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女操》

《烈女操》

《烈女操》為唐代詩人孟郊所做,這是一首頌揚貞婦烈女的詩。也有以烈女比喻自己情操高潔的意思。這首詩歌頌貞節,宣揚“貞婦貴殉夫”,正說明作者有著濃厚的封建倫理道德觀念。

簡介

《烈女操》孟郊
烈女操》為唐代詩人孟郊所做,這是一首頌揚貞婦烈女的詩。也有以烈女比喻自己情操高潔的意思。操,是琴曲的一種體裁。本詩多用以物比人的比興手法,以梧桐偕老,鴛鴦雙死,比喻貞婦殉夫。同時以古井水作比,稱頌婦女的守節不嫁。在封建社會中,由於婦女在經濟上不能獨立,只能依附於丈夫,所以人格也是依附的。與此相應產生的封建禮教,就成為保障夫權、束縛婦女的枷鎖。要求婦女恪守貞節的道德信條,就是封建禮教的一項重要內容,它規定夫死而婦終身不嫁,或夫死而婦不獨生,以死相殉。這首詩歌頌貞節,宣揚“貞婦貴殉夫”,正說明作者有著濃厚的封建倫理道德觀念。

原文

烈女操
孟郊
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
貞婦貴殉夫,捨生亦如此。
波瀾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詞語翻譯

1.烈女操:樂府中琴曲歌辭。操,琴曲的一種體裁
2.梧桐:傳說梧為雄樹,桐為雌樹,其實梧桐樹是雌雄同株
3.會:終當。
4.殉:以死相從。
5.“波瀾”兩句:妾心如同古井之水,發誓不起一點波瀾。古井年深日久,永遠平靜。
6.古:同“枯”。

中心思想

這是一首頌揚貞婦烈女的詩。也有以烈女比喻自己情操高潔的意思。本詩多用以物比人的比興手法,以梧桐偕老,鴛鴦雙死,比喻貞婦殉夫。同時以古井水作比,稱頌婦女的守節不嫁。就全詩看,從題目到內容的全部,都是為了明確的主題。就詩論詩,不能節外生枝,因此,不能不說它是維護封建禮教道德的,應予批判

作者簡介

孟郊(751-814),唐代詩人。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貧困,曾游兩湖、廣西,無所遇合,屢試不第。46歲始中進士,50歲為溧陽尉。元和初,任河南水陸轉運從事,試協律郎,定居洛陽。元和九年,在閿鄉(今河南靈寶)因病去世。張籍私謚為貞曜先生。孟郊專寫古詩,現存詩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其中有的詩反映現實,揭露藩鎮罪惡,如《征婦怨》、《感懷》、《殺氣不在邊》、《傷春》等;有的關心人民疾苦,憤慨貧富不均,如《織婦辭》《寒地百姓吟》等;有的表現骨肉深情,如《遊子吟》《結愛》、《杏殤》等;有的刻畫山水風景,如《汝州南潭陪陸中丞公宴》《與王二十一員外涯游枋口柳溪》、《石淙》、《寒溪》、《送超上人歸天台》《峽哀》《游終南山》等;有的寫仕途失意,抨擊澆薄世風,如《落第》《溧陽秋霽》、《傷時》、《擇友》等,還有的自訴窮愁,嘆老嗟病,如《秋懷》、《嘆命》、《老恨》等;而“出門即有礙,誰謂天地寬”(《贈崔純亮》)一類詩,雖反映了世途艱險,但也表現了作者偏激的心情。孟詩藝術風格,或長於白描,不用詞藻典故,語言明白淡素而又力避平庸淺易;或精思苦煉,雕刻奇險。這兩種風格的詩,都有許多思深意遠、造語新奇的佳作。但也有些詩過於艱澀枯槁,缺乏自然之趣。他和賈島齊名,皆以苦吟著稱,唐人張為稱他的詩“清奇僻苦主”,而蘇軾則稱“郊寒島瘦”。後來論者把孟、賈二人並稱為苦吟詩人的代表。今傳本《孟東野詩集》10卷。人民文學出版社刊印有華忱之校訂《孟東野詩集》。夏敬觀華忱之均著有其年譜。一生困頓,性情耿介,詩多描寫民間疾苦和炎涼世態。語言力戒平庸,追求瘦硬奇僻的風格。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