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鳥故事》

《猴鳥故事》是藏族寓言體短篇小說。表達了主張和睦相處、反對侵略的思想。有1956年王沂暖的漢文譯本問世。

《猴鳥故事》

正文

藏族寓言體短篇小說。19世紀成書,著者不詳。採用散、韻結合的說唱體,語言通俗,故事饒有風趣。其梗概是猴子與鳥圍繞一座山的主權問題,互不相讓,經過充分說理,雙方放棄偏見,爭端獲得和平解決。《猴鳥故事》分6章。第1章,猴鳥初次發生爭端;第2章,猴王召開群猴會;第3章,猴子前來大舌戰;第4章,猴鳥雙方互不讓;第5章,百獸召開全體會;第6章,和平共處大吉祥。小說所描繪的各種動物形象,各有個性特點,栩栩如生。給讀者印象最深刻的有:老成持重、主意多端的老猴洛桑;性情急躁、但有謀略的年輕猴子阿黎瑪;聰明智慧、善於辭令的小兔;主持公道但氣量狹窄的大鵬老雕;和氣而長於談判的白松雞;巧言善辯的鸚鵡。作者以擬人化的手法,通過許多生動的細節和對話,刻畫了各類動物的形象。相傳這篇作品是影射18世紀末,西藏人民在祖國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擊敗噶爾卡的入侵事件;也有人說是反映草地山林糾紛的作品。它表達了主張和睦相處、反對侵略的思想。有1956年王沂暖的漢文譯本問世。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