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雷庇姑娘》

《特雷庇姑娘》

本書是保爾·海澤有代表性的中短篇小說集,他以高超的技巧創作了一批藝術珍品,其作品構思精巧,布局別致,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幾乎每一篇作品都富於戲劇性和浪漫色彩,都有出人意表之外。他的語言純淨,明快,讀音濃郁,常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因此,他的作品,不論題材內容或者形式都術富特色叫人一讀就被吸引住,讀後久久不會忘懷。

基本信息

《特雷庇姑娘》《特雷庇姑娘》
本書是保爾·海澤有代表性的中短篇小說集,他以高超的技巧創作了一批藝術珍品,其作品構思精巧,布局別致,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幾乎每一篇作品都富於戲劇性和浪漫色彩,都有出人意表之外。他的語言純淨,明快,讀音濃郁,常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因此,他的作品,不論題材內容或者形式都術富特色叫人一讀就被吸引住,讀後久久不會忘懷。

作者簡介

《特雷庇姑娘》保爾·海澤
保爾·海澤(PaulHeyse,1830—1914),德國作家,一八三年三月十五日出生在柏林。一八四七年,海澤中學畢業,考入柏林大學攻讀古典語言學,但他志在文學,經蓋貝爾等人的引薦,加入以藝術史家弗朗茨·庫格勒為首的柏林著名文學團體“史普里河上的隧道”,從此正式開始文學創作生涯。一八四九年春,海澤轉入波恩大學,隨之放棄古典語言(拉丁語、希臘語)的學習,改學現代羅曼語言(義大利語、法語和西班牙語等)。一八五二年獲得博士學位,同年由普魯士政府資助去義大利遊學。
義大利古老的文化和淳樸的民情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僅給他後來創作中短篇小說提供了不少素材,而且對他追求明朗、和諧的美學思想和創作風格,也有一定的影響。他在旅途中寫成的反映卡普里漁民生活、描寫純真愛情的中篇小說《犟妹子》,成了他的成名作,奠定了他在文壇上的地位。一年後,海澤回到柏林,又因蓋貝爾的大力舉薦,應巴伐利亞國王馬克西米利安二世的邀請,前往慕尼黑,並和弗朗茨·庫格勒的女兒結婚,此後便一直在那兒定居,直到一九一四年四月二日因病去世。

創作背景

十九世紀中葉以後的德國文壇,由於再沒有席勒歌德海涅等巨人的馳騁,顯然是冷寂得多了。馮達諾和曼氏兄弟的宏篇還未出現,“青年德意志派”的詩人們多已頹唐,但德國的浪漫美學傳統沒有湮滅,歌德開創的古典文學的餘緒還時時發出閃光。保爾·海澤就是在這時開始他的文學活動,《特雷庇姑娘》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作品簡介

《特雷庇姑娘》《特雷庇姑娘》
在習慣了快餐文化、難得平心靜氣的現在,也許很多人並不熟悉保爾·海澤,這肯定是個遺憾。要知道,慧眼識珠的楊武能先生,1983年就已首次將海澤的中短篇小說集《特雷庇姑娘》介紹給了大家。最初看到此書純屬偶然,不過慢慢讀進去時,就越來越不忍釋卷,甚至看後還特意購之予以珍藏。讀海澤的書,能讓你體會到什麼是真正的藝術精品,也才能領悟到什麼樣的文學作品能不朽並傳之久遠。

《特雷庇姑娘》薈萃了保爾·海澤各個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傑作,作家筆下那明媚旖旎的風光、極具浪漫傳奇的魅力,集中表現了海澤“滲透著理想的、非凡的藝術才能”。

海澤的創作以現實為基調,自始至終充盈著濃重的浪漫主義色彩。享有“中短篇小說莎士比亞”之稱的凱勒就由衷贊道,海澤生花妙筆刻畫的“義大利少女的形象,具有古代人式的純樸和真摯熱情,賦予單純自然肌體以熱烈絢麗的色彩,從而產生出特殊的魅力。”《特雷庇姑娘》中的費妮婕對愛情執著堅定,甚至於到了迷信的地步,但主人翁的形象也更為立體和生動。古往今來,關於愛情中外佳作數不勝數,但美麗、善良還有點偏執的特雷庇姑娘卻永遠是那么的生動和清晰。

海澤的作品,布局精巧別致,情節變化多端,出人意表、引人入勝;語言純淨明快,詩意濃郁,如汩汩甘泉、似串串珍珠,讓人如沐春風、嘆為觀止。晚年,作家所追求的明朗和諧為主的美學思想得到了更完美的體現。他的創作風格有別於典雅寧靜的歌德、神秘詭譎的霍夫曼,和細膩深刻的凱勒也不盡相同。難怪德國批判現實主義的奠基人馮塔納會說,海澤不愧為“最富創造力的天才。”海澤的《死湖情瀾》我看過多遍,但常看常新、百看不厭。海澤塑造的那個處於心理絕境的醫生艾伯哈特,因為心靈純善而妙手回春,救人的同時也拯救了準備投向死湖的自己,最終還贏得了露綺莉婭純潔的愛情,走向了新生。

天才的偉大作家是可遇不可求的。即便保爾·海澤16歲時沒有得到伯樂埃瑪伊爾·蓋貝爾的賞識和大力提攜,他也終會有展露頭腳的一天。只不過,海澤的路也許就不會這么地順達。1910年,作為首位德語作家走上諾貝爾文學獎的領獎台,可能只是個永遠的夢,《特雷庇姑娘》也許還真的就和我們讀者無緣了。

其它作品

《特雷庇姑娘》《特雷庇姑娘》
自發表《犟妹子》後,海澤一直勤奮創作,四十年中共創作中短篇小說一百八十多篇,長篇小說九部,劇本七十多個和大量詩歌,還有相當數量的論文回憶錄隨筆等,成為十九世紀後半期德國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

海澤的中短篇小說除《犟妹子》外,還有《特雷庇姑娘》(1858)、《台伯河畔》(1859)、《安德烈亞·德爾芬》(1859)、《安妮娜》(1860)、《尼瑞娜》(1875)、《麥爾林》(1892)等。長篇小說有《世界的孩子們》(1872)、《在天堂》(1875)、《眾峰之上》(1895)、《反潮流》(1904)、《維納斯的誕生》(1909)等。代表性的劇本有《科爾貝格》(1865)和《哈德里安》(1865)。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