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世珍郵》

《絕世珍郵》是網路作家青銅秀才的一本短篇小說。

書籍簡介

三星和娟子相好了三年,娟子的媽嫌三星家窮,堅決不同意這門親事。三星今天中午上門去找娟子,人沒見著,倒讓娟子的媽數落羞辱了一番。三星心裡好生戚涼。

三星心裡煩,就想找個人傾訴一番,或想找個事情做做。三星漫無目標地溜達到小鎮上。在一塊廣告牌前,看了一會兒治療性病壯陽之類的廣告,覺得無甚意思,正想離開,忽見一則高價收購古幣的信息貼告,其中一枚竟出價5萬元。三星隱約記得自己家裡也好似有這樣的一枚明朝洪武年間的古幣。三星看看身後無人,便揭下那張信息貼告,急步趕回家,從柜上抱下一個木匣子。找塊亮處,將零碎全倒在地下。找到那枚古幣,和信息貼告上的一對,竟絲毫不差,一模一樣。三星激動得有些喘不過氣。5萬元,發財了!

三星高興了,就想找娟子說說話,要娟子和他一塊分享這突降的幸福。天近黃昏,西天一抹飛霞就像娟子的紅唇一樣誘人。

作者:青銅秀才作品類型:短篇小說

古玉、古壇、絕世珍郵。故事引人入勝,一讀為快。文物收藏圈裡常流傳著“走眼”的趣事,意即以假充真或以高買低。白花銀子不說,還落笑柄。我也“走眼”過一次,今兒抖露出來,或能博君一笑。

那是農村剛實行聯產承包的時候,準確的時間是1982年5月。我所供職的文物所是個剛成立的單位,人員都是從其它單位調來的,業務水平高低不一。所里決定對全市文物進行普查登記,兩人一組,和我搭檔的是剛從偏遠鄉鎮國小調來的小張老師。出發前,所長要求工作組對民間有價值的文物進行公價收購,還定了任務數,完不成者要扣發工資云云。奔線索去了,藏主卻矢口否認,拒人門外。這讓我這個老文物多少有些失顏面。

這天,我和小張一齊來到吳營村。這個村子康熙年間出過一個做湖廣提督的大將軍,估計民間有些收藏。走到一處雕磚翹檐的門樓前,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便駐足細觀。雖是解放前建的深宅大院,但保存完好,仍不失氣派豪華。小張興奮地說:“這家肯定有貨。”

精彩賞析

吳老漢已將古壇搬進屋裡,探得乾乾淨淨,並用一塊床單遮蓋著。看來這古壇已享受文物級的待遇了。吳老漢見是我和小張,十分熱情。吳老漢又對著兒子耳語一番,他兒子就跑了出去。一會兒,村長和幾位年齡長些的老者先後進來了。吳老漢並不說話,只是張羅著續水勸茶,然後就發一圈煙。那幾個長者的耳朵上都夾了好幾根煙了。我一見這陣式,就知道這是要“說事”。

村長先開場白。他先表示要積極支持公價收購文物,並上升到愛國主義的高度云云。其它幾位長者立即隨聲附和。我一看這玩笑開大了,就說:“上次是我看走眼了,以為這古壇是明代的,回去一查資料,才知道是民國年間造的,真的不值錢。希望大家見諒、包涵。我如果欺騙大家,就……”我急得都要賭咒發誓了。吳老漢卻截住我的話把,不讓我往下說。他一個勁地直搖頭,好象怕我戳破了底似的。

這件事我以為就這樣過去了,誰承想過了一個月,吳老漢卻找上門來了。

那是一個星期天。我正在家看閒書,聽見門鈴響,開門一看,原來是吳老漢和他的二兒子。我納悶吳老漢找我何事,並暗暗佩服吳老漢竟輾轉打聽到我家的住址。吳老漢卻一把扯著我下了五樓。好傢夥!吳老漢的大兒子掌著騾馬大車,車上裝著那口古壇,周圍墊著麥柴草和軟氈。從吳營村到縣城一百多里路,要步行一整天哩。我現在十分後悔導演了這齣惡作劇。該怎樣收場呢?

吳老漢說:“先生是個識貨人,這寶物就歸你了。我們莊戶人保存這遺物不容易,您老再長些,就二千五吧。”

我的天!我一個月的工資才五十二元,還要養活一家三口。再說了,城裡不興醃酸菜,這東西對我沒一點用處。我該如何應付這局面呢?

我再三表白,說這古壇不值錢,是我水平凹,看走眼了。吳老漢還是不相信。我今天總算是見識了農民的固執和盲從。

作者其他圖書

《村長之死》

作者:青銅秀才
村長是權力的象徵,也代表著迷茫和混亂。看看另類的村長吧。
《換親》

作者:青銅秀才
這是一部關於農村換親的故事,是一出人間悲劇。讀來令人唏噓,禁不住擊案叫絕。
《蝕殺》

作者:青銅秀才
當過小姐的桃子一心想當個好媳婦,相夫教子,可鎮上的小權貴再三騷擾,桃子不堪其擾,以死相抗。
《系列》

作者:青銅秀才
古玉、古壇、絕世珍郵。故事引人入勝,一讀為快。
《花圈》

作者:青銅秀才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老者推算自己大限將至,為自己訂購了許多花圈。讀來令人唏噓,感慨萬千。
《西廂》

作者:青銅秀才
生活就是生活,生活不是戲。一出現代的“西廂記”。
《尋找臉皮》

作者:青銅秀才
局長的臉皮在和小姐二奶的情愛遊戲中丟掉了,找來找去,局長的臉皮竟成了抹布。一出荒誕、黑色幽默劇。
《天上下雨地上流》

作者:青銅秀才
妻子有了外遇。他一直沉默著。彌留之際,他提出讓妻子在十年前寫好的離婚協定上鑒字。妻子如何鑒這個字呢?
《火狐》

作者:青銅秀才
狐狸是個靈物,它和人類是朋友還是敵人?看了這篇文章,您肯定能得出正確的答案。
《撿垃圾的外國男孩》

作者:青銅秀才
這是一個關於環保的故事。一個外國男孩到中國旅遊區撿垃圾,作為國人,該怎么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