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牆白宮——30年前的秘密》

《紅牆白宮——30年前的秘密》的作者是傅建中。塵封了近30餘年的美國中國在20世紀70年代極機密的談判記錄,包括尼克森基辛格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人的對話全文,終於大白於世,以《紅牆白宮》(是與散見於市場此類書籍相比解密最高的版本)的專著出版。

內容簡介

本書總共有18份當年被美國政府視為極機密的外交檔案,深鎖在白宮國務院的保險柜里,其完整性和權威性比英文的《紅牆白宮》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18份文獻時間的起迄是自1971年2月下旬尼克森訪問中國和毛澤東舉行歷史性的會談起到19萬年元月基辛格因福特落選下台前止,長達1年,從這些秘密檔案中,可以看到美國與中國關係正常化的過程起伏,中美可以盡棄前嫌,而且變成有默契的戰略盟友,直應了英國人所說的:“沒有永久的敵人,只有永久的利益。”

選入本書的18份檔案有毛澤東和尼克森、福特、基辛格的5次會談記錄,尼克森與福特各占1次,而基辛格則是5次全程參加,這是本書的精華所在。毛澤東洞悉世局,巨觀的戰略格局,反應敏捷,思維靈活的形象躍然紙上。以他只念過中學,不曾喝過洋水,也不懂外文的情形,而能和基辛格低低面談《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俱為猶太家族所控制及保守親台參議員高華德最新的演講內容,實在不得不令人對毛澤東的國際知識之廣刮目相看。

綜觀收錄的對話,最突出的是中國領導人對蘇聯的一些觀點,而毛澤東和鄧小平對赫魯雪夫,則是輕蔑到鄙視的程度了。如毛澤東嘲笑赫魯雪夫吹噓“戴維營精神”和他的美國“朋友”艾森豪等。鄧小平則根本瞧不起蘇聯外長葛羅米柯,認為葛是沒有主見只會逢迎主子的泛泛之輩。

美國對中蘇交惡勢不兩立,原是求之不得,因此視中國為知己,對中國推心置腹,基辛格每次向中國簡報時,把蘇聯和美國的秘密交涉,一五一十的和盤托出,而把自己與中國的往來經過,則絕口不向蘇聯提。

上面的種種見於1971年2月和11月基辛格兩訪中國與周恩來四度會談的記錄。1974年後,周恩來的癌症開始蔓延,而“四人幫”大力展開“批林批孔”的運動,其真正的矛頭則指向周恩來,從此周恩來不再過問美中關係正常化之事,而由鄧小平出面與基辛格周旋談判。書中基辛格做國務卿時召集的兩次內部會議的檔案,甚有意義,值得一讀。一份是1975年10月6日的會議記錄。此時尼克森已被迫辭職,美國和中國的正常化受水門事件影響,難以進展。另一份是1976年10月“四人幫”垮台後、的會議記錄,從這兩份檔案中,可以看到美國外交決策集思廣益的場景,以及國務院高級官員們的中國政策觀。

中國首任駐美國聯絡處主任黃鎮,雖系軍人出身,但觀其與基辛格在1977年元月福特與卡特政府交接前的對話,粗中有細。至於黃華,早在30年代美左翼作家斯諾在延安窯洞訪問毛澤東時,他即擔任翻譯,嶄露頭角了。後進入聯合國後的首任常駐代表,肩負了中國在美聯絡處和白宮秘密溝通的懂務。基辛格1972年8月與黃華在紐約會談時,傳遞了基辛格要推薦西德和中國建交的重要訊息。

《紅牆白宮》能夠問世,是附設於喬治華盛頓大學的國家安全檔案館的專家學者們,經6年的努力的結果,他們利用美國會通過的資訊自由法(FOLA),迫使美政府將原先列為高度機密,乃至只能目視的總統圖書館所藏的文獻、國務院檔案以及曾和基辛格共事的官員們私人檔案中嫂求,整個過程的神秘詭異,據波爾博士(Dr.WilliamBurr)說,就好像偵探辦案一樣。波爾是位精研外交史的史學家,目前在喬大的國家安全檔案館擔任高級分析員。必須在此說明的是,中文版的《紅牆白宮》並非是英文版本的翻譯,而只是把檔案館所收錄的英文官方檔案選其精華譯用,故本書與英文原書相鋪相成,並行不停,而在觀點上及對許多人物背景的介紹,更適合中文讀者,更具可讀性。

這套秘錄,是基辛格本人交代美國會圖書館藏之高閣的孤本外最完整和最權威的版本。基辛格的孤本目前仍列為絕對機密,非經他本人特許,外人不得借閱。還規定他的秘錄必須等他過世五年後才能解密,公諸於世。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