嘉元年到永始元年(前20-前16)之間;時年“四十餘”,實為“三十餘”之形訛。[著者文摘] 關 鍵 詞:《校獵賦》 揚雄 初為郎 時間 年齡 《校獵賦》正名揚雄字子云,西漢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生於宣帝甘露元年(前53),卒於新莽天鳳五年(18),是西漢後期最重要的辭賦作家,與前期的司馬相如齊名。《漢書》卷八十七《揚雄傳》是研究揚雄生平事跡的主要史料,由前面的正文和後面的贊語兩部分組成。長期以來,這兩部分之間被懷疑存在某些矛盾,引起不少學者的種種爭論和解釋,因此有必要對之加以澄清。《漢書·揚雄傳》贊語日:“初,雄年四十餘,自蜀來至游京師,大司馬車騎將軍王音奇其文雅,召以為門下史,薦雄待詔,歲余,奏《羽獵賦》,除為郎,給事黃門,與王莽、劉歆並。”[1]3%。按王莽從黃門郎另遷他職的下限年為永始元年(前16),這也是揚雄奏《羽獵賦》而得以與王莽等並為黃門郎的下限年。王音卒於永始二年(前15),因此揚雄被薦及作《羽獵賦》都在王音生前。《揚雄傳》正文云:“正月,從上甘泉,還奏《甘泉賦》以諷。 文章出處:《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29卷3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