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

《寬容》

《寬容》是荷裔美國作家亨德里克·威廉·房龍所著,是一部人類文明的歷史,一部觀察時代的絕佳之作。本書以基督教發展脈絡為依託,用生動又智慧的筆觸描述了在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新事物是如何產生,如何被舊勢力打壓,及如何與世間的不寬容做鬥爭的。

基本信息

作品簡介

《寬容》封面《寬容》封面

《寬容》 全書共三十章,按時間順序分為四個部分:古希臘古羅馬時期、中世紀時期、文藝復興時期以及近代新篇章。每一章都以一個特定的人物或歷史事件為主題,如蘇格拉底之死、宗教裁判所、十字軍東征等,講述人類文明發展史中發生過的寬容與不寬容。這是一部西方宗教發展史,同時也是一部人類文明進化史。

編輯推薦

★全球唯一彩繪插圖版於2017年8月上市
★71幅房龍親筆插圖重新上色,全彩印刷震撼呈現
★據1925年Boni&Liveright原版全新翻譯,增加注釋506條
★白岩松、傅佩榮、郁達夫推薦
★入選新華網、香港大學必讀書單
★序言入選人教版語文課本的必讀經典
★硬殼精裝,鎖線工藝,堪稱最具收藏價值的版本
★多次再版,暢銷近百年,被譯成十幾種文字,暢銷二十多個國家

很多好書與功利無關,選擇去讀它,只因為閱讀的過程會帶給你不同尋常的體驗。——白岩松

《寬容》所描寫的,是西方世界的相關事跡與思想,但它並非枯燥的歷史課本,更不是嚴謹的哲學論文。它是提煉過的材料,消化過的觀念,再以清暢的敘事文筆表達出來。——《百家講壇》傅佩榮

房龍的筆有一種魔力,枯燥無味的科學常識經他那么一寫,無論大人小孩,讀他書的人都覺得娓娓忘倦了。——郁達夫

內容簡介

房龍親筆插畫房龍親筆插畫
宗教史上的對立與融合、迫害與反迫害,歷來是個複雜而敏感的問題。房龍以他犀利的眼光,從不同宗教派別的衝突中去尋找背後的深層根源。最終他看到:歷史上的宗教改革家假以“宗教改革”的名義,對一切不利於自己發展的思想創新進行殘酷迫害,這種精神上的不寬容導致的恰是他們的“敵人”犯下的那些錯誤。藉助於房龍的“寬容”之眼,我們不難對宗教史乃至一切精神文化現象的發展有一個清晰的輪廓。本書是他一以貫之的主題,也是他最傑出的貢獻。別人的評價:書是去年看的了,突然間就想了起來。第一次,接觸此書,是在高中時吧,語文課本里選了它的序言。像一篇童話式的寓言,還以為,書里都是這個樣子的呢,後來看了才知道,實際上是房龍用文藝性筆法所寫的一部反抗無知、偏執和暴虐的檄文。他在書中闡述了什麼叫做真正的寬容。揭示了一幕幕因為固執己見所帶來的悲劇。告訴人們,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所認可的信仰,不應該把自己認為是正確的觀念強加給別人,我們應該寬容的對待與自己不相同的觀點。房龍沒有採取一般作家寫此類作品時的筆調,如採用描繪波瀾壯闊的鬥爭場面等,而是用幽默的筆調來敘述那些不寬容的歷史,充滿了人文主義情懷。不經意間流露出了悲天憫人的思想。從歐洲早期對基督教徒的迫害,聖巴多羅里昂大屠殺,種種種族的,社會的,個人的不寬容,讓我們在觸目驚心中,能夠更加清醒的認識昨天,善待今天,期盼明天。如果我們懷有一顆寬容的心,那么,這個世界是否會少一些猜疑和殺戮,少一些流血和犧牲?正如房龍在書中所說的:“總有一天,寬容將會成為法則。”房龍在書中還引用《不列顛百科全書》關於寬容的定義:寬容即允許別人自由行動或判斷;耐心而毫無偏見地容忍與自己的觀點或公認的觀點不一致的意見。我國現代漢語詞典中對寬容的解釋是:寬大有氣量,不計較或不追究。

作品賞析

房龍房龍
“人類的精神體現貴在寬容,可是為什麼每一個時代都有那么多無辜者死於不寬容的屠刀或是戰火之下?”

這,是人類長久以來所面臨的一個沉重的命題。

許許多多的智者仁人對此作了不懈的探討。

美國著名作家亨德里克•房龍,即是這些人中頗為出色的一員。

一部《寬容》,就是他獻給這個並不寬容的世界的一份嘔心瀝血的禮物。這是一部被稱作挑戰愚昧與極端觀念的歷史佳作,是一部關於寬容和自由思想的最經典最通俗讀本。

大凡為寬容而戰的人,不論彼此有什麼不同,都有一點是一致的:他們的信仰總是伴隨著懷疑;他們可以誠實地相信自己正確,卻又從不能使自己的懷疑轉化為堅固絕對的信念。時刻準備著為寬容而戰,並且時時對自己和這個世界保持高度的警惕。在房龍看來,大部分信仰的出發點都是樸素乃至浪漫的,但它們一旦和世俗權利相結合,就會落入功利主義的陷阱而不能自拔,上演出一幕幕慘絕人寰的不寬容的悲劇。

先驅者的足跡往往與世俗相悖,他們大膽地質疑祖先的智慧,勇敢地踏上未知的征程。他們不畏艱險,用血與淚架起了一架通往幸福的橋樑,用燃燒的熱情點亮未知的征程。雖然那條探索之路布滿先驅者的血淚,然而這用生命換來出路,仍然為世俗所不容。先驅者,一個最先向黑暗和恐怖的未知世界挑戰的人的名字,他終將把人們引向自由的新天地,但世俗對先驅者的迫害,往往卻是致命的。難道先驅者真的只能被收到恩惠的後代朝拜嗎?

人們渴望理解,盼望和平,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時至21世紀的今天,這一幕幕悲劇確乎並未過去,戰爭的暴虐、種族的歧視、思想的禁錮等等,無一不在呼喚著寬容。誠如房龍在書中所寫下的心愿,不寬容的事情發生在過去,也發生在現在,但願將來不再發生。

“寬容一統天下的日子定會到來,它將成為人類史上的進步!”數十年前,房龍曾經這樣滿懷希望。人們總是在等待著那個近乎天堂的寬容時期到來,卻不曾想過要從自己開始做起,在這個經濟物質充斥著生活的時代,人們更容易迷失了自己,迷失了方向,在利益、信仰、民族面前越來越尖銳。房龍的心愿在我們的時代,被無情的踐踏。這個時代使尖刻的人更加尖刻,寬容的人更加寬容。

是的,這個世界仍然遠遠不是一個幸福的世界,它需要每一個人、每一個社會、每一個民族,學會超越仇恨、愚昧、殘忍和偏執。雖然這看來有些痴人說夢,卻又那么真實的吸引著許許多多的智者仁人為之不懈的努力。

學會寬容。一句最簡單的話道出人類最本質的美德。

寬容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奢侈品。正如房龍所說,“‘購買’它的只會是智力發達的人”。

那么,我們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